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什么听你的?”当孩子这样提问时,你的回应很关键!

图片
作者 | 夙叶
“我凭什么听你的?”
儿子眼睛微红,鼓着嘴,仰着头,气哼哼,倔强地看着我。
“凭什么?凭我是你妈。”
我忍无可忍地吼道。
这个场景在你家里发生过么?
看动画片要求关电视的时候、吃零食让收起来的时候、出门前收拾玩具和东西的时候......
原来制定好的规矩变得毫无束缚力,娃总能找到理由不断地表达他的抗议,最后毫不示弱地来一句:
“我凭什么都得听你的!”
这一句拷问,深入老母亲的灵魂,既扎心又无奈,让全中国的妈妈内心充满了委屈。
图片
如果要给孩子对抗妈妈的扎心语句排名,“我凭什么听你的”这句话绝对可以荣登榜首,它能让人憋出内伤。
凭什么:
凭我们满腔热血都为了孩子好吗?
凭我们费劲心思把孩子养大?
凭我们占有父母的身份吗?
冷静下来思考,娃的这句拷问也不无道理,细想老母亲的心里充满了欣喜。
我的儿子长大了,对妈妈的质疑,说明他发现世界有很多的可能。
图片
父母所说的话也不一定是事情的唯一解释,他可以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质疑、反叛是独立的开始,是孩子的突破和成长。
而这时候,父母的回应尤为关键。
图片
打着爱的控制是伤害
面对孩子的反叛,控制欲强的家长会强迫孩子顺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殊不知,打着爱的控制也是一种伤害。
这种爱会谋杀孩子的个性,伤害孩子的幸福感。
最近大火的育儿剧《小舍得》里的田雨岚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超强控制欲的妈妈。
她自认为一切都为了孩子,将孩子的生活控制到以分钟来安排,所有的爱好都围绕学习来进行。
图片
她的任何关于子悠的决定都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受。
在她看来,小孩子懂什么呢。
“只要是对学习,没有帮助的,就都是浪费时间。”
为此,她停了子悠的足球课去学奥数。
子悠和妈妈争辩,已经和队友说好了明天的比赛,田雨岚强硬地回答:
“反正足球就别想了,先把奥数学好。”
图片
妈妈严密的控制,使子悠的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
在电视剧里,他经常低着头,使劲抠自己的手,哪怕他的手已经流血了。
图片
在班级举办家庭课堂“请你夸夸我”中,老师让孩子和家长去讲台上找自己的小纸条。
别的小朋友都和父母一起开心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赞扬。
可是,子悠一个人落寞地坐在凳子上。
而田雨岚看到小纸条上写着子悠养了一只小蜗牛时,当场就变了脸色。
去班级里找到了小蜗牛拿给儿子,并严厉批评孩子,觉得他用乱七八糟的东西,浪费时间。
小蜗牛事件彻底压垮了子悠,他在台上哭着控诉母亲:
“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你每次看到我没有读书写作业,你就难受。”
图片
这样的爱,真的是爱吗?
当然不是的。
这只是依据自己的想法想象出了一个“理想”的孩子,然后根据这个理想去塑造孩子。
图片
自由且放任的养育里
也需要一些规则
在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和控制型父母相反的是放任型父母。
这样的父母对子女的言行不闻不问,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
在自由且放任的养育下长大的孩子,则往往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自由散漫,缺乏团队归属感和规则感。
我的朋友是一名教师,在她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女孩。
个子小小的、短短的头发,平时总是嘻嘻哈哈。
图片
上课的时候经常说一些俏皮话。
例如老师说这次题目有些难,她就会说“不会写就不用写了吧”。
有一次,朋友在课堂上讲课,看着到她坐在座位上低着头嘻嘻笑着。
当朋友走到她面前的时候,发现她正拿着手机看电视剧,完全无视这是在课堂上,正在上课。
深入了解后,她才发现女孩之所以充满戾气,其实和她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
女孩的父亲常常出差,在家的时间很少,基本不怎么管她。
母亲虽然在家,对女孩的关心也很少。
而她做任何事情,母亲都没有干涉过,更没有提过任何的建议。
有一次犯了错,她说:
我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拿主意,我犯了错自己承担就好,你告诉我父母也没有用,他们不会管的。
看似倔强,却又眼含泪水。
图片
看似戾气,却有着无人了解的委屈。
父母的放任让女孩感受到的不是自由和尊重,而是无人陪伴的孤单,无人依靠的恐惧。
因为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
于是,她宁愿选择犯错去吸引别人的关注,宁愿用嚣张来成为自己的保护壳。
图片
带有边界的自主:这事听你的
正如《自驱型成长》一书中所说:
让孩子自己做主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在所有事情上拿主意,孩子承担不起无限的选择。
父母要懂得给孩子设立边界。
这个边界是指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去做一些他们还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或者是禁止他们去做错误的事情。
图片
边界的设立能帮我们解决原则性的问题:
例如,当孩子做的事情会威胁到他安全感的时候,我们可以坚决说不。
在制定规则时,我们要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沟通,最好给孩子解释一下这样做的原因。
那么哪些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呢?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不断做出更多的让步。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收集更多的信息去帮助孩子做出更为明智的决定。
图片
邻居的女儿桃桃想去学舞蹈,她想要自己挑选舞蹈培训班。
桃桃妈妈愉快地同意了桃桃的请求。
同时也给女儿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当她做出决定的时候,要告诉妈妈这样选择的理由。
在妈妈的陪同下,桃桃去考察了两个舞蹈培训班。
五岁的她观察地很仔细,并主动去问舞蹈老师关于上课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桃桃做选择,妈妈还帮助桃桃找了两个学舞蹈的小朋友给桃桃提供信息和建议。
经过比较和思考之后,桃桃决定去其中的一家上课。
五岁的桃桃给妈妈列出了三点理由。
第一,这个舞蹈班的老师非常和蔼;
第二,这个舞蹈班的舞蹈教室布置的很漂亮,很干净;
第三,舞蹈班教的舞蹈类型自己喜欢。
听着孩子的理由,桃桃妈妈立即给桃桃报了名。
神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年幼的孩子也有能力做出优质的决定,甚至不比成年人所期待的那个决定差。
越是让孩子体验这个过程,孩子越能成长。
所以,去信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去做自己能做的决定。
这样长大的孩子才不会盲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图片
曾有谚语说: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的翅膀。
这句话,用在教育上也适用。
大人的各种控制,只会折断了孩子的翅膀,他变得顺从未来也难以飞翔。
图片
让我们做有边界的父母吧!
让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强塞进另一个灵魂。
—— End ——
图片
作者:夙叶,教育工作者,两个男宝的妈妈。用爱陪伴,与娃相约一起成长。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