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科技支撑农业稳产保供取得重要进展

本文转自:新华社

2022年5月2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段冲村,农机手操作机械设备收割小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三虎 摄)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全力支撑农业稳产保供,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品种培育、农机研发、重大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表示,5年来,中国农科院坚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全力支撑农业稳产保供;坚持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保障农业生物安全与食物营养健康。

在支撑农业稳产保供方面,中国农科院自主培育的“华浙优261”大幅提高了超级稻食味优质化率;优质强筋小麦“中麦895”累计推广5100多万亩;广适高产优质大豆品种“中黄13”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中油杂501”油菜亩产达到419.95公斤、含油量达50.38%;“中甘21”成为“高原夏菜”重大品牌。

同时,中畜黑猪新品种进入第一世代选育,肉鸡基因芯片育种技术领跑全球,中新白羽肉鸭、“广明2号”白羽肉鸡等新品种打破了国外种源长期垄断。中国农科院还研发了玉米籽粒直收、水稻长秧龄大苗同步开沟插秧、油菜毯状苗移栽等技术装备,摸清了草地贪夜蛾迁飞为害规律,构建了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技术体系,为全国联防联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吴孔明表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压舱石作用凸显,农业科技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更加紧迫,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保供责任更加重大,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任务更加艰巨。

据了解,“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科院将着力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中心、国家农业科技交流中心和国家高端农业智库,将围绕种子、耕地、生物安全、农机装备、绿色低碳、乡村发展等6个重点,推动构建跨所、跨学科的重大任务联合攻关机制,加快高水平原始创新和重大成果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