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式新冠疫苗临床效果怎么样?一两个月之内可能会有好消息

陈薇院士在论坛现场介绍,相较于注射式新冠疫苗形成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吸入式新冠疫苗还可形成黏膜免疫,这三重免疫是新冠疫苗最理想的状态。其中,粘膜免疫可以实现肺部、鼻甲新冠病毒的完全清除。

(健康时报记者 董颖钰)6月3日,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透露的一则消息振奋人心:她带领团队与康希诺合作研发的吸入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正向国家药监局申请紧急使用授权。

陈薇院士在2021浦江创新论坛上

“现在疫苗都是通过注射,但其实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接种的,比如雾化吸入,我们去年8月份最早发表了非注射疫苗的研究结果。去年9月29日在武汉开展临床实验,是吸的。”陈薇院士在论坛现场介绍,相较于注射式新冠疫苗形成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吸入式新冠疫苗还可形成黏膜免疫,这三重免疫是新冠疫苗最理想的状态。其中,粘膜免疫可以实现肺部、鼻甲新冠病毒的完全清除。

2020年8月《自然·传播》杂志刊登的陈薇院士团队论文

健康时报记者找到了陈薇院士团队2020年8月14日发表在《自然·传播》杂志上的这篇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动物试验发现,单剂量腺病毒载体疫苗对新冠病毒的攻击具有保护作用,并指出黏膜接种该疫苗也可提供理想的保护效果,这种传递方式值得在人体临床试验中进一步研究。

该研究指出,新冠疫苗肌肉注射能引起机体强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促进机体对病毒的快速防御。然而,粘膜接种除了诱导全身免疫外,还可诱导病原体特异性粘膜免疫,可在新冠病毒入侵人体时提供第一道保护,可以防止病毒在上呼吸道复制,阻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所谓黏膜免疫,就是将疫苗通过雾化吸入等方式,使之进入口腔、气管、鼻子而直接作用于粘膜细胞,从而激发粘膜免疫,其产生的主要是IgA抗体或IgE抗体等。”6月5日,主持此项研究的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凤才教授向健康时报记者介绍,不同于肌肉注射式疫苗,其在人体内起作用,吸入式疫苗是在“家门口”就起作用,作为第一道关卡来抗击病毒。

不过,并非所有疫苗都可以产生粘膜免疫。朱凤才教授介绍,目前腺病毒载体、减毒活疫苗是比较合适探索粘膜免疫的,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就不一定合适,这取决于疫苗的不同的作用机理。

从使用剂量来讲,吸入式新冠疫苗采用雾化给药方式,所需剂量仅为注射式腺病毒载体疫苗的1/5,且不用一瓶一瓶装,疫苗瓶子的瓶颈问题也可以解决,或为提高新冠疫苗产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在2021年4月18日至21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宇学峰博士就曾介绍,“未来吸入给药型的疫苗如果顺利投入使用,单剂用量是注射型的不到20%,那5亿剂就相当于25亿剂,如果给全世界将近80亿人接种,差不多两年就能接种完毕。”

此外,吸入式新冠疫苗使用雾化吸入方式免疫是无痛的,给不愿意打针、有需要接种疫苗的人提供更多选择,拥有更高的可及性。

对于这款疫苗何时可以获批紧急使用,朱凤才教授表示:“目前吸入式疫苗在江苏省的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何时获批紧急使用还不好说,不过估计一两个月之内可能会有好消息。”

早在今年3月23日,康希诺生物就曾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吸入型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与康希诺生物此前已经获批附条件上市的疫苗,在毒种、细胞库、原液生产工艺、制剂生产工艺、制剂配方等均相同,在使用时采用雾化吸入免疫专用装置进行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