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充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南充高质量发展,中共南充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结合南充实际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落实国家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的坚定行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形成强大战略后方的重要布局,是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关键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赋予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全市上下务必胸怀“国之大者”,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担当作为,以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统领,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实力,以南充高质量发展带动成渝地区北翼腾飞。
(二)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落实省委“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重大部署的坚定行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着眼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作出“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明确“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对南充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寄予殷切期望。全市上下务必按照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主动服务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以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携手共建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联动打造成南达万沿线经济走廊,协同推进嘉陵江-渠江绿色生态经济带建设,带动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
(三)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重大决策的坚定行动。市第七次党代会坚持服务国省大局和立足南充实际相统一、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贯通、稳中求进和跳起摸高相结合,鲜明提出“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充”的战略目标,为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南充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全市上下务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谱新篇,以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抓手,切实将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的战略目标细化成任务书、施工图,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确保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准确把握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项目支撑创新驱动、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加快建设区域制造中心、金融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教育体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持续增强经济引领力、资源集聚力、服务辐射力,努力建设颜值高、气质佳、魅力大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二)基本要求
———强理念善转化。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殷殷嘱托、战略擘画转化为奋进力量、自觉行动和美好现实,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生动实践和具体成果。
———不折腾抓落实。坚持把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为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南充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锚定目标不动摇、聚焦任务不懈怠、紧盯大事不松劲,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一件接着一件办、一步一步往前推,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保稳定敢担当。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民不富心不安、市不强心不甘”的担当稳增长,以“时时放心不下、处处如履薄冰”的担当防风险,以“绷紧弦拉满弓、攻必克战必胜”的担当保平安,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营造安定稳定的良好环境。
(三)实现路径
———防控风险锻长板。坚持稳中求进、优势优先,在有效防控各类风险的基础上,聚焦现代农业、商贸零售、交通物流、教育医卫、文化旅游等最具有比较优势、最可能成势见效的重点领域,努力彰显特色、放大优势、锻造长板,不断增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
———抢抓机遇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机遇,聚焦现代制造、科技创新、数字应用等前景广、潜力大的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努力破除瓶颈、缩小差距、补齐短板,不断提升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后劲。
———夯实基础筑底板。坚持全域统筹、协同发力,强化市县联动、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功能互补,聚焦基础配套、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安全生产、基层治理等事关长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础性领域,努力夯基垒台、强基固本、筑牢底板,不断厚植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基层基础。
三、全面夯实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点支撑
(一)加快建设区域制造中心
集群集聚发展优势产业。提速发展汽车汽配产业,大力引进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加快表面处理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突破发展油气化工产业,依托南充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永盈新材料等龙头项目建设,沿链引进石油天然气化工、精细(医药)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关联企业,打造全省绿色化工基地。振兴发展丝纺服装产业,规划建设仪陇印染产业园等项目,着力招引化纤、印染等领域优质企业,构建原料供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全产业链条,打造全省丝纺服装设计研发生产基地。建好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等“1+8”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重点产业,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现代制造业集群。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实施本土企业“上市发展”计划,建立上市培育后备企业名录库,推动九天真空、华清八度光电等企业上市发展。实施重点企业“贡嘎培优”计划,支持南充三环、能投化学、保宁醋、凸酒等重点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规模倍增、提升经营效益,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提质壮干”计划,支持源维机械、依格尔纺织等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打造拳头产品,到2026年,国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00户以上。实施小微企业“扶幼育苗”计划,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推进小微企业“升规入统”。
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产业园区。推动南充经开区全力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高新区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南部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创建省“5+1”重点特色园区。引进专业运营商参与园区建设,加快仓储物流、质量检测、研发设计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居住消费等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提高园区承载力。推行“亩均论英雄”用地评价机制和工业“标准地”供地机制,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和多层厂房建设,有效盘活闲置厂房、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提升园区特色化集约化水平。
