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这些便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北京179项便民服务事项在河北廊坊北三县“跨省通办”
4月21日起,北京城市副中心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在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实现“跨省通办”。
图片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深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产业衔接、项目合作日渐紧密,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仍面临不少难点、堵点问题,“两头跑”“折返跑”等现象仍然存在。双方地缘相接、人缘相亲、产业相邻,加快推进两地政务服务一体化联动发展,对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共同应对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新形势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定位要求,由副中心管委会政务服务局会同通州区政务服务局,先后与天津滨海新区、廊坊北三县建立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联动机制,实现了企业、群众异地办事“一次不用跑”或“最多跑一次”。经过多轮摸底,充分对接两地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城市副中心通过向廊坊北三县部署北京政务服务便民自助终端,并积极协调省级部门打通系统跨省访问壁垒,实现了第一批便民高频服务事项在廊坊北三县落地通办。
图片
首批“跨省通办”重点解决了在副中心和北三县之间通勤人员的个人高频事项办理需求,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23类179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能够满足“就近办、一次办”的现实需求,有效避免“两头跑”“折返跑”,为办事人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办事成本。两地还将通过互设“跨省通办”窗口、推行“政银合作”模式、加快系统平台对接、探索建立审批互信机制等方式,不断加强政务服务领域一体化联动,全面提升“跨省通办”协同能力。
相关负责人介绍,“跨省通办”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异地“上门服务”,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辐射带动周边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为快捷便利的办事体验。下一步,副中心还将加强与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两翼”联动,深化“通武廊”政务服务区域协同,完善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与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自贸区、廊坊临空经济区“自贸通办”联动机制,不断探索政务服务区域合作的新途径,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廊坊北三县312项政务服务事项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推行“跨区域通办”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深化,廊坊北三县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今年以来,廊坊市行政审批局以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政务服务协同发展率先破题为目标,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管理局、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建立了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联动机制,着力推进企业、群众异地办事“一次不用跑”或“最多跑一次”。经过多轮次调研沟通,日前廊坊市确定了第一批高频民生事项和第二批涉企服务事项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实现“跨区域通办”。
廊坊市第一批“跨区域通办”事项聚焦居住在廊坊北三县的北京通勤人员,通过延伸政务服务移动端办理包括医疗、社保、医保、公积金等15类274政务服务事项,切实方便群众办事,提高群众获得感;
第二批着眼承接首都的医疗、教育等产业功能,通过互设“跨区域通办窗口”的形式办理包括护士执业注册、医师执业注册在内的38项行政许可事项,为承接项目提供配套的“就近办、一次办”服务,有效疏通“堵点”“难点”,避免“两头跑”“折返跑”,最大限度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
下一步,廊坊北三县、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还将通过推行“政银合作”模式、加快系统平台对接、探索建立审批互信机制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强政务服务领域一体化联动,全面提升跨区域通办协同能力,为两地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为快捷便利的政务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