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高铁提前打通幸福路——贵南高铁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见闻

修建一条铁路,造福一方百姓。
自2017年12月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以来,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优先聘用沿线老百姓参与建设,采购当地物资,并通过修建施工道路打通连接乡村的“毛细血管”,解决山区百姓就业与出行难题,助力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来到广西环江、都安、武鸣,深入贵南高铁建设一线,探访铁路建设对沿线老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图片
为修24.4公里高铁,改扩建80多公里施工便道
12月16日中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被大石山团团围住的东山村扶贫产业园内,几个村民正在采挖可以用来酿酒、做洋芋粉的旱藕,套种的麻竹已经有近两层楼高了。产业园上方,就是贵南高铁九万大山二号隧道。
图片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地,因为没有路进出,就算种了东西也没办法运输出去,一直抛荒。”东山村高洞屯41岁的村民韦贵福说。贵南高铁开工建设后,施工便道修到这里,汽车能开到地头,村民们在这120亩的荒地上种上经济作物。如果不是疫情影响,年产值有望达30万元。
九万大山,地如其名。这里是严重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层层叠叠的大石山将乡屯村落分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交通设施比较落后,环江也曾被评为国定贫困县和广西深度贫困县。
“我们在修建运送建设材料的施工便道时,结合周边村庄现有道路,开展拓宽、硬化、联通等必要的改造工作,接通、盘活现有乡村道路,打通当地交通瓶颈。”云桂铁路广西公司贵南高铁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周军伟说。
负责该段线路建设的是中铁十八局,该局征拆环保部部长郑法柱告诉记者,2017年底他刚到这里时,除了个别村屯能通行摩托车,很多地方是仅容步行的山路。施工人员肩挑背扛炸药、钢钎,爬上陡峭的大山,一步一个脚印炸出一条条便道。历时近10个月、花费5000多万元,他们改扩建了80.5公里施工便道,而该局承建的贵南高铁二标仅有24.4公里。
路通,财路通。韦贵福说,以前买盐、酱油等生活用品,要翻山越岭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到木论镇上购买;猪羊养大宰杀后,也是挑镇上卖,来回要一天,遇到刮风下雨避无可避。“那时路不好走,屠户上门收购一斤猪肉才3块钱,挑到镇上可以卖8块钱。现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生猪价格跟外面市场一样。”韦贵福说。
“4年前,这里老百姓住的都是破旧的木板房,下面养猪养羊,中间住人,顶楼存放粮食。”郑法柱回忆,如今施工便道连通20余个村屯,方便1200户约5500人出行,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基本都住上水泥房。
告别东山村扶贫产业园,沿着宽敞的水泥路,记者来到顶吉村洞顶屯莫海东家里。这是一栋两层的红砖楼,门前停着一辆车轮还绑着红绸带的小轿车。2019年初,在外面有一天没一天打零工的莫海东遇到贵南高铁施工队包工头进村招人,他报了名,经过培训后成为一名隧道喷锚工,每月收入6000余元。
后来,莫海东叫远在广东打工的儿子一起到高铁建设工地干活,一家每月收入1万多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去年,莫海东将开了18年的摩托车换成三轮车,今年7月底购买了一辆8.5万元的小轿车,成为村里首个买汽车的人。
从两轮到三轮再到四轮,短短三年,莫海东的“座驾”一年上一个台阶。这也是当地村民在贵南高铁建设工地打工的缩影。自项目开通以来,铁路建设单位累计为环江县培训使用劳动力2300余人次、支付工资1000余万元。
“我们对招募的农民工和贫困户免费提供机械操作手、混凝土工、电焊工、木瓦电工等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技能培训,将来贵南高铁竣工后,他们也能凭手艺在社会上找一份工作,过好日子不成问题。”周军伟说。
高铁征拆,民房校舍借机“重生”
12月17日,冷空气抵达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气温比前些日子低一些,永安镇安化村北井高铁新村装修施工如火如荼。新村共有22栋34户,从外观看,与城市联排别墅一样。村后,是原来村庄,再往后,是贵南高铁永安三号隧道出口。
