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十大古文化之谜之:历史迷雾中的“楚长城”

十堰十大古文化之谜之:历史迷雾中的“楚长城”
(一)、中国最早长城“楚长城”在十堰境内现存超过100公里?
(二)寻访一本修筑“楚长城”的民间古书
(三)、究竟是“楚长城”还是明清边墙?
(四)、原本还有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在十堰?
图片
图片
“楚长城”之谜(1):中国最早长城“楚长城”在十堰境内现存超过100公里?
美国总统克林顿首次来华访问,游览北京慕田峪长城时,问陪同的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长城?”
董耀会回答说:“这不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是楚长城……”
在我们十堰,“楚长城”的传说由来已久,众多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那么,董耀会这时所说的中国最早长城,是十堰境内的“楚长城”吗?
这所谓中国最早的“楚长城”,现在又是个什么样子呢?来龙去脉究竟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新华社:公元前688年修建的楚国长城为我国最古老的长城
据报道,斯时董耀会所说的“楚长城”,指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境内绵延不断的古山寨石城墙,他们那时候更刚刚初步认定,这些遗址就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董先生并为之题词:“长城之父”。
对此,新华社在2002年10月29日的电讯中详细报道说:“日前在“楚长城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约在公元前688年修建的楚国长城为我国最古老的长城。位于河南境内的楚长城遗存,分为西线、北线和东线三部分,整体轮廓呈倒“ U”形,横跨平顶山市的鲁山县、叶县、舞钢市和南阳市的方城县、南召县,总长度约800公里。特别是位于南召县板山坪镇南的周家寨楚长城遗存,全长20多公里,墙体均为自然石块干垒构建,除少部分坍塌外,基本完好。这处长城遗存以周家寨为核心,城垣由外廓墙、内城墙、瓮城三部分构成,其中互为犄角的瓮内有烽燧台,为楚长城关城遗存……”
常识里,楚的国都和中心是在湖北,怎么河南忽然冒出个“楚长城”?
近期,还有消息说:河南方面正打算把这“楚长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据当地媒体报道,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说:“河南省除潞简王墓能以明清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申报外,楚长城可作为长城、巩义石窟寺可作为龙门石窟的拓展项目申报世界遗产。” ……但楚长城究竟是不是“中国长城之父”?还需要考古方面的证实。
“再过半年,我就要退休了。退休后,有时间了,我最想干的事业就是楚长城考古调查。”常俭传局长对记者说。
那么,如果“楚长城”真的存在的话,河南以外其它地方的“楚长城”又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十堰境内的“楚长城”,又是什么样子呢?
竹山、竹溪的“楚长城”现存超过100公里
记者来到秦鄂交界处,只见公路通到竹溪县和陕西平利的省界时,赫然被一段水泥做的长城挡住。汽车穿城门洞而过,城门洞上方是两个奇怪的魏碑体大字——“关垭”。
停车爬到水泥制成的长城上漫步,走完很短的现代伪作,两边便是连绵的大土墙,青苔斑驳,残墙依稀,已经爬满老树。极目四顾,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堵墙,而是有好几道,呈一座城的形状,类似于一些古城池的“瓮城”。
这些,直观看来看起来,真像是很古的长城了。当地人认为这就是“楚长城”,竹溪县人民政府在此立碑曰:“秦楚边际山脉绵延陡峭,此地隘口成要塞,两山对峙,一道中通,称关垭。春秋战国,楚于四百六十余年间修建疆防长城三千余华里,宜石则垒,宜土则筑,宜水则堤,要塞必修城堡。关垭城堡为竹溪县周边六处楚长城城堡遗址之一,系石灰拌粘土夯筑而成。堡内屯兵,守为阵地,功为据点,退为屏障,堡侧山峰设有烽火台。历遇边际战事,关垭多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曾复修城堡。一九三六年,修筑汉白公路越垭而过而毁残堡……”在竹溪县文化馆,珍藏有已故文物工作者尹知乐先生留下的楚方城遗址手图,老先生在其中标明“楚长城”由“竹溪、竹山、丹江口、邓县、淅川、镇平、内乡、南召、栾川、嵩山、鲁山、方城、叶县、舞阳、泌阳、向东而去……”
据了解,有关十堰境内 “楚长城”,最大规模的考古调查是在2000年冬天,湖北省考古所刘国胜、付受平教授等带队,十堰市博物馆副馆长龚德亮等参加了这次调查。
