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红色故事汇】湘南起义在郴县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湖区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北湖红色故事汇”总栏目,讲述党员中来自北湖或发生在北湖的杰出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

今天,融小北将为您讲述《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地方党史概要(1921-1949)》,以期通过对地方党史的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4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第三节 湘南起义在郴县

【湘南起义序幕】汝城会议后不久,朱德、陈毅接中央指示,率部支援广州起义,使湘南起义没有在12月中旬如期实现。广州起义失败后,根据中央1927年12月21日给朱德部的指示信的要求,朱德、陈毅决定率部从广东韶关北上,到湘南找一块根据地。1928年1月3日,因朱范合作之事被蒋介石发觉,范石生要朱德“从速离开”,并送来1万块银洋和一批弹药。当晚,朱德、陈毅率部以“野外演习”为名,冒着滂沱大雨,离开韶关型铺头,经仁化改道西进,直奔湘南,随后来到宜章莽山洞。

1月12日,朱德、陈毅率部打着范石生部队的旗号,智取宜章县城,解除了宜章团防局和警察局的武装。并组织工农武装,建立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朱德,党代表陈毅,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蔡协民。从此,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攻占郴县】朱德、陈毅智取宜章成功后,中共郴县县委立即派人前往宜章与朱德取得联系。2月2日,朱德、陈毅从粤北皈塘挥师北上,直指郴县。 早在坪石之战打响后,郴州守敌何健部第十九师师长李觉就派出一个营,由一副师长率领在郴城以南折岭设防。朱、陈起义军连夜急行军,直抄敌军后路,追击、全歼折岭守敌于两湾洞,击毙敌副师长。与此同时,郴州城内守敌王东原部也派出由学生组成的2个营至城南20多里的大铺桥防守。起义军在两湾洞全歼守敌后进抵良田,受到郴县地下党组织的欢迎,在此部署了与郴县农军配合作战、“打虎牵羊”(即消灭顽固的反动分子,争取瓦解学生兵)、消灭大铺桥守敌的方案。4日,朱、陈主力从中路;王尔琢从东路(均由良田农军为前导) ,农军蔡协民由西路同时向大铺桥发起进攻。经我军政治攻势,敌军心大乱。经约两小时战斗,敌营长等头目被击毙,学生兵悉数被俘。郴县城内守敌闻讯后弃城而逃。当天傍晚,起义军开进郴县城,群众夹道欢迎,城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当晚,起义军在第七联中、城隍庙等处驻扎下来。

郴县乃湘南重镇,起义军占领郴县成震四方,周围各县相继起义,从而使湘南起义进入高潮。

【湘南特委迁郴】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占领宜章的消息传到衡阳后,中共湘南特委书记陈佑魁立即组织衡阳城郊农民武装起义,并于1928年1月24日召开特委会研究今后行动计划,决定将特委机关从衡阳迁至郴州,与朱德、陈毅一道继续组织湘南各县农民武装起义。不久,湘南特委机关迁到郴州。2月4日,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军占领郴州后,工农革命军第1师司令部,湘南特委机关与湘南起义总指挥部都设在当时的联郡中学(清代考棚)内。

【建立政权】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占领郴州后,迅速廓清敌人的势力,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2月7日,郴县县委在郴州城隍庙主持召开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群众大会。会上,李才佳被选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湘和被选为副主席,李佑余为党代表,杨景初为肃反委员,戴书隆为土地委员,刘善淑(女)为经济委员,曾子彬为粮食委员,曾纪贵为宣传委员,陈代长、黄汉廷为秘书。朱德、陈毅、夏明震、李才佳、湘南特委负责人和宜章、耒阳县的代表都在群众大会上讲了话。同时,大会还公布了黄孝荣、朱成斌、谢伟臣、何应烈、雷伯瑜等8名土豪劣绅的反革命罪行,并立即执行抢决。会后,县苏维埃政府设在北街福音堂。

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全县城乡迅速掀起了苏维埃运动高潮。 全县11个区、3个特别区和137个乡都先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各区的苏维埃政府主席是:一区(城区)贺益生,二区(秀良区)王振波,三区(秀贤区)李启武,四区(丰乐区)曹锡奎,五区(安善区)雷元楚(后雷春平),六区(保和区)彭白熙,七区(鲁塘区)何孟庚,八区(雅市坪)何新盖,九区(荷叶坪)陈波臣,十区(桥口)李子祥,十一区(华塘)曹南极;畔渡特区邵杰生,瑶林特区朱开蕴,安源特区刘光球。

【组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1928年2月7日,在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帮助下,中共郴县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在原工农革命军一师独立连的基础上,吸收一些原武装暴动营、赤色游击队的战士,正式组建郴县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简称县七师),师部设在郴州城赵公祠。农七师师长邓允庭,党代表夏明震(后为蔡协民),参谋长刘之至。下辖五个团。 共有干部战士6300余人,有步枪1700余支,大刀20多把,梭镖4900余条。整个部队以农民为主体,战士以红布条系在左手臂上为标记,干部则用红绸带斜佩于胸前,并以胸前绸花大小区分职务高低。此外,为维持各地社会秩序,各区还先后建立了农民赤卫队。

【农七师两打桂阳城】湘南起义军攻占郴县后,原国民党郴县罗东之、罗绍基的团防武装不战而退,勾结桂阳团防局长雷澄等反动势力,在郴桂边境杀人放火,肆意骚扰,妄图扼杀郴县革命政权,阻止起义军西进桂阳。

1928年2月12日,郴县、桂阳两县党政军负责人邓允庭、万伦、杨赤、徐行等30多人在华塘太排冲的龙华山庵开会,研究联合攻打桂阳县城事宜,并派何双绫先行入城,秘密联络城内共产党员以作内应。

