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志愿者陈赫从侠客变墨客的13年

图片
图片
4月,春意盎然,桃花绽放,喜气洋洋。在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里,有一件喜事儿发生:有人发现了不寻常的建筑构件,猜测是保安寺的遗留物。对此,团队负责人陈赫第一时间请来专家现场勘探,最终确认:建筑构件为明代建筑遗迹,与保安寺建成时代处于同一历史时期。
老沈阳有很多老故事。文保志愿者再次为沈阳的历史建筑遗迹增加了新的实物见证。事实上,13年来,文保志愿者陈赫的脚步从未停下,那是一段好似从侠客到墨客的蜕变。
发现
一眼磨盘竟“寻”出
明代建筑遗迹
先说说眼下这个因磨盘而起的故事。年过六旬的佟先生,是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的一员。在辽宁记忆文保群里,一直有个待解的题儿:和平区有保安寺街、保安寺社区,唯独保安不见“寺”,历史上的保安寺会不会有什么遗迹?
4月2日,佟先生经过保安寺社区时,发现一处正在改造的小区内,有一眼石制磨盘。那磨盘用料结实,表面尽显沧桑,周围还散落着一些青色砖瓦,这与保安寺社区的现代楼宇迥然不同。佟先生进一步探访,竟发现此处还有筒瓦、旗杆座等建筑构件。他迅速联系陈赫,猜测这些和保安寺遗留物有关,并将现场图片发送过去。
陈赫上报信息及图片后,得到了和平区文旅局及市有关文保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专家现场勘探、比对资料,鉴定认为:这些建筑构件为明代建筑遗迹,与保安寺建成时代为同一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最初
背着相机“扫街”6年
寻迹老沈阳
“我们的文保志愿者团队已经走过了13个春秋,最初只有七八个人,大家一起背着相机‘扫街。’”4月20日,43岁的陈赫感慨地说。因为对历史文物的热爱,2008年陈赫成为沈阳市文物局的首批文物保护监督员,初心与责任让他一直在这条公益的路上坚持着、改变着、成长着。
当年,由文物监督员以及一些历史爱好者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背着相机在市内一条街一条街地走。这种状况在陈赫脑海里,成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在路上,大家背着相机寻迹,一起拍摄老建筑遗迹,走访老住户,一起讨论。”陈赫说,那段时间里,大家白天“扫街”晒得黝黑;回家后就翻书找史料,时光过得飞快而充实。
只不过,在这样一条艰辛的公益之路上,有人走了进来,也有人离开。“当年首批志愿者,如今只剩下我和62岁的葛宝全老师。”陈赫说。
记录
让这些“老见证”
丰盈沈阳历史
“老见证”布满沧桑,增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厚重感,让那过去的故事有依稀可见的质感。陈赫介绍,2009年,文保志愿者们向文物部门提供了十余个文物线索,其中,葛宝全提供的浑河火车站旧址建筑群、奉天海关大楼等线索均被认定,两处建筑被认定为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盛京鼓楼遗址,是团队成功保护的遗址之一。义县老火车站也因文保团队联合媒体的呼吁而被成功保留。”陈赫说,文保志愿者的团队一直在扩大,活动区域也由沈阳发展到全省。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该团队向文管部门提供线索或资料不下百份,累计呼吁保护、修缮文物古迹多达数十处。
2010年起,陈赫组织志愿者在发布“辽宁记忆”微信公众号的同时,还编辑印发可供志愿者们传播的内部小册子。“这些内部小册子由志愿者集资印制,内容是志愿者们发现的重要遗迹故事。如今已经印发了八册。”陈赫说,这像是一种纪念,也像是一种回忆。除了给志愿者发送,也供文保志愿者团队交流。
传承
讲“沈阳故事”
让孩子们更懂家乡
“这么多年,在政府和民间文保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得到保护,我们的使命也由原来的记录沈阳,逐渐转变成了宣传沈阳。”陈赫说, 自2014年起,他带着文保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始为孩子们讲述沈阳的历史故事。
如果说之前的公益行动像是一种侠客寻踪,那么如今的状态更像是一种墨客的讲解。13年的磨砺,让陈赫收获了太多,他将沈阳的历史、文物建筑等浓缩成一堂堂生动的故事课,让更多的孩子去懂家乡。“这种公益课,每个月都会有一到两次,有时候会根据学校需求增课。”陈赫说:“志愿者们走到一起,已经不单纯是一种爱好,而是更好地为文物保护做些实在的事,希望能将家乡的历史、家乡的故事、对家乡的热爱传承下去!”陈赫认真地说。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刘宏伟 受访人供图
来源: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