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滑雪场 乡村新气象

2月18日,在位于柏杨河哈萨克民族乡的别有洞天滑雪场,游客坐着雪圈从山坡上滑下来。

2月18日,在别有洞天滑雪场,游客正在体验冰雪运动乐趣。 (记者宋建华摄)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宋建华)春节过后,冰雪未消。每逢周末,米东区柏杨河哈萨克民族乡阿合阿尔德村——这座靠近山区的小山村,都会因为一批批奔着“玩雪赏雪”而来的游客,变得热闹非凡。

操着不同的口音,踩上雪板、坐上雪圈,从山坡上飞驰而下,欢笑声和叫喊声响彻山谷,身着各色滑雪服的冰雪爱好者们将村子旁边的山谷装点成一道五彩斑斓的风景线。

偏远牧业村里开起滑雪场

阿合阿尔德村是米东区一个牧业村,受益于国家定居兴牧政策,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定居后的牧民们放下牧鞭做起旅游,开起了40余家牧家乐。

以往,每逢冬天,冰天雪地的状态要持续四五个月,交通不便、天气寒冷,让村民们“愁雪怕雪”,“滑雪”对于当地人们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字眼。

“大伙儿对冰雪运动的认知还停留在坐雪圈滑野雪。”土生土长的村民金伟说,让“冰雪”走出荧幕、来到百姓身边的契机,出现在2020年。

金伟说:“村上冰雪资源丰富,我们合计着在村上搞一个滑雪场,在米东区委和区人民政府支持下,邀请冰雪方面的专家来考察论证,认为这里具备建滑雪场的条件。”

设想得到验证,也激发了村民们对冰雪运动更大的热情,金伟和几个合伙人出资,开始在村上的山谷建滑雪场。

依托本地冰雪资源,再加上人工造雪技术,金伟在政府支持下,建起了占地500多亩的米东区别有洞天滑雪场,成为米东区首个滑雪场。

这片白色的天地让不少米东区及周边市民有了和冰雪亲密接触的机会。

“春节期间,山东、广东、河南等地的游客来了不少,大家玩得很开心。”金伟说。

滑雪场变身“圆梦”平台

家门口的滑雪场,实现了百姓对冰雪的渴望,也激励着生长在这里的孩子们爱上冰雪运动。

别有洞天滑雪场与米东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合作,为孩子们提供集训服务。

作为冰雪特色学校,市第107中学一直注重滑雪队伍的建设和冰雪运动的普及。起初,简易的滑雪装备和体育老师们在网上下载的滑雪教程,就是学校滑雪队全部家当。

别有洞天滑雪场的建成,让一直在操场上训练的孩子们有了就近上雪场的机会。滑雪队老师黄腾说,整个寒假,不少孩子都坚持在雪场训练。

实打实的雪上训练,让同学们的技术突飞猛进。虽然摔了很多次,但学生张佳欣却很开心:“在专业的雪场上摔一次就进步一次,距我当滑雪运动员的梦想更近一步。”

冰雪不仅带着孩子走出去,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到山村就业。35岁的赵芳如今是滑雪场前厅经理。她说,自己之前从事过冰雪娱乐场所管理工作,滑雪场建成,让自己在这里找到“踏实感”和“幸福感”。

冰雪资源带火村里经济

滑雪,彻底改变了村里的精气神儿。如今,从每年10月底到次年3月初,在这个热情好客的山村,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驰骋雪场、拍照打卡、分享攻略,昔日电视里雪场上的风驰电掣,已成为这里的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快乐。

柏杨河哈萨克民族乡党委委员李波说,他们用好冰雪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民宿等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米东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米东区柏杨河乡阿合阿德尔村工作队,发挥单位优势,让冰雪冷资源助力村上发展。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魏征说,在工作队和村“两委”协调下,先后有40余位村民在滑雪场务工。

滑雪季开始,开牧家乐的村民发现,游客比往年多了。村里最早建起的马和苏提牧家乐每逢节假日就能接待二十多桌客人,比以前多出一倍。为此,牧家乐还开发出牧家美食全桌宴套餐。

临近滑雪场的别有洞天度假山庄农家乐负责人钟家振说:“滑雪场开到家门口,最沾光的还是咱村里人。”

今年,销售特色农副产品的村民也多了起来。村民胡热西别克·胡沙音高兴地说:“我卖奶疙瘩、酸奶子、骆驼奶和熏马肉、熏马肠,以前每天最多时也只有几百元的收入,滑雪场开起来后,最多时一天卖到了2000多元。”

冰雪运动还带动临近柏杨河村的“南果北种”基地及采摘基地的发展。“南果北种”基地负责人张运华说,这两天,基地人参果开始成熟,前来采摘的游客比往年多了一倍,一多半都是来滑雪的。

“我们将继续用好冰雪资源,实现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综合效益,通过发展冰雪旅游产业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助力乡村振兴。”李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