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镇:龙舟划进幸福里

5月31日上午,双桥镇,村民在芦溪河练习赛龙舟。

●杜杰/文 梁洪源/图

双桥镇位于顺庆区最北端,距市区39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有3.38万人,耕地3.07万亩,森林覆盖率近40%,芦溪河从境内缓缓流过。

近年来,双桥镇立足自身优势,依托诗意山水,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农旅相结合,连续成功举办了4届“双桥·龙舟节”系列活动,同时大力发展生猪、柑橘、蒲公英茶、龙虾等产业,以农旅康养特色集镇和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为发展方向,始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持续稳固助农增收,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双桥大地徐徐展开。

A因地制宜树品牌双桥龙舟兴农旅

“五月五,过端午。吃粽子,赛龙舟……”时间回到2020年6月25日,主题为“脱贫走上奔康路,致富不忘党的恩”的第四届“双桥·龙舟节”在双桥镇龙岭村举行:舞台上,魔术、歌舞、杂技、小品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精彩不断;芦溪河中,龙舟竞发,艘艘开桨,游泳爱好者们朝着水面上的一只只鸭子扑去;两岸边,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呐喊加油、拍照留念,吃粽子、购买农产品,加上竹筏体验、网红蹦床、篝火晚会等一系列的配套活动,游客们流连忘返。

2017年至2020年,双桥镇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龙舟节,累计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为集体和群众创收20余万元,为全镇农旅融合和乡村振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处顺庆、西充、南部交界处的双桥,芦溪河静静流过,龙舟赛的起点名叫“龙闯岸”,这里的一段传说,激发了镇党委政府创办龙舟节的灵感。

相传历史上,芦溪河双桥段有一道山梁,受此影响,雨季洪水频发,淹没庄稼和民舍。民间传说,玉帝知道后,派东海龙王巡视,随同的龙子发现山梁后,奋力将其中一段山梁撞断。从此,芦溪河双桥段再无洪灾发生。当地百姓为纪念龙子献身精神,将当地取名“龙闯岸”。

“通过不断搜集完善民俗文化传说,深入挖掘‘龙闯岸’文化资源,我们在本地端午节游泳、抢鸭子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增设划龙舟。”龙岭村党支部书记文祥久介绍,以龙舟节为核心,成立农创营运公司,注重龙文化包装和宣传,设置“龙闯岸”雕塑,增设“二龙戏珠”“龙船”“鱼跃龙门”等龙文化元素,让民俗纪念活动具象化、仪式化,成功将“龙舟节”引入市场,随着连续4年的成功举办,“双桥·龙舟节”名声越叫越响亮。

同时,双桥镇着眼撂荒地全域整治后的农产品销路和收益,着力探索打造农产品公用品牌,探索设计出了“桥之味”农产品公用品牌和系列应用场景,统一产品标识,提升产品质量,力争把更多的双桥农产品推向商店超市、把更多的价值链条留在双桥本地。

龙舟节不仅传承、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更唱响了双桥镇乡村振兴的幸福之歌。乘着龙舟节的东风,村民们纷纷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家住双桥场上的彭尚东,多年来经营小吃,在他的记忆中,除了逢场天他的小店还有食客外,平日里少有人问津。而每届龙舟节,他都要将“店子”搬到赛地,稀饭、包子、凉粉一类小吃,让他日进账3000多元。

5月31日上午,端午节临近,尽管没有观众,芦溪河上两艘龙舟又竞赛起来。这两年,由于疫情原因,双桥镇暂停了龙舟节的举办,但村民仍自发练习赛龙舟。

“相信疫情过去,双桥龙舟节将会盛装归来。”双桥镇党委副书记王波介绍,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加高堤坝、拓宽河道,修建吊桥、廊桥、观景亭、亲水步道和新设“五彩缤纷道”以及增设秋千、蹦床等小游戏体验区、农耕农具体验区、露营区等,进一步提升游玩体验,同时坚持党建引领、公司运作的方式,实现党建和农旅的有机融合,助推龙舟节活动举办。

B提质增效抓产业乡村振兴入画来

航拍下的双桥镇凤凰村,柑橘成林,鱼塘连片。村民们或在柑橘产业园里忙于除草修枝,或在鱼塘边上撒饵喂鱼,一片繁忙劳作的景象。

曾经的凤凰村,因年轻劳动力流失,该村背后的山上大多数都是荒地,只有杂草和灌木丛,山下有一处水塘,也因无人管理,成为“死水塘”。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后,原袁家沟村与原彭屋村合并为凤凰村。在双桥镇党委班子的带领下,村里招引业主,开荒建设柑橘产业园,村集体合作社购买一批鱼苗投放到山下水塘,科学养殖管理,如今走上了一条提质增效、产业致富的路子。

“今年1月,是柑橘挂果的第一年,采摘了13万公斤春见柑橘,被浙江一家水果企业以7元每公斤的价格收走。”楠甜柑橘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业主史雪芳投资上百万元,历时3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栽种柑橘树200多亩,今年初见成效。“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园区管理,提高产量,进一步扩大栽种规模。”史雪芳信心满满。

和史雪芳一样开心的还有村里的20多名村民,他们除了能拿到土地租金,还在柑橘园里务工,酬劳以小时计算,平均年收入在24000元左右,技术成熟的骨干工人还会更高。

在双桥镇何家店村水产养殖基地,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在锣打山村,一筐筐小龙虾被捕捞上来,送进了市区各家餐馆……两个村子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620亩,同时加大粮油生产和循环种养,持续助农增收。

“今年开春,我们抢抓春耕春播黄金时期,全力组织春耕生产,同时盘活撂荒地资源,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已完成5000亩撂荒地整治,小春生产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双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永鑫表示,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因素,双桥镇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多点多极、特色鲜明、示范引领”原则,突出产业发展导向,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真正让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C一枝一叶总关情精准发力惠民生

今年1月,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印发《关于确认首批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的通报》,双桥镇便民服务中心被确认为首批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

为做好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双桥镇将便民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后,以顺庆区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省级试点创建工作为契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改造1个便民服务中心、2个便民服务站和16个村便民服务室。结合当地实际,双桥镇便民服务中心梳理了简易的办事流程图,对即办件、承诺件、上报件等不同办件分别作了具体要求,对具体办理事项进行分流,由相关窗口和部门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办理,办结后从窗口返回。

为了落实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双桥镇便民服务中心明确了镇党委书记亲自抓、镇党委副书记具体抓的管理体制,实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出台多项措施,营造作风正、服务优、效率高的软环境,实现了“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改变以往群众办事需要分散跑几个部门、来回跑几趟的现象。对确需二次办理的事项,便民服务中心提供上门服务,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实现便民服务再升级。

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双桥镇便民服务中心接待办事群众1.1万余人次,累计受理各类事项13256件,群众满意率达98%。

每天,“微公交”都来回于双桥镇永丰村和长桥村。“长桥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比较多,上街买东西、卖农货、就医、上学都不太方便,我们主要为这些人出行提供方便。”司机文治强说,以前村民赶集走路全程要花一个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对于村里的老人、小孩来说特别不方便。如今,“微公交”开通后,现在村民只需要2元车费就能解决出行难题,双桥镇村民出行便捷又安全。

未来,在助推双桥更好更快发展进程中,双桥镇将紧扣顺庆区委提出的“1353”战略和乡村振兴“十大行动”,逐一对照、明确责任、挂图作战,进一步建好辖区路网、破解振兴瓶颈;拉开场镇骨架、夯实振兴基础;培育立镇产业、积蓄振兴动能;叫响双桥品牌、形成振兴合力,确保发展成果让更多群众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