龚德亮先生介绍说,那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竹溪县境内的“楚长城”遗址,全长约65公里。起自龙坝乡,向南经中峰镇、蒋家堰镇至鄂坪乡堰青村的樟桐垭。大都位于两省交界的山梁上,基本呈南北走向,其间断续存有毛石或块石、条石砌筑的石墙和夯筑土墙。墙体基宽1.2~3米,残高0.4~5米。部分墙段存有门、箭楼……目前,除关垭外,比较清楚的还有龙坝乡平安村的铁桶寨石墙遗址、中峰镇佛台片蒿子坝村的火龙垭石墙遗址、蒋家堰镇蔓荆沟村的王家沟石墙遗址、蔓荆沟村擂鼓台寨址、蒋家堰镇关垭村六组山堡寨寨址、蒋家堰镇秋沟村祖师尖祖师尖寨址、秋沟村秋沟垭石墙遗址、蒋家堰镇高一村七里寨山顶七里寨石墙遗址、蒋家堰蒿子村松树尖石墙遗址、蒋家堰镇秋沟村柳林垭石墙遗址、鄂坪乡堰青村梓桐垭石墙遗址等等。
龚馆长说:不仅在竹溪,相邻的竹山县得胜镇、大庙乡、竹坪乡也都有很多这样的东西。目前,竹山境内现在发现的全长约有75公里,也是位于鄂(竹山)陕(白河)两省交界的山梁上。基本呈东西走向,东起界岭垭,向西经李泗沟、铁炉沟、梭子沟至铜钱关都有。断断续续,短的有几十米,长的段落有二、三公里。比如大庙乡鲍家河村的鲍家河石墙遗址,东西走向,用不规则青石垒砌面成,长约2000米。
——这样,仅就竹山、竹溪两县而言,所谓的中国最早长城“楚长城”,目前在十堰境内就尚有超过100公里的遗存。
另外,近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要淹没的丹江口库区,也不时有《丹江库区惊现楚长城》之类的报道。湖北电视台2004年9月说:丹江口市凉水河镇的一段“楚国时期的长城,大约长40米,高3至4米,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长城依山势蜿蜓曲折,高低隐现,墙体均为自然石块干垒构建,厚实坚固,在长城周围散落着大量的磨刀和旗杆石,见证着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之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古长城虽历经风雨,已显残垣断壁,但仍不减当年气势。”……长期以来,考古专家在对南水北调丹江口淹没区的文物进行考察时也曾屡次提出:最早的楚文化可能分布在丹江口和汉水中游地区,而且楚国最早建都地址可能就在丹江口水库淹没区。
“楚长城”仍深陷一团迷雾中
事实上,关于“楚长城”,学术界多年来的争论至今并未尘埃落定。有关“楚长城”的一切,仍深陷一团迷雾中。
有人认为“楚长城”的确存在,也有人认为所谓“楚长城”只不过是一些明清的山寨而已,根本没有过。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坚持认为“楚长城”确实存在者,说法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河南境内的,才是真正的“楚长城”;也有观点认为湖北、陕西的都是……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可能是基于对各自家乡的炽热感情,众多资料中大多是河南说河南,湖北说湖北,陕西说陕西,各地学者大都倾向于自己家乡的最早最正宗。看来,人为的行政区划把这些老古董也分隔开了,区域合作亟需加强。其中,最宏大的观点是“楚长城”南起重庆市奉节县长江岸边的捍关,贯穿秦岭巴山,跨越汉江,北至安徽境内的符离集,历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代,东西相衔,涵盖今天的重庆、湖北、陕西、河南、安徽五省市,长达三千华里……蔚为壮观。
目前,有关“楚长城”,较权威的观点,仍是二十年前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罗哲文在其著作《长城》中的论述。
罗哲文先生认为,根据历史记载,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楚长城在历史文献记载上称作“方城”。《左传》上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齐国要进兵攻打楚国,军队已经到了陉这个地方,楚成王派了屈完去迎敌,到了召陵地方,屈完对齐侯说,你如果真正要想打一仗的话,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足可以抵挡一阵子的。齐侯见楚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罗哲文先生等研究众多历史文献记载后,得出如下的结论:
首先,楚长城起初是由列城发展而成的。从古代军事学和防御工程原理来看从相隔一定距离的列城(或是亭障、烽燧)中间逐步修筑城墙联系,发展为成千上万里的长城防线是合乎科学发展规律的。因此可以说,楚方城应是最早的长城。
其次,楚长城的建筑,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括地志》上说:“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人穰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这种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就地取材的办法,在以后朝代所修筑的长城中也大都是这样的;再次,楚长城利用山河之险以为城。《水经注》上记载郦县的一道楚长城说,这道长城的“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两汉水流其南。”即是在高山险阻和大江为堑的地段,利用山河作为险阻,不再修筑城墙。这种情况,在以后历代长城建筑工程中,也都往往采用的。这也证明了《左传》上屈完答齐桓公那段话:“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不是虚构的。
