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民政局“三举措”助力稳经济促发展保就业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务实管用的全方位举措确保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出台的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细落实,切实惠企利民,稳住经济大盘。

落实兜底民生保障,以稳收入托底“稳就业”。一是织密民生兜底网。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推行“分类施保”确保“应保尽保”基础上,重点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困难及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采取“单人保、提标准”等措施予以保障,及时兑现各类保障资金。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4.75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0.77万人。其中,2575人享受低保中的“单人保”;二是用活提标与渐退机制。自2022年4月起,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705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5316元/年,较上年增长了2.92个百分点、15.36个百分点,确保城乡低保对象收入与经济增长向适应。鼓励低保家庭成员积极就业,对就业后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民政部门给予3至12个月的渐退期,确保平稳过渡,截至6月,实行渐退政策48户113人;三是加大特殊群体关爱。加大“一老一小”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孤儿、困难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今年以来,共发放高龄津贴、百岁老人补贴、特困供养金及护理补贴5800万元。将符合低保、医疗等救助条件的孤儿、留守、困境未成年人14955名全部纳入困难救助,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9983.6万元。共向2.5万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2275万元。以稳住收入托底“稳人心”,确保困难对象收入与经济消费增长相适应。

开拓民政就业岗位,以供需结合“促就业”。一是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全省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契机,开展多形式养老服务人才培育,持续加强养老护理队伍建设,提升养老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及时组织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等级认定,按按工作年限、技能等级规定落实养老专业护理员岗位聘任。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培训养老管护人才431人;二是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等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有效带动我市4960人社会工作者实现就业。加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力度,通过发展壮大社会组织创造就业岗位,全市依法登记社会组织1170家,有效带动9222人到社会组织就业。支持福利彩票销售站点发展,今年共投入33万元用于100个福彩销售站点店面改造提升,增加就业岗位,全市现有福彩销售网点共392个,带动社会就业达400余人;三是加大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社区干部的力度。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落实工资薪酬待遇,社区主要负责人报酬最高达5000元/月,其他社区干部达3000元/月。目前,全市村(社区)“两委”成员岗位共吸收8877人就业,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4159人,占村(社区)“两委”成员46.9%。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惠企稳岗“带就业”。一是积极培育养老服务产业。协调落实养老服务机构水、电、气、暖、税费等优惠措施,减免公建养老设施租赁费用。通过落实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补助、运营成本减税补助等措施,培育出“永兴——爱之家”、水城区“万树龄养老院”等17家本土知名民营社会养老服务示范机构,通过样板示范带动行业领域积极扩大就业达100余人;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向上争取中央预算资金、彩票公益金、世界银行贷款等用于养老服务、社会事务、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改造提质增效,不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目前纳入规划养老项目4个,总投资额3.5亿元,获得中央预算资金支持1.37亿元。投入5692万元用于改造35个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有效提高养老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三是有效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优秀行业经济体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采取会费减免等举措,帮助会员单位和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以来,为企业减免各项收费231.86万元,惠及企业958家,全市行业协会商会会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

来源:六盘水市民政局

一审:张珈瑜

二审:郭娟、吕娅

三审:施绍根

统筹:刘畅

编排: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