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连载丨《天路叙事》03

图片
蒋蓝 著
“把五星红旗插上喜玛拉雅山上”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在北京签订,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1950年1月7日,18军在开赴川南各地途中,接二野电令改去乐山、丹棱地区整训待命。1月10日,刘伯承司令员向张国华、谭冠三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关于进军西藏的决策。
1950年3月4日至7日,18军在乐山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张国华带领全军指战员向党中央、毛主席宣誓:“坚决把五星红旗插在喜玛拉雅山上。”部队加紧进行进藏的各项准备工作,给每个官兵发了一个笔记本,笔记本的第一页印着“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上喜玛拉雅山”,封面上印着一幅板画:一群解放军战士高举着五星红旗,向雪山峰顶攀登。
自此以后,“把五星红旗插上喜玛拉雅山上”成为了解放军和筑路者的精神大纛。
道路无疑是连接内地与西藏的血管。没有进藏之路,解放西藏就等于纸上谈兵。
1950年2月的西南局会议上,邓小平就说:“进军西藏的主要困难是交通问题。”贺龙说:“运输问题,要比用兵问题困难好几倍。”毛泽东主席指示部队“进军西藏,不吃地方”“一面进军,一面建设,一面修路”。
时任工兵司令部第四团参谋长的马成山(后来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修筑康藏公路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急。为巩固国防,建设西藏,党中央决定“从四川和青海两个方向修筑通往拉萨的公路”。这个期限被分解为几个阶段:1950年9月1日之前通车甘孜;1952年通车昌都;1953年完成400公里;1954年通车拉萨。毛泽东主席欣然为修筑康藏公路题词:“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在这一巨大的精神鼓舞下,解放军喊出了惊天动地的口号——“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川藏公路是世界上最悲壮的路。
蜿蜒2000多公里的川藏线,穿越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地区,要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独木岭、矮拉、雪奇拉、宗义拉、格拉、甲皮拉、达马拉、叶拉、年拉、浪拉、初次拉、安久拉、色霁拉、米拉等21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跨越青衣江、大渡河、鲜水河、雅砻江、金沙江、扎曲、昂曲、井河、乌曲、沃曲、怒江、冷曲、松宗河、卡达河、东久河、易贡河、巴河、尼洋河、拉萨河等20多条江河,平均海拔3500米。在绝壁千仞的大渡河峡谷,贡嘎山下的亘古冰川奇观,雄鹰飞不出的邦达草原,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川藏公路修建的4年多时间里,先后有3000多名烈士长眠在川藏线上!施工第一年,就有2000多人献出了生命,仅在雀儿山的一个山头就牺牲了300人。
时任18军文工团干事李俊琛回忆那时的特殊困难:“前一天修的路,第二天就没有了——山倒了!前一天趟过的河,第二天就没有了——变成堰塞湖了!”
这是世界上最悲壮的路!这是世界公路修筑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川藏公路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震惊世界的公路。20世纪80年代美国筑路专家考察川藏公路后,称其为不可复制的人间奇迹。
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奇迹来自于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血肉之躯。因此,川藏公路也是20世纪全世界最长的“手工道路”。川藏公路起初是筑路者用铁锹、钢錾、铁锤等简易工具一寸寸挖出来的。滑坡、泥石流、高寒缺氧等时常威胁着筑路者的安全。这支十多万人的筑路大军,在世界屋脊上连接起西藏与内地的血脉通道。
川藏公路是世界上地质结构最为复杂多样的公路,又是新中国筑路史上头号艰巨的公路。川藏公路更是中央政府投入最大的一条公路。时任全国公路总局局长潘琪提供了一个对比数字:截至1953年底,康藏公路的花费,如果用35000(旧币,1万元相当于1元)一叠的人民币,可以从拉萨铺到天安门。在当时这些钱可以买1300架喷气式战斗机;按照重庆市的市价,可以买到30亿斤粮食。
关于修筑川藏路的经费,还有一个更形象的内部说法:这条公路的建造经费,相当于用银洋成双排连接川藏南北两线的总长度。一枚银洋(“袁大头”)直径是39毫米,要用一枚枚银洋成双排连接4559公里,得用多少啊?!
从成都老南门开始,经雅安、天全、泸定、康定、在新都桥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经道孚、炉霍、沿317线国道经甘孜、德格、西藏江达、昌都,再沿214国道在邦达与南线会合;南线经雅江、理塘、巴塘、西藏的芒康、左贡,在邦达与北线汇合,再经八宿、波密、林芝县、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达孜县抵达拉萨市,北线全长2412公里,其中南线318线全长2149公里。
四川境内段,起于成都老南门外的红牌楼,经新津、雅安、泸定、康定、甘孜,止于岗托,全长970公里。川藏公路是四川省通往昌都地区和西藏的国道,为中国国防路线之一,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川藏公路成都至马尼干戈一段均系新中国成立前所建,路线标准低。新中国成立后经历年来的多次改善,虽然在线形上大体接近新六级公路的标准,但还有很多路段仍有不少急弯、陡坡和窄路。夏季塌方阻车,冬季冰雪覆盖,随时影响行车或造成翻车伤亡事故,特别是沿线木桥多,木料腐朽,桥面很窄,车速、载重受限制,而且随时都可能发生桥断车翻的危险。因此,四川省交通厅和国家交通部认为必须彻底加以改善,以适应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成立于1955年的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川交二处,根据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的安排,1957年、1958年、1960年、1963—1965年、1975—1990年、2001—2014年、2015年前后7次参加川藏公路的改善和改建工作(《四川川交路桥有限公司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版,第187页)。几十年来,四川路桥集团的筑路者们充分发挥了“艰难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三不倒”川藏线精神,这既是“两路”精神的具体体现,也可以看出追求勇于开拓创新的天府文化的历史传承。
作者简介
蒋蓝,诗人,散文家,思想随笔作家,田野考察者。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奖、《黄河》文学奖、中国报人散文奖、西部文学奖、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四川文学奖、布老虎散文奖、万松浦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四川省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散文学会特邀会长,成都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已出版《黄虎张献忠》《成都笔记》《蜀地笔记》《踪迹史》等文学、历史专著。曾任《青年作家》月刊主笔、主编,现供职于成都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