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传承!青海非遗释放新活力

图片
我省国家级非遗项目达88项
尖扎达顿宴、青海藏族黑牛毛帐篷制作技艺、贵南藏族刺绣、青海“花儿”、河湟剪纸……在青海,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千百年来民间的传承凝聚着一代代青海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日前,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青海15个项目入选;15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三批省级青绣扶贫就业工坊……一个个好消息,展示青海文化软实力。近年来,我省通过采取多种保护方式,以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非遗,使一批非遗项目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我省文化旅游部门将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现代服务业、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挖掘文化内涵,对传统刺绣类项目挖掘整理、提升打造了青绣品牌。通过支持非遗文创产业园区、特色街区、特色小镇建设,保护和利用各地特色非遗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培育一批青海非遗商标、民族文化地理标志、民族文化区域品牌。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356项,其中,国家级88项,省级238项,市州级812项,县区级2218项。我省将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做好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贡献非遗力量。
传统技艺绽放活力
在青海,非遗的创新传承发展让老手艺成为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的新产业,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文化传承更有新意。
巴桑次旦是同仁市年都乎乡传习所的学生。2018年,大学毕业后的她毅然回到家乡,学习石雕技艺。2020年,她的石雕作品首次卖到四川,赚到第一桶金。巴桑次旦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热贡艺术,销售渠道多了,同村很多外出打工的女孩都回乡学起了泥塑、唐卡、石雕等技艺,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收入也增加了。
格仁措来自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沙沟乡德芒村。两年前,她加入海南一家刺绣公司,成为专业的绣娘。以往学习刺绣是为了给衣服上缝制花纹,现在靠着刺绣手艺,格仁措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德芒村的四十多名妇女也纷纷加入到刺绣行业中,公司为当地妇女免费培训刺绣创新和色彩搭配的同时,在省内各大景区设点销售,并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
在海东市、海南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各地文旅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不断扩大刺绣加工销售规模,让刺绣产业逐步成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文旅企业还通过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设立销售点,在网上开设商城等方式,扩大了青绣的市场,让古老技艺在国际视野中大放异彩。
多元融合助力非遗发展
在青海各地,青绣、热贡艺术、藏毯、黑陶、银铜器、和日石刻、木雕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丰富的非遗项目展示青海文化底蕴的同时,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技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近年来,我省出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青海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青海省省级非遗工坊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发展。同时,建立非遗项目四级项目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保护体系,制订传承人培训计划,分批对传承人开展培训,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我省还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多样化保护措施,通过录音、影像等综合性、科技化手段,对一些非遗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全面系统地建档、记录、立体化保存。
记者 吴梦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