有关楚长城的位置,罗先生认为,从今天湖北的竹山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县,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叶县,在南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将近一千里。
他认为: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道长城正好处在当时楚国都城郢都的西北和东北面,对于防御较为强大的诸侯邻国秦、晋、齐、韩、魏等的进攻是恰当的。
二OO二年五月,罗哲文先生与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国家著名建筑学家郑孝燮、国家著名文物专家赵爱民等实地考察南召以周家寨为主的南召楚长城遗址时,老先生激动之余,赋诗如下:
梦绕方城五十年,每登北塞望南天。
今朝足探南召境,振臂欢呼上古垣。
王室衰微战伐连,楚齐争霸布烽烟。
屈完迎敌夸防险,万里长城长一篇。
(待续)
图片说明:
1-1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为河南南召“楚长城”题词:“长城之父”。
1-2竹溪县和陕西平利的交界处的“关垭”。
1-3竹溪县和陕西平利的交界处的“关垭”,被当地认为是一段“楚长城”的标志性遗址。近处的土夯筑城遗迹仍很明显,远处是现代的水泥伪作。
1-4竹山县与陕西白河县交界处山脊的一段“楚长城”遗址。在十堰,这样的遗迹超过100公里。
“楚长城”之谜(2):寻访一本修筑“楚长城”的民间古书
然而,就在董耀会先生为河南南召“楚长城”题字“长城之父”之后不久,就有学者发表看法,表示反对。反方认为:“河南南阳地方政府以及下属的几个县,这几年都成立了诸如“楚长城研究会”、“楚长城旅游开发公司”等所谓学术或者经营性组织。董耀会以及吉人等几人专门跑到河南,宣布鲁山一带存在楚长城遗迹。其实,即便是在河南,当地的文管部门对此并没有一致意见,对于楚长城的认定也缺乏充分的证据。仅仅凭借“楚有方城”就认定“方城即是长城”,多少是牵强的……”
罗哲文先生在《中国文物报》上也针对“楚长城”论争发表文章说:“……由于历史的争论和近来一些专家学者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和论述,在未找到科学依据之前,作为领导部门和学术团体,均不得加以裁决。我对楚长城虽然梦绕情牵五十年,但未曾做过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更不能做出论断。我的三首诗,虽然表达了我对南召以及楚长城极盼之情,但绝没有认定所见就是楚长城的意思,这从诗文表达中可以看出。”
罗先生在文中还说:“我至今仍然相信楚长城的存在。”他指出:“但谈何容易,千里城防,两千多年沧桑变化,不是几天、几个月能完成的。花他一两年、三五年的时间,把这一问题弄清了,将是长城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
不管怎样学术界如何论争,我们十堰境内的这些“楚长城”都实实在在摆在那里,令人神往。
这段100公里的古老遗迹,实际上很多地段至今也仍是湖北、陕西两省的边墙。资料显示,1982年,陕西安康地区文化局曾对此组织考察,之后《人民日报》还在头版报道说《陕南发现楚长城遗迹》。那么,陕西方面情况目前如何,又是个什么说法呢?记者赶赴陕西进行调查,结果出乎意料而又令人迷惑。
寻访一本记载修筑陕鄂边墙细节的古书
从白河县城往南,几十公里外是卡子镇,高山耸峙,地势险要。继续沿公路向南往竹山、竹溪方向的话,高山之颠就是两省之间重要的地标界岭垭,也就是龚德亮先生所言的竹山境内“楚长城”的东沿。
我们没有走公路,而是沿乡间小道继续向东再折南,一路打听一个叫东坝的小山村,目的是寻访一本据说记载了修筑“楚长城”细节的民间古书。
白河县县志办主任艾文仲先生告诉我们,这个东坝村的一户人家,收藏了一本叫做《东坝风土人情记》的古书,成于清光绪末年,记载了修筑所谓“楚长城”的细节。
该书作者黄弼臣,原是清朝政府的河南西平县知县,后告老还乡回到这个东坝村。黄知县和很多老式官僚一样,有写作的习惯,这本记录家乡风物的个人资料,现在成为一份难得的“楚长城”史料。
刚下过雨,道路崎岖难行到令人厌烦,不由抱怨,这老知县也真顽固,当过官也见过世面,为何非要回到这僻远所在?说热爱家乡吧,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继续走,却发现这大山深处人烟并不稀少,沿途一些巨大的老宅子,华美到令人惊叹。一打听,原来这一带正是陕鄂间的一条重要的故道所在。甚至直到解放后,在没有修通经过界岭的公路以前,这里还是交通要道。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看老知县生活的那个时代。我们轻浮了。
不知不觉就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走错了好几个村子,终于在卡子镇月星村大南沟的东坝,找到了那户人家时,都有点精疲力竭。让人沮丧的是,艾文仲先生所说的古书收藏者钱静民女士,几年前已经去世。
那本古书,就是她毕业于黄埔军校的丈夫黄继远的祖上传下来的。
老太太不在了,那么古书何在?
