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悼念一头猪?

人的精神是需要寄托的。
大地震后,这份寄托或许是一个被摩挲千遍的文具盒,是残垣断壁废墟上的纪念碑,或者是隐没在油菜花田里的墓志铭……
不一样的是,悲苦的震后岁月,活着的猪坚强代表着几分希望。
图片
然而,既有重生之日,也有告别之时。
2021年6月16日晚上10点50分,猪坚强因年老衰竭去世。
图片
哥惊叹于造化巧合。
因为这与它震后被发现的日子,2008年6月17日,几乎重合。
图片
(图via红星新闻)
猪坚强14年的寿命,相当于人类百岁高龄。
它被建川博物馆收养的余生岁月里,很多游客会跟外出遛弯的大猪合影。
孩子们会嬉笑于好大一头猪,疑问于为什么要跟它拍照。
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或者劫后余生的亲历者,摸着猪坚强的鬃毛,笑着笑着会眼角湿润,安慰自己也安慰它:“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图片
(图via红星新闻)
如果不是那场地震,猪坚强只是一头猪。
2007年它在四川彭州龙门山镇的猪市上被人售卖。
健壮的样子被万兴明、刘大会夫妻看中,把它带回了团山村。
谁也不会想到,此后的十几年,老两口只能异地看望猪崽子。
他们碎碎念着好好吃饭。
猪坚强哼哼唧唧。
图片
猪本来的命运,会被吃。
猪坚强会在体重达到300斤的时候,成为腊肉给家里孩子解馋,或者成为农家乐里的土猪头牌菜,招待追逐油菜花而来的游客。
一场悲剧改变了这一切。
8级地震,万兴明家的房子坍塌一半,猪圈成为废墟。
看着坍塌的一切,万兴明心想猪是活不成了。
震后食物变得重要,猪刚死,还能吃。
可他们发现根本搬不动梁柱水泥板,此刻又收到紧急通知往山下转移,大家只好作罢。
这一走就是36天。
一个多月后,村民和战士们一起回来清理废墟。
还是那片猪圈,大家掀开一块水泥板,传来虚弱的吭哧声。
人们在猪粪便中发现了木炭,原来它靠啃木炭喝雨水活了下来。
图片
从300斤瘦到100斤还能活下来,“猪坚强”的名字由此而来。
当时有村民建议万兴明杀掉吃肉,老两口拒绝了,还亲自下面喂它吃了顿好的。
能活下来的都不容易。
就此,它与主人的关系也变了。
猪坚强的遭遇见诸媒体,老两口收到很多信息,很多网友表示愿意出钱,只希望让这头猪活下去。
后来的很多报道中又说,建川博物馆的馆长樊建川用1.3万元将“猪坚强”买了下来,大有老两口坐地起价的意思。实际上买猪花了3008块,樊建川多出了一万帮他们修缮房屋。
图片
馆长曾说,“本意只是不想让它挨刀,但是它一口气活到了今天。”
14年,接近猪生存的极限。万兴明说,它有保姆有保镖,生活比我好。
一头猪活出了奇迹。
猪坚强求生的本能被人们赋予奇迹的成分,抬上神坛。
2008年,网友发起过一场感动中国十大动物,猪坚强排名第一。
图片
那些年,不抛弃不放弃还是网络热词,猪坚强成了最典型的代表,俨然成了一种精神象征,甚至出现了一波“猪坚强热”。
科研机构用它的细胞克隆新“坚强”。
房地产商也用它的故事熬鸡汤。
图片
关于它的故事,逐渐变得喧嚣热闹。
它成了先进典型,而它被抬上神坛的初衷,随着时间拉长而变淡。
今年5月,媒体上传出猪坚强弥留的消息,大家才意识到,没有永恒的奇迹,终有散场的一天。
弥留之际,万兴明、刘大会老两口又去看过它,带着玉米和莴苣。他们知道,一家人与这头猪的缘分,该到头了。
6月16日,猪坚强去世,评论中有人戏谑,肉可以吃吗?要不做成香肠?有人义愤填膺,为什么关心一头猪,你们这些无病呻吟的白左。当然,更多人送上哀悼祝福。
看到过一则评论,来自在猪坚强身上寄托过哀思的网友。
图片
还是那句话,只有经历过生死离别的人,寄托在猪坚强身上的情感,才不会被时间冲淡。
它寿终正寝,结局圆满。
对那些哭过的人,这是最大的安慰。
最后,看新闻说,博物馆打算将猪坚强制成标本,大可不必。
新闻来源
《"猪坚强"的自白:做名人难,做名猪也不容易》中新网
《暮年“猪坚强”》新京报
《全国第一个报道“猪坚强”的记者:它从废墟获救后,两眼竟刷刷流泪,“就像人一样”》红星新闻
《猪生不易!猪坚强12岁日渐消瘦 经历汶川地震废墟下被埋36天》大众网
《网友评08感动中国十大动物 “猪坚强”夺冠》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