在毕节买房,优惠政策来了

这几天

·

·

·

因为

3月17日至23日

毕节将举办一场房地产交易博览会

届时

买房将会有优惠政策

快来看看

3月1日,毕节市2023年房地产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七星关区举行。会上通报了今年1月毕节市房地产市场回暖态势,介绍了今年房博会总体组织实施情况,并解答了省市县区新闻媒体和群众关心关注的有关住房问题。

本次博览会以“避暑养生地·宜居新毕节”为主题,旨在助力疫情全面放开后,更好推动全市房地产市场回暖升温,集中展示近年来毕节房地产行业发展变化成果,激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内需动力,搭建政府有力度、企业有温度、老百姓有满意度的交流平台,实现毕节房地产市场新一年的“开门红”。

数据显示,在历经疫情带来的房地产“寒冬”后,随着国家、省市级联合出台的系列支持房地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回暖态势。2023年1月,毕节市商品房网签销售面积31.9万㎡,环比上月增长47.62%,其中销售量涨幅较大的县区有金沙县、七星关区、黔西市,分别是88.5%、84.8%、66.7%,商品房销售有所回升。围绕推动房地产业复苏,毕节市将从扩大有效投资、优化市场供给、促进购房消费、优化金融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等五个方面,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为期一周的毕节市房地产交易博览会将于3月17日至23日毕节市科技文化中心广场举行,届时将有60余家企业参展,涵盖房地产、金融、装修、建材等领域。七星关区大部分楼盘都将集中参展,形成方便广大市民集中看房购房的“房产超市”。与此同时,参展的银行、装修公司和建材企业,也将为广大购房群众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本次房交会除针对符合地灾威胁区群众进城购房,推出按面积优惠购买、享受8 折价格优惠、实行价差补助等措施外,还将根据毕节市以及七星关区出台的稳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相关政策,采取调整贷款额度、购房补贴、贴息贷款、房开企业让利销售等切实有效的措施,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和释放购房需求。

此次房交会期间

在七星关买房

有哪些优惠政策?

一、市区政府已出台的优惠政策

针对广大买房人的是毕节市人民政府出台的《毕节市稳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出台的《毕节市七星关区稳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涉及优惠多、实惠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购房补贴方面。凡购买房开企业首套住房、二套住房并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家庭,按购房价款的1%给予购房补贴,最高每套住房不超过 1 万元。

二是优惠力度方面。对购买房开企业首套住房、二套住房的家庭,鼓励房开企业在销售价基础上实行 9.7 折优惠,让利于民。

三是满足信贷需求。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住房的,鼓励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在严格执行全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约定基础上,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首套房”“刚需房”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降低利率水平。

四是支持贴息贷款。凡住房公积金额度不能满足公积金贷款需求,可由商业银行向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缴存职工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用公积金增值收益中廉租住房补充资金按公积金贷款利率标准给予利差补贴。

五是调整贷款额度。夫妻双方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将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60万元;单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将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50万元,不断满足缴存人员购房贷款需求。开展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业务,鼓励和支持银行机构为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针对符合地灾威胁区群众进城购房的是《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地灾威胁区群众进城购房居住的通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实惠:1.按面积优惠购买。对符合条件的支持对象,人均优惠价购房面积不超过30平方米(家庭人口不足 3 人的,可按 3 人计算),超出部分按市场价购买。2.享受8 折价格优惠。实行优惠价购房,优惠价为市场售价的8 折。市场售价由参与优惠价房源筹集的房开企业按本企业2022 年3-5 月实际销售价格的平均数确定。3.实行价差补助。购房优惠部分(市场售价与优惠价之间的差价)由房开企业先行对购房的地灾威胁区群众予以优惠。实行优惠后,5年内房开企业于售房所在县(自治县、市、区)辖区内新摘牌土地时,由属地县(自治县、市、区)纳入财政预算,对房开企业给予优惠部分50%的补助。

通过政府的协调,目前参与支持地灾威胁区群众进城购房的房开企业有中房城市花园、海天悦城、中鼎景江等3个项目提供的房源。

二、房开企业在博览会期间作出的让利

一是房交会期间买房人只要成交,每套就可享受1万元奖励;二是在此期间,团购5套及以上的买房人,还可以再享受每平米100元的优惠。

监制 | 黎秀禹  终审 | 向昆鹏

编审 | 穆立坤  编辑 | 李丹

记者 | 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