我们急于知道那本古书的下落,钱女士的孙女正在山上打猪草,她说:奶奶去世后,这本书就被远在河南的六伯借去了,一直没有还回来。
她确认了这本《东坝风土人情记》的确存在,说:“小时候还看过这本书的,手抄的,全是古文,不怎么看得明白……”
艾文仲先生一直对县里没有收藏到这份珍贵史料很遗憾,他说,“多么珍贵的一份史料啊……”
好在多年前,他以每抄写一天付20元钱的代价,抄录了一部分内容。
这份史料,使艾先生更加坚信这些秦楚边墙并非“楚长城”,而是防御白莲教起义的工事,他称之为“陕鄂边界古长城”。
艾文仲:并非“楚长城”
艾先生说,在《东坝风土人情记》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咸丰)八年陕抚英饬与湖北交界之处筑土当城,委兴安府知府林同县官程佩琳由红石河至东坝等处勘档城基,东沟垴谕我二伯及(黄)光藻监修,大南沟垴则鲁启珠(监修),黄土岭则(黄)望群(监修)。”
艾文仲先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自二十年前编修县志时,便对“楚长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对记者详细论述说,这本古书及众多史料很清楚地说明了当时的情况:
清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起义军占领了竹山县城,并试图进入白河县。次年八月,白莲教军高均清部由竹山县进入白河县南,与清军将领丰伸布(西安右翼副都统)战于双河口罗裙坡,教军大胜。嘉庆四年(1799年),教军再次由竹山县进入白河县,聚白河、旬阳一带活动。嘉庆五年(1800年)六月至次年九月,白莲教军6次由竹山县进入白河境内,活动于南部及西部边界。
这几年,凡教军过境、活动的地方,富户迁逃,平民有的躲避,有的入伙,清廷官军及地方官员惊恐不已。在这种情势下,当时的地方政府,自然要考虑防御教军的入境问题。
白河知县严一青在此背景下,于嘉庆二年(1797年)已开始“劝令民间自备口粮,自行团练”。“卑县三十六乡,居民八千余户,团练乡勇亦八千余人,有事则分守卡隘,无事则撤令归农”。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严一青觉得“乡勇本系农愚,虽经操演,然遇贼不免胆怯,即施放枪炮,犹不免有心惊手颤之虞”(嘉庆六年版《白河县志》)。所以,严一青认为“惟凭高据险或有恃,得以无恐”。他便与县内绅士、堡总商议,沿县南与竹山县交界的东界岭(黄龙洞至郧县木瓜沟垴)、南界岭(黄龙洞至子母树垭)、西界岭(与旬阳县交界的五条岭)修筑三道边墙。绅耆、堡总一致赞同这一主张。资金靠捐款筹集,人力则“计丁出夫”,修筑边墙。
据史料记载,这些边墙修筑之法是“垒石为堵,无石之处,始用土筑,俱上为堵堞,下削城身,高或丈余或七八尺不等。其间有大路之处,俱修城门,以通出入,小路僻径概行挖断,惟希筑城之后,当可用心固守,以保无虞”。
艾先生说,嘉庆五年动工修筑的边墙,并没有完全挡住白莲军的进入,嘉庆七年(1802年)知县黄衮被教军杀戮便是例证。当时,白莲教军仍频频活动于白河境内,边墙工程遂被弃置。咸丰年间之所以又修“土当城”,是因太平军已抵白河邻县郧西、竹山县境内。据志书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上任的知县程佩琳(安徽婺源县人)又饬令复修“土当城”。
这本民间的《东坝风土人情记》记录的就是当时的一些具体细节。
尤为重要的是,书中的记载,与艾先生考察所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
艾文仲先生认为:“这清清楚楚说明了,竹山、白河边界的这段城垣,只能是白河县当时的边墙,是对竹山一侧的防御工事,而决不是楚长城。”
清朝修筑“陕鄂挡墙”的一些细节
据艾文仲先生考证,当时的具体情况是:自嘉庆五年(1800年)四月二十日起至七月中旬,白河县南界岭阳坡至子母树垭三十余华里业已告竣,其南岔沟垴、小白石河、黑龙观、黄龙洞这段八十余华里,这时已修十之四五。当时预计九十月间可一律完竣,实际情况是,东坝至黄龙洞一段,直到咸丰八年才完竣。
东界岭一段(白河县与郧县交界处)当时未修,原因是“事关隔省越境,难以办理,卑县民人断不肯隔数十里之远,而代兴数十万之工”。严一青曾敦促郧县耆民妥为商议,但因“新遭贼匪窜扰之后,又年岁不丰,米价昂贵,郧民俱有畏难之意”,故未兴工。西界岭(白河与旬阳县交界的五条岭)因“旬阳所属地方,该处居民恐碍禾苗未许动作”,亦未兴工。
关于这段历史事实,《旬阳县志》也有类似记载:嘉庆六年(1801年),白莲教义军高二部自洵阳北渡汉江,转入商洛山区。二月,严如煜任洵阳县知县,针对白莲教义军流动作战的弱点,厉行“坚壁清野”,择险要之地筑寨堡,组织乡勇且耕且守且战,给义军作战造成困难。五月,修筑蜀河石堡,数月告竣。六月,严如煜率乡勇与提督杨遇春夹击义军张天伦等七部一万余人于县西青山寨,义军损失惨重。湖北白莲教义军一部在蜀河口与清军鏖战,义军两千余人牺牲,首领王祥、方孝德阵亡……当时的兴安(安康)知府周光裕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还在汉江边的蜀河古镇留下过一块《创建蜀河石堡碑记》: “堡周围四百余丈,土筑石zhou(生僻字:上秋,下瓦)”,插地四尺,外高一丈八尺,基厚盈寻,顶厚减寻之二,女墙半寻,疏为五门,墙橹备具……”
至今,在汉江边的蜀河古镇,这些石堡还能看到一些遗迹。
(待续)
图片说明:
2-1白河县志办主任艾文仲老先生认为:决非楚长城。
2-2大山深处这些巨大的老宅子,是陕鄂间重要的故道繁华的见证。白河县东坝村。
2-3在汉江边的蜀河古镇,这些和清朝陕鄂边墙同时修筑石堡至今还能看到一些遗迹。
2-4陕西白河县与湖北竹山县双台乡茅塔张家湾交界处的一处清代石堡遗迹。
2-5清代《东坝风土人情记》作者的后裔,现居陕西白河县卡子镇东坝月星湾。
“楚长城”之谜·(3):究竟是“楚长城”还是明清边墙?
