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强”十三兄弟,十三本文化历史百科全书

编者按
2016 年,江苏正式启动 "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 ",拟用十年时间,编纂出版 3000 册图书,展现江苏的文化根脉。在文脉工程启动五周年之际,我们专访《江苏文库》六编主编,和公众一起了解编纂出版后面的故事。
本期专访《江苏文库 · 研究编》主编,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江苏文库 · 研究编》副主编、《江苏地方文化史》编撰办公室主任、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
心心在一艺,心心在一职
《江苏文库 · 研究编》江苏地方文化史的研究任务,要求集中体现江苏文脉中地方文化形态的历史发展轨迹、鲜明特色、基本特征和历史贡献。
五年时间倏忽而过,而《江苏地方文化史》的组织编撰研究工作却是以日计算,只争朝夕。
从 2019 年 10 月开始,《淮安卷》《苏州卷》《常州卷》《镇江卷》《盐城卷》陆续出版,《扬州卷》和《南通卷》《无锡卷》将分别于今年 4 月、7 月出版。
图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本书凝练一个城市文化历史,对每个课题组而言都是件大工程。
《常州卷》挖掘使用了许多第一手稀见文献、海外资料和田野口述史料,在对齐梁文化的处理上,更强调清代至民国常州文人,尤其是常州词派、毗陵诗派和常州骈文学派在文学方面对齐梁传统的重新发现和有序传承,进而避免了齐梁文化在常镇宁三地之间的地域与归属纠葛。
《无锡卷》首次对锡邑家族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文学戏曲、园林文化、餐饮文化等进行了系统深入梳理,第一次对无锡文化在全国的地位、价值与影响做了全面归纳与阐述。
《徐州卷》对徐州文化的研究总结,力求放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去考察,深刻揭示徐州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力彰显徐州文化对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贡献。
《扬州卷》采用近年来重大考古发现资料。叙述扬州远古文化史,运用了高邮龙虬庄和仪征破山口等地考古发现叙述;汉代文化部分,运用了神居山广陵王墓、甘泉山广陵王玺、大云山江都王陵以及众多汉代墓葬出土的文物资料;魏晋南北朝部分,运用了南京出土的谢氏、高氏等家族墓葬资料;隋唐部分,运用了隋炀帝陵考古资料、" 黑色号 " 沉船中的唐代文物资料 ……
《淮安卷》从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说起,讲述了淮安的水利、漕运、医学、方言、学术等,让公众对淮安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南通卷》对青墩文化、海盐文化、纺织文化、教育文化、城市文化等南通地方标识性文化进行系统提炼和概括。
图片
从这些书籍里,你能看到老一辈文史专家的坚守初心,年轻文史新秀的勇担使命," 名师带高徒 " 的代代相传,还有 " 上阵父子兵 " 的不懈守望。
时光荏苒,但每位成员对地方文化始终保有诚挚的热爱之情、谦卑的礼敬之心。
十三卷,每个卷本都有感人的故事,凝聚着 200 余位专家对文脉工作、地方文化传承发展 " 心心在一艺,心心在一职 " 的执着追求。
对话
01
图片
△《江苏文库 · 研究编》主编,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
现代快报:我们了解到,《江苏文化通史》正在组织编撰,那么为什么还要编写《江苏地方文化史》呢?
张新科:江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文化资源丰富,文脉悠远浩荡,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海洋文化等,这些辉煌灿烂的文化瑰宝,历经数千年,日久而弥新,在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据《江苏艺文志》,1911 年以前有据可考的江苏地方著作近 9 万种、江苏籍作者近 3 万人。江苏省社科院组织的《江苏文化通史》,是省级层面的文化史,立足于全省的高度来研究处理问题,抓主脉抓主流,删繁就简、总揽全局。江苏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仅仅放在全省的框架下简要地概述又有可能存在说不清、说不透的情况,这就必须放到地方文化史里去具体而生动地展现,浓墨重彩地展开。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是江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化工程,将打造历史上第一部江苏文化历史百科全书,而地方文化史的设计,将致力于为各市组织一本市级文化历史百科全书。所谓 " 理一分殊 ",是指在总体文化格局下各有精彩、各有特色。
专设江苏地方文化史研究是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的一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江苏文化超越了地域文化的范围,可以向外辐射,产生了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影响。
图片
02
现代快报:对于每个城市来说,这本文化史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张新科:首先,《江苏地方文化史》,每个设区市各一本,都是地方文化的集大成者,开地方文化史研究之学术先河。在此之前,江苏部分城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等已经完成或正在编写地方通史(史纲),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揭示了地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而在通史或史纲中,文化只是其中很小的组成,没有深入展开,有些史料也还没有进行很好地梳理。专门组织一本文化专史,全面梳理地方文化演进历程、进行理论分析阐述,全景式展现地方文化脉络特色,尚属首创。
