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打造城市能级“新引擎” 全力提升城市“新颜值”

城市的持久繁荣,在于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我市按照“建设生产生活生态共生共融的创新型宜居智能典范城市”的工作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少拆多改,持续优化城市形态、生态、业态、文态、活态,以新空间新产业打造城市有机更新“新引擎”。
从“绿树成荫”到“花团锦簇”,公园休闲功能更加完善;从“蓬头垢面”到“美丽蜕变”,越来越多老旧小区重焕生机;从“断头路”到“路路通”,城市血脉运行更加畅通……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无不发出由衷的感叹:“城市建设‘日日新’,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公园城市”更新
尽享城市绿色生态
公园城中建,人在画中游。春天的射洪,不论是清风习习的早晨,还是华灯初上的傍晚,城市公园里都是游人如织。
五一期间,记者在射洪市未来广场看到,新修的健身器材区域是广场人气最旺的区域。
“改造后的广场更方便了,不仅增加了座椅,还新建了厕所。”正在锻炼身体的任玉清高兴地说。
2021年,射洪市全面启动城市更新样板区建设,以“六街两广场”改造提升工程为“先手棋”,在绿化提档、亮化增效、基础配套设施升级改造上下足功夫,打响城市更新“发令枪”。
图片
“改造提升不是搞‘大拆大建’,而是落脚在打造城市‘小场景’,把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摆在第一位,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射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敬兴才介绍,射洪还将在街道节点上打造绿地广场,形成“一街一景”“一步一景”的城市面貌,射洪的“城市范”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过去的补短板,满足城市基本功能“有”,到完善城市功能,向舒适美观“好”的转变,“公园城市”改造提升体现了城市能级提升的新变化。
健全基础设施网络
让城市更具“免疫力”
城市发展,交通为先。纵横交错的道路和街巷,是城市肌体的重要框架,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方便百姓生活最直观的体现。
近日,记者在市城区圣平岛大桥(小河洲渡改桥)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所有机器开足马力,施工人员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实施钢筋安装作业、东引桥水中支架搭设等,各条生产线高速运转,现场忙碌而有序。
“目前,桥梁桩基、承台、墩柱下部构造已全部完成,主桥悬臂浇筑正有序实施,预计8月实现主跨合龙,年底具备交验条件。”船山区交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将打通“孤岛”,彻底改善圣平岛交通条件,加快圣平岛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
除了圣平岛大桥,凤台高架桥、小河洲渡改桥、涪江四桥、凯旋路、川渝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等重大项目正有序推进;成达万高铁力争6月底全线开工建设,遂德高速公路、遂潼快捷通道遂宁至老池段加快推进,力争年内通车。
“今年,我市将推动交通能级提升、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7大工作任务,重点实施63个公路水路项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勇介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编制了《遂宁市主城区2022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聚焦打通道路瓶颈,推动老城区交通优化项目实施。即将启动遂州路与公园路交叉口人行天桥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新开3条(含社区巴士、微循环)、优化调整8条公交线路,确保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优化公共服务配套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近日,记者在位于市河东新区科教园区的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四川乡村振兴学院)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17台塔吊同时作业。
“项目自2021年10月18日动工以来,整个工程按时序推进,在确保建设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抢抓进度。”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四川乡村振兴学院)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陈力杨说,项目已完成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的主体施工,正在进行砌体结构施工,预计7月达到交付条件、9月正式对外招生。
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四川乡村振兴学院)启动建设,是我市全面提升城市公共配套,积极拓展优质公共资源,实现区域价值新跨越的缩影。
图片
近年来,随着市中心医院健康服务产业基地、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四川能源职业学院等一批重大医疗教育项目加快建设,遂宁的城市硬件配套焕然一新,“借力造城、借城聚人”“城产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愿景渐成现实。
为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今年,我市还将强化市政、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完成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7.1公里、城市雨污水管网81.9公里,推进市河东新区二期生活污水处理厂、射洪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环境设施项目建成投运。
“今年还将建成4个城乡生活垃圾项目、26个污水(管网)项目、1个污泥处置厂。”邓勇告诉记者,城市公共配套升级带来城市品质的提升,让区域价值不断凸显。
(全媒体记者 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