“已经贴完瓷砖、刷完墙漆了,现在正加快进度收尾,争取年前入住。”安化村52岁的村民卢宝贯说。他家原在隧道旁边,因为施工需要,被列为征拆对象。原占地150多平方米的房子,分到两套各占地96平方米的三层洋楼。
“地基是铁路帮做的,用料足,整个房子都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比以前自己建的质量好多了,这种房子住得放心。”卢宝贯感叹道,说着指向以前住的老房子,“那里现在已经开裂了。”
都安县贵南高铁都安段征地拆迁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黄洪告诉记者,该村是贵南高铁都安段拆迁回建9个集中安置点之一,房屋主体统一建设,中铁十一局贵南高铁6标无偿提供砂石料。目前,有29户已经建房,其中已封顶25户,正在抓紧室内装修15户,已搬迁入住1户,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周军伟介绍,自贵南高铁开工以来,他们严格执行地方政府确定的征地拆迁政策,按时拨付征地拆迁资金、工程建设资金,从源头上保证帮扶正常推进,配合地方政府在全线设置29个安置点,安置拆迁户1700多户,满足了全线拆迁安置工作。
图片
距离北井高铁新村一个多小时的红水河河畔,矗立着一所崭新的学校——澄江镇红渡小学,教室能满足信息化教学,食堂宽敞,宿舍可容纳500多人,还有绿茵操场和篮球、足球运动场。
图片
红渡小学校长黄炳秀介绍,学校创办于1923年,是一所半寄宿制农村完全小学,旧址因贵南高铁建设需要拆迁。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铁路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迁建圆满完成。去年9月,全体师生迁到目前的新校区上课。
“老校区有些宿舍已经是危房,运动场地不大,没有饭堂,因为场地和教学条件等限制,音乐、体育课和其他兴趣班都没有。”黄炳秀说,以贵南高铁建设拆迁为契机,这所近百年的老校脱胎“重生”,“现在新校区是都安县面积最大、环境最美、设备设施最好的学校,教学条件大大改善,师生们都叫好!”
“造血式”帮扶,低洼荒地变致富沃土
12月17日下午,记者一路坐车向南,最后穿过一大片被果实压弯枝头的沃柑地,来到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东王村的一面坡地。相比四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沃柑树,这里的果树矮小一些,不过一些树已挂上金灿灿的沃柑了。
图片
“这面坡地共71亩,以前是一片洼地,地表岩石裸露,下雨就积水,杂草丛生。”中铁上海工程局贵南高铁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李斌说,因为排水不好,只能种一些玉米,收成也不好,收益更是比种沃柑少太多。
南宁武鸣区是广西沃柑的核心产区,沃柑种植是当地扶贫支柱产业,不少村民是通过种植沃柑陆续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然而,在东王村低洼地上种植的农户却未能尝到这份甜头。直到贵南高铁开工建设,他们才看到希望。
“我们往弃土场运工程弃土时,东王村村委、村民找到我们,希望把弃土运到这片洼地填埋,把地势抬高,方便种植沃柑。”李斌告诉记者,当时跟村民“抢”弃土的还有当地的工厂,因为土壤含铁量高,他们想用来炼铁,而这些土对种植沃柑也非常有益。
铁路建设部门了解村民需求后,重新考虑弃土处置。贵南高铁建设项目进驻武鸣时,原计划弃土场选址在一个山坳里,然而山坳中却种着82亩沃柑,建弃土场就需要铲掉沃柑。经初步测算,算上青苗赔偿、高铁开通后的土地复垦复耕费用,修建弃土场预计得花费600余万元。
“工程弃土大多是高铁线路选址上的表土,基本是宜耕宜种的熟土,弃土回填洼地,可以让村民原本贫瘠的荒地短时间内变得肥沃。”周军伟找到两全其美的弃土处置“良方”。于是,他们将26万立方优质土块填埋到这一块洼地,并用机械对填铺的土地进行坡度调整,花费仅60多万元。
去年初,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种上沃柑,预计2023年就能丰收,届时能带来超过200万元的收益。目前,铁路建设部门已将“以外弃土方改良荒地”的模式推广至贵南高铁全线,累计改良土地200多亩,有效带动沿线地方发展。
贵南高铁穿越毛南族、瑶族、布依族、水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十三五”交通扶贫16个重点铁路项目之一,也是国铁集团铁路建设扶贫滇桂黔石漠化区精准扶贫项目。
“贵南高铁全线预计2023年底开通运营,届时沿线的环江、金城江、都安、马山、武鸣等革命老区,还有少数民族聚集区将步入高铁时代。这将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和沿线的城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新动能。”周军伟充满期待。
记者:文昌
通讯员:莫育杰 莫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