清朝退休知县黄弼臣在家乡白河写作的这本《东坝风土人情记》里,记载的这段清代“边墙”,百年之后的今天是个什么样子?
记者访问当地村民,都说这些年毁的很厉害,越来越少了。有的是因为自然风化,有的是砌了田埂什么的,还有的是猎人们打猎撵山,将城墙上的石头推下山驱赶林中野兽时破坏的……再问当地村民对这段“土挡城”何时修建的说法?众人却没有艾先生那般肯定。有的讲“听父亲说,我爷爷就修过……有百十年吧”,按时间推算也就是清朝;也有的言“有的地段修得早,有的地段只不过百十年”;还有人说是朱元璋修的;更有人说秦始皇修的……仍然莫衷一是。
眼见为实最可靠,记者决定背起帐篷睡袋上山,实地去看一看。
天开北阙人皆仰,马放南山鹤不惊
村民们说,要看古挡墙,有两个地方比较完整:
一个是向东,走到竹山方向的“大路”,能看到很长的一段,但只能看到城墙,别无其他;另一个是向南,很多年没人走的小路了,只有不长的一段,但是有个城门,并且城门上还有字。
我们决定就向南,去找这个有城门还有字的地段。
从大南沟上山,方向倒是很好找,往山脊走就是。开始还有一些古石板路,正是往昔的大道。这一带,出乎想象的众多古民居虽都破败不堪,但残存的雕梁画栋精美砖雕石刻仍在顽强诉说古道往昔的繁华。现在的小路越走越窄,远比古时候难行。
走完山谷,尽头是一个破败的古庙。这时,天也慢慢黑透了,我们在一处水边高地宿营。
次日早早上山,走过两处废弃的民居,却完全找不到路了。一部分人留下来做饭,一部分人找路。天气也糟透了,风雪交加。这里应该已经离山脊不远,又是阴坡,小路几乎全部被积雪覆盖。
开始以为,路应该是顺着山路的水流边而上,结果跟着探了两个小时,却确实是绝路。
无功而返,我们在弃屋的残墙边,烧了一锅开水,罐满水壶吃完干粮,已经是下午两点。天气仍不见好转,雪断断续续,最后决定还是沿着一个向上的山脊,继续往爬吧。
虽然这时我们已经明白轻敌了,实在是低估了山林的自我恢复能力,以为有人家居住过的地方,路一定不难到。但是,一切都晚了,要再返回找向导的话,这一天算白忙活了。时间上不允许。只好按经验顺山脊爬,虽然前路未知,但只要心里不慌,是一定能到山顶的。一切只能靠运气。
苦不堪言,无路的山脊,虽然积雪较薄,但又湿又滑,走的是跌跌撞撞。很多地方都要从树林里钻,背上的大包,这时就很碍事。四、五个小时后,终于,头上的山顶亮了起来,这意味着,山顶快到了。
不久,一条小路也从旁边不知什么地方拐到了脚下的山脊,大家都高兴起来,我们的迷路生活结束了,明天就会好走多了,能少受点罪。
小路终于到达山顶,正如村民们说的那样,小路穿一个城门而过。
然而,这个城门早已坍塌,只是从痕迹看,原本正是一个城门而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边总长不过10米两列石墙残迹。
天很快就要黑了,赶快在城门边扎帐篷宿营,化雪烧水先安顿下来再说。记者拎着砍刀沿相对好走的左侧主山脊前行,在城门左侧一百多米的地方又发现了一段石墙。
跳上石墙,找到一个视野开阔处,只见一轮圆月升起高悬远方天际,脚下是一片白花花的云海。忽然,云雾从脚下涌来。仿佛就在一瞬间,就淹没了远处的山和近处的大树,天地间一片迷茫。
只好返回,帐篷里也气温骤降,钻进睡袋还是觉得冷。很累,却是不断被惊醒:帐篷外总是传来脚步声。
很奇怪,这荒山野岭,这高高的大山之巅,除了我们难道还有别人?拿起手电筒出帐篷去看,却是什么也没有。叫喊,也没人答应。难道是野兽?四处查看,也是什么都没有。取出防身武器——鞭炮——放了很多,仍然一切照旧。
索性不管了。静静听了很久,仔细想了多时,才终于明白:原来是山下的鞭炮声的回音。这一天,正是农历的正月十五。虚惊一场。
次日,我们继续沿两边的山脊走了很久,除了昨日发现的那百米残墙,不敢肯定这一段还有没有更多的“楚长城”遗迹。有两处,从望远镜里看很像,但太远。走过去看的话,看样子起码要一天。山实在太大了,林子也密,要搞清楚,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回头仔细看那段百米残墙,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存的这一段,高不过一、两米,厚度也就一米见方,但,能够看出,是在原来更早更厚的墙基基础上建立的。
下山的路相对好走很多,天气也很好,艳阳高照。一小时后,就看到一个真正的城门。过了城门回首:只见城门两边有一幅石刻阴文楹联:“天开北阙人皆仰,马放南山鹤不惊”。
继续下山,便是竹山县双台乡的张家湾,问当地老人,说法和白河那边大同小异。
从张家湾再徒步几公里,是湖北银矿,已经有班车通十堰了。
清代也是一个修筑长城的朝代
这座其实已经完全在竹山县境内的城门上的楹联“天开北阙人皆仰,马放南山鹤不惊”,也是艾文仲先生在有关白河县“陕鄂边墙”考察中,唯一一处见到文字的地方。另据艾先生说,该县双河乡武装部的一位干部,曾在山上的边墙附近发现过一块相关的石碑,但具体情况,目前尚不清楚。
