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升空!圆满成功!

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今天上午发射,发射时间北京时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图片
三名航天员已进入返回舱,等待飞船发射
图片
发射塔架第一组回转平台正在打开
图片
发射塔架第二组回转平台正在打开
图片
点火
图片
发射
图片
发射升空
图片
操作手册和笔都飞起来了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任务的主要目的为: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
按计划,神舟十四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三号、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7时54分,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
图片
7时56分,
陈冬、刘洋、蔡旭哲领命出征,
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图片
今天一早,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天还没亮,
陈冬、刘洋、蔡旭哲就已起床,
开始出征仪式前的准备。
发射场工作人员今天的早餐是包子,
寓意“包成功”
出征前,
指令长陈冬发朋友圈:
“还未离开,却已开始想念,
想念祖国,想念你......”
图片
刘洋的朋友圈发了4个字:
“准备,出发”
图片
从圆梦园广场报告台到发射塔架,
大约7公里路程,
1000多人前来送行。
他们中,
除了场区各系统负责人,
还有东风航天城的官兵、军属、驻地群众等。
冬奥冠军武大靖
也来到现场为三位航天员送行:
“奥运会期间,
航天英雄也在为我们运动员加油。
这一次,
我也代表运动员来送英雄们出征,
祝福他们平安归来,一切顺利!”
图片
6月5日上午,
三名航天员手提小箱子,
抵达发射塔架。
进入电梯前,
陈冬、刘洋、蔡旭哲竖起大拇指,
齐喊:“我们北京见!”
进舱前,航天员刘洋面向镜头
挥手,敬礼,比心!
陈冬为左臂的国旗
竖起大拇指
此次任务,
陈冬再度披挂上阵,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再上太空,
“新人”蔡旭哲首探苍穹。
其中,陈冬和刘洋都属马,
蔡旭哲属龙,
不少网友表示:
这代表中国航天的龙马精神!
图片
网友:期待凯旋
图片
33天,10年,12年
这组数字背后包含着他们逐梦飞天的故事
星河辽阔,再探苍穹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今日发射
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
执行此次飞行任务
图片
今天,通过一组数字
了解3名航天员逐梦飞天的故事
33天
陈冬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指令长
即将出征的他说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
我准备好了,为祖国去出征太空”
图片
△训练图
2016年
陈冬进行了他的首次太空之旅
他和景海鹏
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造访“天宫”
在太空驻留33天,刷新了当时的纪录
在此期间
两人参与了多达38项试(实)验
当地面科研人员劝他们要注意休息
陈冬倔强地回答
“我们不是来休息的
我们的愿望就是把所有科技人员的
心血、汗水和智慧
转化为最有效的数据带回去”
图片
△景海鹏(左)和陈冬(右)
在执行任务期间
他们还遇到了突发话音通信中断故障
而当时距离飞船返回仅剩一周
景海鹏、陈冬没有慌张
他们一边紧急排查故障
一边想着有效的处置方法
为了不让地面的工作人员担心
他们还在手册空白页写了几句话
通过视频展示给工作人员
一周后,景海鹏和陈冬按计划撤离
顺利返回地球
图片
回到地面后,陈冬定了一个“小目标”
他希望能再上一次太空
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
如今,他即将迎来第二次飞天时刻
他说:“要为祖国出征太空
为载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
10年
刘洋
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
10年前
当完成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
离开天宫一号时
她坚定地说
“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
如今,她即将实现10年前的心愿
图片
△两张证件照,跨越整整十年。
2010年5月
刘洋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她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苛
转椅训练,优秀标准是持续12分钟
第一次做到5分钟时
突如其来的眩晕感
瞬间让她脸色苍白,浑身冒汗
但她相信,只要是训练任务
她就一定能做好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最终刘洋以优异成绩通过转椅项目的考核
图片
△刘洋在早期训练中受伤
2019年
刘洋确定成为神舟十四号乘组成员
开始为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
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我的状态没变
一直坚持着学习和训练”
刘洋曾说过:“离地三尺不分男女”
也正是这份对飞天的热爱
让她时隔10年再上太空
图片
△训练图
10年光阴荏苒
刘洋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母亲
她说:“我要把对他们的祝福
写进满天的星辰里”
12年
除了陈冬和刘洋
在这次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中
有一个新面孔
他就是航天员蔡旭哲
图片
△训练图
2010年5月,蔡旭哲经过层层选拔
进入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
而在报名时
当时担任带飞教员的他
正在执行外出任务
险些与选拔失之交臂
“好在任务完成得比较顺利
提前将近一个月回来了”
图片
航天员训练包括基础理论、体质
航天环境适应性、心理等上百个课目
尽管拥有多年的歼击机飞行经验
一些挑战身体极限的训练
还是超出蔡旭哲的想象
其中一次沙漠生存训练让他印象深刻
那时白天最高温度超40℃
晚上又骤降到了0℃左右
两天48小时像是经历了四季