构建创新成果研发转化洼地。主动融入西部科学城建设,搭建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牵头建设国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转化联合体,引导企业承接重大科技项目、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川东北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争取“东数西算”工程国省算力重点项目,争创成渝地区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城市。实施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二)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打造区域金融核心集聚区。加快川东北金融中心金融文化商务街、沿江金融外滩和金融总部基地、金融创新及关联产业基地“一街一滩双基地”建设,设立互联网数据中心、清算中心、交易中心,推进人民银行“一库一中心”建成投运,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次级中心。大力引进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基金管理、风险投资等持牌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总部,引导金融外包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入驻,做优管理运营、股权投资、金融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功能,到2026年,新引进各类金融及类金融机构20家以上。
打造区域金融创新示范区。积极推进中国西部(南充)金融科技孵化谷建设,加快建成金融科技项目孵化区、金融超市区、金融科技展示区、金融研究发展中心。开展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绿色金融、产融合作、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微金融改革、金融科技发展“六大示范区”创建,搭建嘉陵江金融智库、微金融培训学院、金融高峰论坛、金融讲堂和“金政企”对接“五大平台”,支持县(市、区)发展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文旅金融、乡村金融、消费金融等特色金融,加快提升南充金融区域影响力。
打造区域金融合作样板区。主动融入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积极参与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项目和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承接西部金融中心产业转移。加强与成渝地区城市合作,联合开展重大金融推介、人才互派交流等活动,推进区域政务与金融数据融合共享,强化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后援服务中心,实现平台共建、活动共办、人才共用、信息共享、合作共赢。
(三)加快建设区域交通物流中心
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成达万高铁、汉巴南铁路,开工建设南广(安)城际铁路,积极争取南绵(阳)、成(都)安(康)等高铁立项建设,打造“两纵两横”四路交会的区域铁路枢纽。推动成南扩容、南潼等高速建成通车,加快阆达、南(江)盐(亭)、平(昌)仪等高速公路建设,构建“两环十二射多联”高速公路网;建设连接机场、车站、港口、码头等交通节点的快速通道,打造智慧交通综合平台和道路交通智能系统,提高客运便捷化水平。完成高坪机场三期改扩建和阆中古城机场、营山通用机场建设,协同成都、重庆共建世界级机场群。持续推进嘉陵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推动南充港与广元港、广安港、重庆港协作发展,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做强综合物流枢纽。依托国家二级快递物流园布局城市建设,发展壮大南充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南充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做优进出口岸、城际配送、物流加工、生活配套等功能板块,打造区域共配枢纽、电商快递物流枢纽和大宗物资物流枢纽。规划建设中国有机农产品交易中心,提升川东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仓储、流通集散、初级加工等能力,建设集信息交流、货物配送、价格形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农产品集散平台。推动建设南充国家邮政快递处理中心,鼓励知名物流、电商等企业在南充建设区域性运营总部、仓储中心、冷链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和订单生产中心,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物流方式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打造全国重要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
建设四川东向北向开放高地。加快推进高坪机场、南充火车东站申建国家开放口岸,高质量运营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欧班列南充基地、西部陆海新通道南充货物集散中心,加快建设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力申建南充综合保税区,建成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深化区域协作,推动南充-达州组团发展,加快阆苍南一体化发展,支持县(市、区)打造跨区域合作先行示范区。加强与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交流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南充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南充会展产业园,做响丝博会、春博会、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峰会等会展品牌,打造川东北会展高地。
(四)加快建设区域教育体育中心
打造高等教育龙头。加快建成南充大学城,推进川北医学院搬迁和西华师范大学临江校区、西南石油大学临江校区、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建设,积极引进大学科研机构和知名科研院所。推动市校合作,支持西华师范大学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和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持西南石油大学双创中心、西华师范大学大熊猫国家公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园和实验室加快建设,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融合。鼓励驻市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共建优势学科和研训机构,联合开展名师授课、学术论坛、师生互派等活动,放大南充高等教育集聚辐射效应。
构筑职业教育高地。发展壮大川东北职教城,推动建立区域职业教育联盟,加快建设开放共享型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技能竞赛基地,打造集成教育教学、生产实训、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创新创业等功能的“职教综合体”。实施职教“双高”“双优”创建工程,支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创建本科大学,支持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等创建“双高”职业院校,新建南充卫生职业学院,大力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打造一批省级职业名校和特色专业。鼓励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跨区域、跨领域的技能人才培养中心。
建设基础教育名城。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创建一批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加快顺庆将军学校、高坪临江中学等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加快南充高中经开区校区、西华师大附中等学校建设,支持南充高中、白塔中学等学校集团化办学,大力引进外地知名高中联合办学,创建一批省级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和特色高中。推动特殊教育统筹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康教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做响体育赛事品牌,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积极申办、承办重大体育赛事,打造嘉陵江马拉松、升钟湖国际钓鱼节、中国BMX自由式联赛(营山站)、嘉陵江龙舟赛等赛事品牌。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创建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加快临江新区奥体中心建设,持续增加体育公园、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等供给,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建成均衡、普惠、公平、便捷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中国·南充户外运动名城”。
