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巴中打造成巴文化中心

封面新闻记者 谢颖

巴人巴风,相约巴中。作为巴文化中心区域的四川巴中市,已连续举办九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古老而神秘的巴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进,今天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彩。

巴文化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巴中现存哪些资源?在保护与传承的同时,如何助推巴中经济社会发展?在弘扬巴文化助推大发展方面,巴中将有哪些举措?2月17日晚,巴中市人民政府市长高鹏凌作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节目,围绕“弘扬巴文化 助推大发展”这一主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从左二至右分别为巴中市人民政府市长高鹏凌、四川大学教授彭邦本、巴中市政协副主席秦渊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节目还特别邀请了一位重量级嘉宾——知名学者、四川大学彭邦本教授。作为巴文化研究的权威专家,彭邦本看来,巴人精神总结起来就是“忠勇信义、豪放包容”。他个人很喜欢这一精神,并认为巴中人朴实坚毅、勤劳智慧的性格,就是巴人精神的传承。

专家观点:

自古以来 巴中一直处于巴文化中心区

什么是巴文化?“巴文化就是巴地自古发生发展延续至今的文化。”彭邦本教授一句话回概括其简明内涵。至于其外延,至少可以分为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精神哲理三个层面,可谓丰富多样。从幅员和地域看,巴文化的主要范围,至少其核心区域,就是四川盆地的东部,包括重庆。但从历史上看,还应该包括整个泛巴地区。“我们所说的巴文化,应该是指广义的巴文化,就是从古到今巴地或者泛巴之地的地域文化。”

湖北有巴东、重庆有巴南、南充阆中是巴西,有网友问:巴中就是巴文化的中心呢?

彭邦本认为,从巴文化地域的角度讲,巴地东西南北扩展到了多个省市,在这片辽阔地域内,巴中所在的嘉陵江、渠江流域恰好处于腹心地带、中心地带,即巴中实际上是属于巴地和巴文化的中心地带。其次,巴国和巴地的地域在历史上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尽管如此,巴中仍然在巴文化的腹心地区、巴文化的中心区域。

不断演进

焕发出崭新时代光彩

在历史长河里,巴文化一路演进,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特质,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高鹏凌介绍,巴文化的传承演变,可大致分为六个时期。第一阶段是古巴人时期。巴人随周武王讨伐殷商,以“忠勇信义、豪放包容”的精神特质名留青史;第二个阶段是封建时期,泛巴区域文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些历史故事和巴中境内重要遗存,集中体现了巴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三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起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诞生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巴文化也在与红军文化的交融中得到升华;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巴中人民“宁愿苦干 不愿苦熬”,创造了各种奇迹;第五个阶段是“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也是巴中大发展的时期,49.9万人消除绝对贫困,集中体现为“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时代精神。

进入新时代,巴文化成为巴中实现后发赶超的力量源泉,巴中市明确了“三市两地一枢纽”的发展定位和“两主三基,四向发力”的总体思路,并将十六字红军训词“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确定为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成为新时代巴文化的鲜明特征。

保护传承

擦亮巴文化名片

谈及巴文化资源,巴中本土知名专家、巴中市政协副主席秦渊如数家珍。“在巴中,身边许多事物都跟‘巴’有关。巴河、巴江、巴水河,巴山、巴渠;历史上对巴山、巴地的人叫巴人,把巴人中的女人叫巴女,办事认真叫巴心巴肠,安逸舒服叫巴适。”

秦渊介绍,巴中境内巴文化遗址遗存丰富,有擂鼓寨、月亮岩、阳八台等古遗址172处,石窟寺及石刻344处,米仓古道、荔枝古道等贯穿巴中全境。在活态传承方面,巴人生活印记主要体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资源共有16个大类169个子项,国家级非遗《巴山背二歌》《翻山铰子》,闻名全国。

这些记载着历史、镌刻着记忆的文物资源,无疑是探寻巴文化最宝贵的“活化石”。巴中市在作好制度设计的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0亿余元,实施保护利用项目40余个,2019年又出台全省首部石窟保护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巴中市石窟保护条例》,确保珍贵的文物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巴中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抓好“一节两会”。“一节”就是巴人文化艺术节,巴中市已举办九届,从巴中一地的文化“节日”成长为泛巴区域的文化“品牌”,“两会”即文旅康养产业投资推介会和巴商发展大会,通过艺术节这一平台,展示巴中文旅康养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真正把有投资意愿的优质企业吸引来、留下来,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巴商发展大会,为10万在外巴商搭建联络沟通的平台。

近年来,巴中持续擦亮“巴文化中心”这张文化名片。推出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巴文化Logo,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民间民俗文化;为景区全面植入文化元素,光雾山国家5A级景区打造的全国首部大型行浸式山水夜游项目《梦境·光雾山》,实现了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在城镇和民俗中厚植文化底蕴,一砖一瓦、一墙一景中,都能领略巴文化风韵;为系列“巴中产”“巴中造”打上鲜明的文化烙印;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四川清音《竹颂》、四川扬琴《雪梅雪梅》等,让群众感受到了巴文化的深厚魅力

弘扬巴文化

助力大发展

2021年,巴中市委市委确定了“以文兴城、以游兴城”的发展思路。下一步巴中在弘扬巴文化、助推巴中大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要以文化为针,穿起旅游的线,最终实现文旅产业乃至整个巴中的高质量发展。”高鹏凌在回答网民关切时介绍,将从三个方向努力。一是进一步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确定巴中为全国12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明确提出将巴中建成成渝地区北向重要交通枢纽。巴中将深入实施巴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和区域文化旅游联盟格局,借助区域文化旅游联盟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联动优势,推动巴中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突破发展。第二是抓实几件标志性大事。加快编制《巴中市十四五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今年上半年将出台;为文旅新区全面植入巴文化元素,将其打造成全市文旅经济和绿色新兴增长极;进一步擦亮“巴文化中心”名片,打造展示巴文化元素的地标,再现“清江一曲抱村流”的美好图景;通过以文促旅、文旅融合,力争未来2年创成川陕苏区王坪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年新增3个天府旅游名县,8年建成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第三是吸纳汇聚优秀专业人才,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推动巴文化研究、阐释、弘扬等工作迈上新台阶,将巴中这片巴文化高原打造成巴文化高峰,推动巴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