艾文仲先生认为:这个城门上的楹联,面南背北,在白河县一侧(北方)看不到。从建筑布局看,在白河县一侧可登上城门楼,而竹山县一侧(南方)则高不可攀。这足可证明当时修筑城门时,是将竹山县一侧视作“外”,白河县这侧视作“内”的,就如同自古至今所有的楹联是贴在门外一样。假设当年竹山县(或楚)修城门,是用来防御白河县(或秦)一方的,是断不致如此处置的。
艾文仲说,实地勘察时,他还发现,整个陕鄂边墙,在白河县一侧可拾级或攀登而上,然而在竹山县一侧则壁立陡峭,不能登临。并且,凡有城门处,虽门扇不存,而闩城门的抵门杠孔洞和开门后门扇所占位置空间,也俱在白河县一侧。
艾文仲先生认为:这些实地考察和已知的官方和民间史料,足以彻底排除这些遗迹是春秋战国楚长城的可能性,并非什么“楚长城”。
他对记者说,现在可以十分肯定地说陕鄂边界古长城是在18世纪末期白莲教起义和清廷血腥镇压过程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就是清代军事防御工程遗存,督筑者乃是当时的陕西省军政官员,主要的目的是堵御当时湖北省境的白莲教起义军攻入陕西省界,保境安民,维持清廷在陕西的统治秩序。其具体营造时间是清代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距今已有200年之久。
艾文仲说,过去,一般认为清王朝并未修筑长城。但在近些年来,先是在山西省黄河东岸发现了壶口清代长城,如今又发现和探明了陕鄂边界的清代长城。表明清代也是一个修筑长城的朝代,只是其规模不如前朝而已。这,大大丰富了长城史学研究的内容。
据艾文仲先生统计,陕鄂边墙在平利县东界长约80里、旬阳县南界长约100里。白河县南界和东界长约260里,合计长度达450里。若再加上镇坪县东界的山险关隘延亘150里,总计汉水、巴山间清代长城及关隘防线总长度达600里,即折合300余公里。这,还未算入旬阳县东界的百里长城。
一定要尊重历史,一切让事实说话
与艾文仲先生不同,对于“楚长城”,《旬阳县志》的观点比较谨慎:“……据初步分析,旬阳石长城遗迹大致可分三类:与白河县接界地区时代较晚的部分,明显系清嘉庆五年(1800)白河知县严一青为防御白莲教起义军入境而筑的‘界墙’。时代较早的部分,疑为清初李自成余部郝摇旗、李来亨等在郧阳西部山区拥立‘韩王’,坚持抗清时所筑;时代最早的部分,有可能为战国中期以后,楚国为遏止秦国、确保上庸而筑……”
《竹山县志》也持比较审慎的态度,称之为“鄂陕防御工事”,只是说:“专家认为该工事的修筑时间、文物价值有待考证。1984年4月12日,竹山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堰市博物馆副馆长龚德亮先生说,他们2000年冬天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还没有这些边墙就是春秋战国“楚长城”的考古学证据,明代的东西倒是有所发现。也就是说,起码在明代,这些东西就存在过。其他的,在没有新的证据前,还不好说。
事实上,不仅在鄂陕边界,类似的神秘古石墙在十堰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归途中,记者在郧县鲍峡镇云盖寺绿松石矿旁,就看到很长一段类似的石墙。云盖寺遗址周围环绕着一两公里长的石头墙,有些段落还有长城般的垛口。直观看来,年代明显要比竹溪关垭、竹山双台的要晚很多。当地有人说,这是解放前的绿松石矿经营者赵斌所修;也有人说是更早的明清时代所筑;还有人说是春秋战国楚长城的一段……不过,从石墙的风化程度看,解放前鲍峡人赵斌建造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张湾区在文物普查时发现,柏林镇白马山顶的有金鞍寨遗址,寨墙依据山势用石头砌筑而成,墙体高2-4米不等,厚1.5米左右,全长1000米。当地文物部门标志其年代为宋代。区文博馆提供的资料说:据考证,山寨是由汉江、堵河水运商人及当地富绅共同出资于宋朝时期在山上建造。供人在太平时期游览,战乱时期躲乱之用。明朝在山的鞍部修一金鞍(垒石造鞍。可容万人)。清朝咸丰四年(公元1845年),又重修。