(五)加快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锻造优质医卫金字招牌。支持川北医学院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临床医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加快川北医学院妇女儿童医院建设,推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全省医学中心,支持医学影像科、风湿免疫科等争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依托市中心医院争创国家心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消化内科、肾脏内科、泌尿外科等争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做强区域影像集中诊断中心。统筹推进口腔、康复、眼科、肿瘤、精神卫生等专科医院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打造川东北区域医疗高地。深化川东北高端医疗人才基层行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
放大医卫资源辐射效应。支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中心医院等大型公立医院推进“一院多区”建设,组建跨区域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开展远程医疗合作,提升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力。支持本地医院与国内知名医院、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谋划建设区域医学诊断检验中心和医学实验室,统筹建设县域医卫次中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市传染病医院建设,推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三甲”疾控中心,建立以市中心医院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龙头、县级医疗机构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为支撑的医疗服务体系,组建区域卫生应急资源共享库,打造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优化临床、口腔、中医国家资格考试基地功能,打造全类别国家资格考试基地。建立区域健康信息大数据平台,推动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同级互认。
促进医卫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市中医医院建设,支持区域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建设,壮大半夏、白芷、川明参等道地中药材产业,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加快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专科建设,推动乡镇卫生院和养老院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支持医疗机构创办护理疗养院、组建医养联合体,探索创新社区养老新模式。积极发展智慧医疗,推进“互联网+数字健康城市”建设,搭建医疗健康云平台,完善智慧药房、远程诊疗、在线护理等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培育健康养老品牌,打造嘉陵江流域医养胜地。
(六)加快建设区域文化旅游中心
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升级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南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支持蓬安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设市川剧艺术中心、市美术馆、城市音乐厅等文化地标,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嘉陵江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效。深度挖掘丝绸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春节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资源,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做响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等品牌,持续提升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影响力。
加快建设全省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阆中古城、朱德故里等旅游资源,推动主城印象嘉陵江、阆中嘉陵江山、南部升钟湖等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促进高坪世界丝绸源点、西充张澜故里、蓬安相如故城等创建5A级景区,建设炼油厂工业遗址公园、高坪龙门古镇、嘉陵七宝寺文旅综合体、营山芙蓉水镇等重点文旅项目,支持高坪区、顺庆区等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推进区域文旅协同发展,深度融入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长江中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古蜀文化与嘉陵山水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区建设,协同推出生态休闲度假游、三国文化体验游、红色文化研学游等精品线路,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加快中心城区现代商务区建设,优化升级顺庆白土坝、高坪王府井、嘉陵美宇白马湖等核心商圈,打造“丝绸文化主题街”“三国文化演绎城”“春节文化体验区”等特色街区。规划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主题游乐园,全力创建国家级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打造中国美食地标城市,积极培育特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塑造“最南充”消费品牌,做响“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南充柑桔”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加快区域品牌首店、旗舰店、O2O体验店、免税店,打造区域高端品牌营销中心。持续完善交通出行、城市管理等配套服务,努力营造放心、舒心、暖心的文旅消费环境。
四、加快完善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保障体系
(一)强化组织保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增强党对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正确用人导向,着力锻造过硬干部队伍,把德才兼备、适才适岗、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配备到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线。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争当专业素养、专业精神、专业能力的表率,争当思想务实、作风扎实、工作落实的表率。
(二)强化人才保障。深入实施“嘉陵江英才工程”“果州万人计划”,靶向引育产业急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柔性引才、项目聚才、系统育才、事业留才,切实把懂项目、会经济、善管理的优秀人才汇聚到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来。实施人才赋能计划,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体系,形成“南充成就人才、人才成就南充”的良性循环。
(三)强化环境保障。牢固树立“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法治南充”“平安南充”建设,持续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充分激活发展动能。发挥人大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职能,发挥政协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凝聚共识等作用,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献计出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牵线搭桥,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汇聚强大合力。
(四)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重点支持大工程、大项目、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更多投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盘活存量、储备增量、拓展新量,将用地指标优先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倾斜。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向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加速集聚、高效配置。
(五)强化工作保障。建立领导机制,成立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贯通、高效配合、执行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创新推进机制,坚持“一个区域中心、一个工作专班、一名责任领导、一个牵头部门”,细化工作方案,定期调度、定期推进。完善督查考核机制,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定期拉练赛马、督查通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