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董 慧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事关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2013年以来,青海大学麦类病害流行与控制团队同康振生院士团队首先在青海小麦条锈病的病害传播规律方面开展合作,发现了小麦条锈菌可以在青海局部区域完成周年循环,同时麦田周围分布大量条锈菌有性生殖的转主寄主,证明了青海条锈菌菌源能够传播到我国东部麦区,明确了青海在我国条锈病大区流行的重要作用。
2021年7月,青海大学与康振生院士团队合作再一次升级,“青海小麦条锈菌越夏易变区抗病基因聚合的分子育种与基因布局”项目以引进团队孵化本地团队的方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团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整合校内植物病理、育种学科群及省内相关优势力量,预计通过6年至8年联合攻关,在青海条锈病越夏菌源区共同进行绿色生态防控技术治理研究工作,抓好我国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工作,扛起保障全国粮食安全责任,为推动国家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据了解,小麦条锈病对小麦生产具有毁灭性危害,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大生物灾害,常造成小麦减产10%到30%,是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中的病害之首。青海气候冷凉,尤其夏季气温较低,加之我省种植的小麦,大部分是晚熟春麦,成为条锈病菌夏季主要宿主,在危害春麦生产的同时,产生大量菌源向东部输出,成为我国小麦主产区发病初始菌源地。因此,解决好青海小麦条锈菌问题,对青海乃至全国农业生产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项目在实施期间,由康振生院士领衔,抽调团队韩德俊教授等10人联合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相关专家成立人才项目专项课题组,组建了一支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小麦分子设计育种团队,并入选了2021年昆仑英才创新创业团队。
团队组建至今,在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青海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广泛合作,开展相关研究。截至目前,团队研究明确了青海现有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解析了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类型和抗谱,掌握了青海小麦条锈病越夏易变区菌源群体毒性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为青海小麦抗病品种基因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项目团队还开展了青海高产优质小麦分子设计育种与应用的相关研究,初步建立了抗病、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分子设计快速育种技术体系,引进小麦种质资源2997份,开展国内外已知抗病基因的品种(品系)的适生性筛选和定向改造,丰富了青海省小麦品种资源的抗性基因组成、提高了小麦的丰产和优质特性以及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为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的分子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材料基础,从而带动青海麦类种业高质量发展,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俞红贤说:“项目充分利用康振生院士团队的平台、技术、资源、人才等方面优势,发挥青海本地的地域和资源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实施过程中攻克核心技术,培养高端人才,培育科研团队,学习宝贵经验,积累成长财富,积极孵化组建好本地目标技术团队,为青海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储备人才,为真正解决青海省生态保护、生态农牧业领域中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