另外,还有消息称在房县的秦皇寨山脊上,也有两公里多长的石砌古城,还发现有青铜戟矛等兵器……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王一军教授对本地史料深有研究,前不久出版的其主编的《明清郧阳历史文献笺注稿》达144万字。他说:“站在关垭长城高处,竹溪朋友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关垭动人而又悠久的历史,我为这位朋友的豪爽和多才以及炽热的家乡情怀所感动。这之后,我和竹溪朋友多次交流有关关垭的史料。我们谈到了明清之际川、陕、楚边界特别是竹房一带四次军事斗争的情况,谈到了明末卢象升引用河北大名地区经验在此地建寨立堡以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事情,也谈到了清代多位军政大臣向皇帝建议在竹房等得并村立寨、坚壁清野以对付反清势力并得到皇上允可得情况。关垭是由陕西入湖广的咽喉之地,当年曾是总兵驻守的地方,其营房的规模以及城防工事的宏大,是可想而知的。”
王一军教授认为:我们的意见是,不要排斥关垭修筑于明清之际的可能性,要允许各方意见充分发表。关垭是华中地区巨大的文物建筑,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其历史价值,以及作为旅游文化资源方面的价值是肯定的,不会因为它诞生的年代是早已点或是晚一点而改变。春秋战国是古代,明清两朝同样是古代。
王教授说:“一位朋友说的好:秦始皇当年东巡返回咸阳,《史记》记载是从武关走的,可万历《郧阳府志》的作者却说是从郧关(郧阳)返回的。这说法不仅没有被后人承认,反而给后人留下了笑柄。我们应该吸取这个教训,一定要尊重历史,一切让事实说话。”
(待续)
图片说明:
3-1站在一段“楚长城”上,只见一轮圆月升起高悬远方天际,脚下是一片白花花的云海。
3-2湖北竹山县双台乡茅塔张家湾与陕西白河县卡子镇东坝之间的一处边墙城门遗迹。
3-3 竹山县境内已作古边墙城门上的楹联:“天开北阙人皆仰,马放南山鹤不惊”。
3-4“楚长城”遗迹在云雾中更显得神秘。
“楚长城”之谜·(4):原本还有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在十堰?
历史给汉水之滨、堵河两岸的鄂西北,留下了太多的谜团。
本次有关“楚长城”的调查,对于记者本人而言,也没有往日其他题材那样调查越深入真相就越清晰地感觉,而是越来越迷惑。然而,这也许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相信随着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总会有走出迷雾的一天。
“楚长城”和神秘消失的古方国有关吗?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如果这些边墙真的正是“楚长城”,湖北境内这些古长城的所在地,长期以来却是庸国、麇国的地盘。庸亡国也不过是公元前611年的事情,那么,这些现在被称作“楚长城”的连绵大土堆和石墙,有没有可能是庸国修建的庸长城?或者是古麇国的长城呢?或者中间还参杂有巴的长城,或者其他尚不知情的古方国的长城?
据已故著名学者童恩正先生考证:公元前611年,楚遭到饥荒,庸国乘机率领江汉间的麋、濮等少数民族起来反抗楚国,连续击败楚军,最后由于秦、巴都出兵助楚,才转败为胜,灭掉了庸国,瓜分了庸的土地,事见《左传·文公十六年》。庸的土地,在当时包括了湖北西部竹山、房县及四川东部巫山、奉节等地。秦、楚、巴三国灭庸后,巴分到了川东的土地,楚分到了湖北西部的上庸之地,秦则得到了庸的北境。
有人认为竹山今存的一组地名,就是当年这些战事的佐证:由南而北,护驾(内有佑城关,楚王亲征地)——擂鼓(进攻地)——秦古(秦军固守地)——得胜。
庸亡国的年代应该没有问题,其他方面,基本还都是一团迷雾。比如庸的国都在何方?历代国王死后,又葬身何处?皆为悬案。有人认为庸国的都城在竹山县东四十里的方城山,即现今文峰皇城村一带。十堰大学王一军教授实地考察后认为,不可能。理由多多,最起码,该地水源就成问题,王城居民的生活用水都解决不了。王教授更倾向于堵河岸边的田家坝,但,这在目前都还只能是猜测。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教授更倾向于就在现在的竹山县城一带。
十堰地区在先秦时代,长期为秦楚拉锯战的前沿,多属于楚。楚曾是春秋第一大国,一般认为初都丹阳(陕西商州),后又迁于另一个丹阳(河南西南部丹、淅而水汇合处),再迁于郢(湖北江陵)、复迁于(若耳)(湖北宜城),号为鄢郢。顾颉刚先生曾考证说,被楚国灭掉的小方国有五十六个之多,不妨看看这个名单:权、聃、羑、谷、鄢、罗、卢、(若耳)、郧、贰、轸、绞、州、蓼、息、邓、申、吕、弦、黄、夔、江、六、麇、宗、巢、庸、道、柏、房、沈、蒋、舒蓼、舒庸、舒鸠、赖、康、顿、胡、应、(成耳)、唐、微、卢、濮、厉、畴、许、杞、随、挚、褒、英氏、东不羹、西不羹、陈、蔡……那么,这里面的哪些被历史湮没的古方国,是确实在鄂西北存在过的?直观看,今天的鄂西北居民中,很多人的姓氏正是这里的很多古方国名,这是不是只是一种巧合?
