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爷爷的嘱托成为孩子们人生的动力

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把“感恩”融入院文化
习爷爷的嘱托成为孩子们人生的动力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习近平总书记来我院看望孩子们已经过去8年了。当年那个用手语和总书记交流的小女孩王雅妮,已经走上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讲台,圆了自己的教师梦;给总书记表演迎春节目的男孩孟天雨考入了青岛盲校。福利院也比那时扩大了好多,软硬件建设又上了新台阶。”5月26日,夏日的阳光洒满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于涛感慨地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2014年1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在这里入住的儿童。看到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感到很欣慰。在模拟家庭,他向代养妈妈握手问好,充分肯定这种抚养方式;在宿舍,他鼓励聋哑女孩王雅妮和放假“回家”的大学生闫志净好好学习、学业有成,并伸出大拇指向她们学习哑语“谢谢”;“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排练室,孩子们边做手势,边唱起《感恩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见到习爷爷那一刻,心里特别激动。怎么也没想到习爷爷竟然会专门来看我们。”尽管已时隔8年,王雅妮仍然清晰地记得那次会面的情形。她说:“习爷爷亲切地跟我握手,还仔细翻看了我放在书架上的手语书和相册。习爷爷用手语跟我交流,让我觉得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王雅妮从小就有教师梦,那次与习爷爷的会面给了她无限动力。她每天晚上看书学习到深夜,努力不辜负习爷爷的嘱托。
如今,走上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讲台的王雅妮,开始帮助更多残疾孩子改变命运。“现在,‘好好学习、学业有成’成了我对学生们说得最多的话,习爷爷当年的嘱托也成了我如今工作的追求。”她说。
于涛介绍,不只王雅妮,习近平总书记曾亲手递上毛绒玩具大黄鸭的脑瘫女孩冯玉莲,在国家的资助下,进行了手术和康复治疗,已经能独立走上两三步了,总书记点赞的模拟家庭也在福利院传承了下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感恩”融入福利院文化建设,对模拟家庭养育模式进一步做细做实。2014年起,福利院将“感恩的心、感谢有您”作为院文化主线,通过打造具有主题特色的服务品牌,构建出“多服务团队、多领域扩宽、多效能创新”的工作框架,为全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提供了“呼和浩特市特色经验”。
闫志净如今在呼和浩特市电力中学任初中教师,她热爱教师工作,乐于奉献,阳光开朗,受到师生一致好评,还被派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干丈村任第一书记。她经常说,我要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模拟家庭是由一对真实夫妻与4名儿童共同组建的特殊家庭,“妈妈”负责照看孩子的日常起居,“爸爸”白天外出打工,晚上回家和孩子一起玩耍,共同生活。每年20余名儿童在模拟家庭受益。高美丽在模拟家庭当妈妈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了,“人都是有感情的,处的时间长了,就舍不得他们离开。”
记者了解到,2014年后,福利院扩大了小家庭养育模式,进一步细化形成了单元式、模拟家庭、公寓式、小家庭、医护结合等5种养育类别,还把儿童按照年龄、身体残疾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划分为5类,创立了“5+5”精细化养育模式。截至目前,130余名特需儿童在精细化养育模式中受益。2019年,“5+5”精细化养育模式,在全国民政系统儿童福利工作中被宣传推广。
于涛告诉记者,目前,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集中供养的儿童生活费标准达到每人每月2000元。在多种养育模式服务下,每一名儿童都得到了精心照护,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儿童患重症或疑难杂症时,第一时间送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进行救治。2014年至今,通过“明天计划”累计为590余名儿童进行了手术治疗和康复矫治。智力正常儿童及轻度残障儿童100%接受义务教育,将智力正常和轻度残障儿童全部送入社区学校和特教学校就读,不能外出学习的孩子在院内特教班完成学业。
“福利院共有19名儿童长大后应征入伍、考入事业单位、自己创业开办诊所、成长为国家运动员等,福利院陆续为17名大龄孤儿申请到了公租房,很多孩子成年后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自食其力。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提高服务儿童的能力水平,让孩子们永怀感恩之心,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于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