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处处都是景 四季皆可游

这里,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全市总面积近2.69万平方公里。境内海拔最高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也是贵州最高点,是一个望得见山的地方。
这里,位于贵州西北部,贵州发展的“金三角”之一,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门户,长江珠江之屏障,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是一个看得见水的地方。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到处都是浓郁的彝族、苗族风情,自然风光优美,成了集避暑、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著名景点有百里杜鹃景区、织金洞景区、九洞天景区、韭菜坪景区等,是一个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这里就是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的毕节。
近年来,毕节市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部署,聚焦“花海毕节”旅游品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着力实现文旅、体旅、农旅、商旅、康养等互动,走出了一条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奏响了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合奏曲。
图片
图为风光秀丽的乌江源百里画廊
政策指引绘蓝图
今年春节前夕,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赋予了贵州、毕节更大的发展机遇,文件中明确提出“做优做强百里杜鹃等高品质旅游景区”。
近年来,毕节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战略红利、改革红利、开放红利、政策红利和设施红利,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昂扬姿态,使出“闯”的干劲、拿出“抢”的状态、展现“新”的面貌,奋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资源优势,毕节将发展旅游作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朝阳产业,并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知名山地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聚焦“洞天福地·花海毕节”形象品牌,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让毕节旅游资源走出“深闺”,迎来八方游客。
目前,毕节市已向国家报送《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规划》,系统谋划上报拟向上争取支持的项目45个,总投资55.8亿元;政策13条,涵盖支持品牌创建、倾斜性安排公共文化资金分配、土地供应、规划批复及修编等;争取补助或提供金融支持资金6.8亿元,涉及应急广播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修缮、人才引进或人员培训等;试点共11个,涉及执法机构改革、文物保护示范县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和申报以及旅游目的地建设等。
图片
织金洞景观——银雨宫(姚启荣 摄)
项目推动助发展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毕节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推进旅游产业化,紧紧围绕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不断推进全市旅游景区提质升级、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十三五”期间,全市建设涉旅项目116个,完成旅游项目投资360亿元,文旅招商累计到位资金174亿元,百里杜鹃、织金洞、慕俄格古城、韭菜坪、油杉河等景区不断提质升级,打造了奢香古镇、中果河、平远古镇、九洞天、彝山花谷、九股水温泉、毕节金海湖湿地公园、总溪河旅游区、阿西里西大草原、乌江源百里画廊、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集赏花、观景、漂流、研学、乡愁、养生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建成了大方木寨、金海湖青山、织金屯上和溶谷苗寨、黔西化屋、纳雍陶营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与乡村振兴形成了有效衔接。
全市着重抓实项目储备,建立全市旅游产业化项目库,谋划一批旅游产业化项目,储备2021年全市旅游产业化项目110个,总投资1063亿元;强力推进景区建设,按照国家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标准推进化屋精品景区建设;推进织金洞、九洞天、油杉河、韭菜坪等重点旅游景区完善景区服务设施,提质扩容;推进九股水、中果河等滨水度假、避暑度假旅游景区提质发展,推动彝山花谷康养度假区建设,不断完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
截至2021年,全市现有星级酒店16家,旅行社(包括分社、网点)111家,旅游车队12家,各类住宿经营单位4700余家,客房7.3万间、床位11.7万张。有休闲农业园区20余家,乡村旅游经营户近1.2万户,农家乐(餐馆)近5000家、餐位数近5万个。直接从事乡村旅游人数达1.62万,间接从业人数超过5.8万,乡村旅舍(农家旅馆)近1300个、乡村旅游总床位数近4万张。
目前,全市有世界级品牌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织金洞景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达1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33个,A级景区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有国家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
图片
韭菜坪风光
品牌打造增效益
走进百里杜鹃汇境花卉科技园,苗田里满眼生机勃勃的盆栽杜鹃花构成一道靓丽风景,工人们正在苗田里修剪植株。
百里杜鹃管理区紧紧揪住产业发展“牛鼻子”,以延长杜鹃花产业链为抓手,大力发展花卉产业,通过提供固定就业和务工岗位,切实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保障。
百里杜鹃管理区聚焦“花期之外、花区之外”,大力推进花卉产业发展,不断丰富旅游内涵,增加百里杜鹃旅游新业态,带动百里杜鹃高山杜鹃产业发展,为老百姓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我去年的毛收入有60万元。”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农家乐老板何兰开心地说,“天气好的时候,每逢节假日天天爆满,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70桌,进出的游客有700多人,最多一天的收入就有1.5万元。”
化屋村三面环水,地处悬崖底下,过去,“手扒岩”是村民出行的唯一方式。如今,化屋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8.5米宽的旅游公路直通村里,专用停车场、游客中心加速建设,漂亮的民宿、优美的环境、美味的农家饭菜、醉人的苗族歌舞、来往的游客,处处透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活力。
目前,化屋村有农家乐31家、民宿和农家旅馆19家,其中有12家农家乐是2021年新增的。现在,化屋村已经成为不少游客向往的打卡地,去年累计接待游客近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亿元。
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化屋村,只是毕节市持续做深业态融合的一个缩影。为加快业态融合,延长旅游产业链,毕节市积极创新旅游业态,在“花海毕节”总体定位的基础上,不断打造民俗文化体验游、温泉旅游、度假旅游等新名片。同时,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和落后业态形式,坚持“文旅、体旅、农旅、商旅、康养”融合,全方位、多形式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
毕节市依托“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培育毕节市恒泰旅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开发有限公司等文旅商品龙头企业;研发、生产、设计、销售旅游商品企业达152家,年均产值达100万元;拓宽旅游商品销售渠道,在景区、酒店、客运中心等设置销售专区和专卖店124个。
百里杜鹃景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新增纳雍总溪河、金海湖旅游区、九洞天、大方油杉河、百里杜鹃跳花坡5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省内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市(州),旅游品牌创建实现大突破;毕节市名菜织金宫保鸡丁、九洞天景区“金光天”、百里杜鹃彝山花谷、大方奢香古镇分别入选贵州省“十大民族民间特色美食”“十大网红旅游打卡点”“十大康养度假旅游基地”“十大文化旅游街区”。
数据显示,2021年,毕节市接待游客达8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4.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28.4%,旅游活力不断释放。
如今,毕节市旅游业体量不断增大,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文旅、体旅、农旅、康养旅游等业态兴起,打造培育出了“花、洞、湖、镇”多个精品旅游区,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日趋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强旅游精品打造,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毕节旅游产业化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文/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孙良贵 丁娇艳
图/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陈再雄
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bjsyqzz
纪录试验区发展历程 传递中央省委市委声音
探索跨越式发展路径 展示神奇毕节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