不管怎样,在春秋战国时代,鄂西北存在过很多古方国是不争的事实。到底有几个?目前尚不能肯定(反正不少)。问题是不管有几个,却是至今都没有一个能够确认王都所在地。那么,王都(或者说城池、聚居点)、王族、百姓墓地都哪里去了?真的全让历史烟云荡涤殆尽不留一丝痕迹?这从逻辑上不通。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建的南水北调、十漫高速路、潘口电站等大型工程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没准会有一些新发现,一些东西会随之浮出水面。不亚于曾侯乙编钟的那样的大发现,也不是没有可能。
罗哲文:我非常希望能够把楚长城认定下来
“楚长城”究竟是怎么回事?说来说去,目前还只是个谜,但,正如罗哲文先生所说的那样:“不管怎么说,客观的东西存在这个地方,我个人认为应该再做进一步研究,把它肯定下来。”
罗先生说:学术问题不能随便说。……要有科学的态度进一步把它弄清楚,我想应该从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就是长城它是一条线,从河南、湖北两省的地方看,因为当时防御的功能主要是齐国,春秋五霸,齐国最强大,而且想统一,想把楚国灭掉,其它几国不在话下,没想到秦穆公的后代起来了,秦始皇统一了,所以,针对防御要把整个一条线联起来,才能把有些问题解决。
第二个要找一些科学的根据,在长城上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比如陶器、铜器等,发现东西就铁证如山了。
第三个,我们还要分析一下别人提出来的疑问,比如说后代人是不是进行过防御工事的改造,把它做为一个称霸的根据地,这个是有可能的,因为既然现存的东西当然是要利用,但是不防碍这是楚长城。
罗先生说:山东齐长城也是这样,他们有几个寨子跟这儿的完全一样,而且还有很多藏兵的洞,据说是太平天国打仗时利用过,是不是捻军还不清楚,但是比较整齐。前年,考古界在那里开了一次长城学术研讨会,重新加固,重新修了,也不影响它是长城。我们要做比较深入的研究,一定要认认真真的搞调查,这不是几个月的事,要做它个二、三年,一步一步的走,一米一米搞测量。齐长城就是这样搞起来的,几个离退休老同志发挥余热走了两年的时间,用皮尺、钢丝绳测量着走,有一位老同志中途去世了。……真正把事情定下来,就了不起,要轰动世界,中国最早的长城嘛 !中国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不能没有这里……另外,我想建议关于保护问题,我们现在虽然还没有把它科学的确定下来,但是我们应该认为,纵然不是楚长城,这也是个了不起的奇迹,首先应该保护好,我是相信有楚长城的,要把这个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文化资源、风景资源……我们要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环境价值三个方面把它保护好……我非常希望能够把楚长城认定下来。
原本还有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在十堰?
关于这神秘的“楚长城”,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一种匪夷所思的有趣说法,不妨也记录如下:
长城是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中文名称:长城。英文名称::The Great Wall 。编号: 200-001 。
在权威的国家文物局的网站上,关于《长城》,当时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如下(http://www.sach.gov.cn/PublishCenter/wenbo/dtbf/zhuanti/shjych/yichml/2101.htm):“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 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 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 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 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 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 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 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 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婉蜒一万余里”,从 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 城。计有汉、晋、北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 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 千米或10000千米。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朝康熙时期,虽然 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请特别注意其中的这样的段落:“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那么,一个问题产生了,这些“先秦长城”,究竟算不算“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长城”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文化遗产”所指的“长城”,究竟是仅仅指在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和其基础上延续的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的长城,还是包括“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的所有长城?
仅从字面看,似乎真有疑点,并不十分明晰。如果都包括的话,那么,可不可以说,不管是“楚长城”还是“明清长城”,我们鄂西北的这些石墙遗迹,早在1987年,就应该已经是属于“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一部分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除了武当山古建筑群,十堰岂不是又从天上掉下来一份“世界文化遗产”?
如果不算,这些“楚长城”和秦始皇的北方长城,功能类别类似,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这个匪夷所思的说法,似乎也有其道理,但事情究竟如何,远非如此简单,也远非记者采访能力所能及。
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长城真的太长了,现在除了京城附近的几段和一些交通要道,很多都淹没在荒山野岭和历史尘烟中,面向北方的长城,现在很多实实在在的城砖,还在不断被拆下来成为农家的建材,和丽江那样“世界文化遗产”,命运截然不同,这,也许是一个宿命。
在我们十堰,对于境内的这些老古董,搞清楚其现状和并以图片影视等方式很好的全方位记录,并在搞清家底的基础上,给予妥善的保护,是一件紧迫且功德无量的事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楚长城”之谜(1):中国最早长城“楚长城”在十堰境内现存超过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