其中还遭遇了沙尘暴,刮起8级大风
“现在回想起来
确实是很苦很累但是很快乐”
图片
从2010年成为第二批航天员
到2022年第一次飞天
蔡旭哲为此准备了12年
12年来,蔡旭哲目送多批战友
出征太空、载誉凯旋
他说:“只要自己没有飞天
就说明自己某方面还有差距
要不断去补自己的短板
我觉得12年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
过来以后我感觉也很快也很充实”
图片
如今出征在即
蔡旭哲对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
首个载人航天任务充满期待
“很憧憬很期待去感受我们的太空家园”
无论是再度披挂上阵的陈冬
十年砺锋的刘洋
是为飞天准备了12年的蔡旭哲
仰望星空,逐梦前行
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
中国人的飞天梦圆,是一群人的托举……
图片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
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已经展开
这条“飞向太空”的征途
起点就在我国的西北大漠——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又被称为“东风航天城”
60多年来
一代代“东风人”薪火相传
孕育出“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如今,青年一代“东风人”
正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
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
“飞向太空”
探寻这条通向宇宙的道路上
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密码
与风沙为伍寂寞为伴
他们守护“航天大动脉”
在通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
有全军唯一一条军管铁路
铁路长270公里
曾是中心与外界沟通的唯一生命线
因此也被誉为“通向宇宙的天梯”、
“航天大动脉”
图片
铁路横穿巴丹吉林沙漠
途经河流、桥梁
弯道多、半径小、坡度大
在全国铁路线上也十分少见
常被水害、沙害、碱害、冻害、风害困扰
修建、养护这条铁路的难度极大
图片
1999年
一次特运专列进场前3天突降暴雨
洪水冲毁铁路线2公里
图片
为了抢修铁路
官兵们昼夜不停
连饭也顾不上吃
时任铁路管理处处长的赵宪科
不得不下达死命令:
“不吃!我处分你们”
最终铁路在专列到达前4小时
官兵们抢修完成
图片
再回忆起那一幕
赵宪科眼含泪水
“火车驶过后
战士们累倒在旁边睡着了
我说,谁也别打扰
让他们好好睡上一觉”
图片
1999年8月18日
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从这里驶过
当特运专列行驶至67公里处时
铁轨却被风沙埋没
专列只好在一边清沙中一边前进
一个多小时后才闯过沙害区
图片
11月20日
神舟一号顺利升空
通“天”路上的卫士们
与风沙为伍,与寂寞为伴
他们很少看到火箭腾飞时的壮美
也很少听到烈焰震撼大地时的轰鸣
但在各项运输保障任务中
却书写着忠诚与坚守
为保神舟二号顺利发射
282名退伍老战士集体请愿
2001年元旦前夕
一年一度的老战士复员工作即将结束
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测试站的282名退伍老战士
却没有启程
图片
原来,神舟二号任务在即
为使任务成功
曾执行过神舟一号任务
拥有参试经验的
发射测试站全体退伍老战士
集体请愿留队执行任务
图片
推迟退伍
意味着可能失去最好的工作机会
但在老战士们心中
神舟二号任务是国家工程
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
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图片
在留队的最后日子里
他们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
进行着各项训练和准备工作
2001年1月10日
在发射场全体科技人员
和老战士们的护送下
神舟二号
从大漠腾空而起
图片
任务圆满成功
老战士们带着执行任务的骄傲和自豪
回到了亲朋好友身边
这距离他们原本返乡的日子
晚了70多天
完成“神一”到“神十”测控任务
他却无法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神舟”发射中
在距离发射场10公里的92号测控区
负责跟踪测量任务的
待发段、上升段、运行段及返回段全过程
是载人航天测控的第一棒
图片
测控区这台叫做USB设备正常与否
决定了飞船能否准时升空
图片
李乃忠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USB组原组长
参加了USB设备从安装调试
到建成投入使用的全过程
工作近20年
他圆满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十号
历次飞船发射测控任务
图片
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一飞冲天
就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李乃忠在紧张地跟踪着返回舱
图片
在这次任务中
李乃忠设计的方案得到检验
保证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后来
这个方案被运用到所有USB设备系统
也正是这次任务的出色表现
让他荣立个人一等功
图片
2008年
神舟七号任务前
中心新上了一套测控设备
本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调试工作
这次只有不到3个月
图片
李乃忠带领大家日夜调试新设备
但就在距离任务发射还有10天时
他突然接到老家来的电话
80多岁的父亲因摔倒病危
一边是迫在眉睫的发射任务
一边是正盼着与他见最后一面的父亲
最终,李乃忠还是选择了任务
任务成功完成了
父亲却走了
……
对大漠航天人来说
没有什么比完成任务更重要
而李乃忠也用行动践行着
“任务至上”的誓言!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一路走来
载人航天精神早已融进
航天人的血液里
每一次的问天之旅
也都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共同记忆
星辰大海,征途无边
浩瀚宇宙,尽在眼前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新闻网、共青团中央、央视军事、北京日报、@我们的太空、上海发布等
制图:贾英华
整合:青春上海实习生 连翊辰
责任编辑:陈思焙
校审:姚佳森
终审:许晔婷
图片
图片
为中国航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