其次,在地方文化的研究中,重要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等,有不少有争议、存疑义之处,《江苏地方文化史》编撰组织,要求发掘新史料,不断探究、论证、确实文化历史研究观点和成果。
图片
△《江苏文库 · 研究编》主编,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
《苏州卷》中指出,季札让位、观礼乐、讲诚信诸故事均发生在逃居封地以前,避免了争议。《无锡卷》课题组在巴黎、台湾发现了唯一进入《法国名人词典》的华人徐仲年相关史料。
图片
最后,《江苏地方文化史》,以市级行政区划为单位撰写文化史,在新的语境基础中做新的挖掘、融合与呈现,有着历史、当下与未来的三重意义。
历史意义体现为:追根溯源,将区域文化流变、地方文化特色总结好提炼好,突出文化的演进、发展脉络。
当下意义体现为:凝视现在,科学阐述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以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探讨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传承路径、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灵魂作用。
未来意义体现为:面向未来,通过地方文脉传承留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挖掘蕴含其中的价值力量,转化为江苏各城市的精神特征,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促进地方文化认同,把准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建设江苏人民美好精神家园。
03
图片
△《江苏文库 · 研究编》副主编、《江苏地方文化史》编撰办公室主任、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
现代快报:请问《江苏地方文化史》编撰组织工作中曾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
徐之顺:五年来,从一开始由编撰委员会、专门成立由程章灿、贺云翱、陈书录、夏维中、周群等五位老师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到组成各市社科联联系十三个课题组,再到有熊月之、王建朗、谢俊美、范金民、张学锋、查清华、王振忠、安介生等专家加入的省内外高水平地方文化研究专家指导审稿队伍。
我们不仅形成了 " 小核心 + 大外围 "200 多人的地方文化史研究团队,也锻造了一支热爱、奉献于江苏地方文化整理、研究、与传播的专家队伍。这里面也涌现了很多故事。
" 蜕一层皮 ",每次首席专家开会,都会这样表述工作的难度和艰苦。地方文化史研究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有些市如盐城、宿迁、南通,研究积淀先天不足,史料缺乏,有很多空白;有些市如南京、苏州、扬州,史料十分丰富,如何取舍,留下最重要的部分,都是难题。
图片
△《江苏文库 · 研究编》副主编、《江苏地方文化史》编撰办公室主任、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
在这个团队里,有老一辈文史专家的坚守初心。《淮安卷》首席专家顾建国,为了界定市域,搜集材料整理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仅仅为了说明淮安市域设县之始和秦代归属何郡的问题,就查阅了《史记》《水经注》《春秋左传正义》等古代典籍文献和近人著作 27 部,力求以实证的态度呈现书稿。
《苏州卷》首席专家王卫平兼任行政职务,负责国家重大课题子课题,为了保证三篇样稿的质量和进度,连日加班。《苏州卷》力求吸纳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有多种见解的疑难问题,以注释形式提供给读者参考。
还有《扬州卷》首席专家赵昌智,把这一课题看成是文化人应尽的重大责任,无论严冬酷暑,从不懈怠。从编写大纲,拟定标题,到文字审定修改、查核资料出处,全部亲力亲为。每天读书写作不少于 6 小时,有时达 10 小时左右。为编撰《扬州卷》,读书数百册,做笔记逾百万字,直接写稿有二十几万字。
图片
在这个团队里,有年轻文史新秀的勇担使命。《常州卷》的首席专家葛金华生于 1979 年,他知道,常州文化研究缺少成熟的研究团队,要做好地方文化史,首先要想法设法挑选锻造队伍。搭建专家数据库,挑选团队成员,他不拘一格,以专业、合作、敬业为标准,整合江苏理工学院、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常州工学院等地方文化研究力量,全书采用了来自国图、上图、南图、常图古籍部所藏的数百种珍稀文献。
《盐城卷》《无锡卷》《南通卷》首席专家,都是亲力亲为,自己直接审改统稿 10 多次。镇江市委宣传部邀请研究镇江地方文化历史的全国性高水平专家参与审统稿,达 27 次。在我们的专家队伍中,有 " 名师带高徒 ",还有 " 上阵父子兵 ",演绎了代际传承,展现了培养年轻文史学者的生动局面。每个卷本都有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每个章节都能看到我们的执着追求。
现代快报:将来十三个市都有了他们自己的地方文化史,我们该怎样让它们 " 活 " 起来?
徐之顺:百姓日用即道。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江苏地方文化史团队不仅将沉淀在古籍中的文字唤醒,还让经典浸润当代生活。
南京的团队结合地域文化,编写了《南京地方小史》系列丛书。泰州的团队主办了泰州学派学术峰会。盐城的团队参与出版江苏省 " 十三五 " 规划教材《中国海盐文化教程》。徐州的团队在云龙书院公益讲座上主讲《徐州汉文化资源研究》。宿迁的团队围绕文化史研究,在宿迁学院开设 " 西楚文化研究 " 等四门选修课。连云港的团队参与了《连云港通史》的编撰。
图片
文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胡玉梅 王子扬
图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钱念秋 牛华新
(编辑 苏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