2月13日晚,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简称郴县农七师)师长邓允庭、团长万伦率领农七师一团和独立团,杨赤率领郴桂边农民自卫军、徐行率领桂阳正和、豆坪、官溪一带农军400多人,共计约3000人埋伏于桂阳县城附近,近日凌晨,分四路合攻桂阳县城。反动武装顽固抵抗数小时后,招架不住,弃城溃退至协和团乌石渡。工农革命军克城后,打开监狱,放出被因禁的革命人士和无辜群众。15日,成立了桂阳县苏维埃政府。攻克桂阳城后的第三天,即2月16日,逃到乌石渡的冯苍从大富团等地搬来数百名团防武装,并串通国民党军李云杰部,将通过春陵江运往嘉禾的两船枪枝弹药截留,武装团兵,疯狂向县城反扑。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保存实力,守城农军经过一番抵抗后,主动撤出县城,回原地休整。

一打桂阳县城后,郴、桂两县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国民党军一部在狮子岭(现北湖区鲁塘镇)一带寻衅滋事。郴县宝峰与桂阳正和一带的农民赤卫队在邓允庭、李宗佳等领导下,给敌军以迎头痛击。时隔不久,郴县罗东之、罗绍基团防武装,又到郴桂边的华塘、保和一带杀人放火,妄图扑灭郴桂边方兴未艾的革命火焰。

郴、桂两县党政军负责人再次开会研究对策,决定第二次攻打桂阳城,并向驻宜章工农革命军求援。宜章的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派第2团第3营副营长萧克率六七十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派教导团团长徐淳率二三十人前来助战。

3月12日,邓允庭、万伦、萧克、徐淳几路革命军配合郴桂边农民自卫军共3000余兵力,再次攻打桂阳县城。攻城部队在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师长邓允庭的统一指挥下,对桂阳县城形成夹击之势,守城之敌招架不住,弃城而逃。中午时分,部队胜利占领桂阳县城。当日下午4时许,新田、桂阳两县团防武装与逃亡的敌军联合反扑县城。工农革命军占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猛烈还击,一直打到天黑,终于击溃了敌人的反攻。当晚,萧克、徐淳部驻扎在东塔岭鹿峰庵,郴县农七师驻山麓。次日,两部返回原县,郴桂边农民自卫军撤至郴县保和、桂阳阳山一带,继续扩大红色革命区域。

两打桂阳城,沉重打击了郴、桂两县的反动势力,推动了桂阳革命斗争的发展,保卫了郴县西部地区的斗争成果。

【插标分田】郴县《土地分配法》颁布后,全县的土地革命运动迅速进入高潮。各区都是以乡为单位,由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会负责插标分田工作。

一是以乡为单位,将地主的田契集中起来,当众烧毁。 二是由乡土地委员会干部和群众代表一道丈量土地(也有没有丈量的)计算出每人应分田土数。根据“以原耕为基础,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按丘、块分到户。三是插标分田。先用竹牌将各户分得的田地写上“此田×亩x分,分给农户某某名下”,然后由土地委员会干部和群众一道将竹牌插入田中,并造具清册,送交县土地委员会备查。全县除少数土豪劣绅外,平均每人约分得水田2亩。据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当年中共郴县县委秘书曾志回忆:“当时郴县分田的政策是: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其他人平均分田”。

湘南起义中,郴县插标分田的规模空前,插标分田面积达18万多亩,占当时全县水田总面积32万亩的60%,是湘南各县分田最多的。千百年来,农民梦寐以求的土地,终于从地主豪绅的手中夺回来了。通过插标分田,贫苦农民变成了土地的主人,他们从心里由衷感受到,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能翻身得解放。

郴县的插标分田运动先后持续了约2个月的时间,后由于湘南暴动的武装力量向井冈山转移而停止。革命部队撤出湘南地区后,反革命武装卷土重来,农民分得的土地还来不及耕种,又被地主豪绅夺走了。但是,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土地革命运动,已经在农民心里打下深刻的烙印,农民从这场暴风骤雨般的革命中看到了革命的伟大力量,看到了革命的光明前景。

【平息“反白事件”】正当湘南起义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由于“左”影响,革命出现曲折。湘桂战争刚告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就准备对湘南的革命力量进行“会剿”。受“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的湘南特委,为了打破湘粤军阀的“会剿”,提出了“焦土战略”对付敌人。要烧毁从耒阳到宜章的“湘粤大道”两侧三十里以内的房屋,实行“坚壁清野”,将所有的粮食财物都藏起来。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使敌人进入湘南后无法立足,不打自垮,不攻自溃。郴县是湘南重镇,所以决定先烧郴县城。

告示一出,人心浮动,舆论哗然。为了向群众作进一步的宣传解释,决定于3月12日(农历2月21日)在城隍庙召开群众大会。

反动豪绅崔廷彦、崔廷弼得知召开群众大会的消息,立即召集反革命骨干20余人,在郴县城郊骆仙铺秘密策划,决定趁开大会之机,举行暴乱。

情况如此严重,城内武装力量却很空虚:朱德已于2月10日率主力部队北上耒阳,陈毅已去永兴开湘南工农兵代表会议,农七师正在攻打桂阳,县赤卫队也到农村帮助打土豪去了。

3月12日上午,群众大会在城隍庙召开。崔廷彦,崔廷弼布置其党羽暗藏武器提早进入会场,大会宣布开始后,夏明震等就烧房子的事向群众进行宣传解释。话音未落,一群暴徒扯下臂上的红带子,换上白带子,叫嚣着:“反白啦!反白啦!”朝台上干部乱砍乱杀,夏明震等9名干部遇害。暴徒又向县总工会、CY训练班、少年先锋队等机关团体杀去。革命群众毫无防范,当场被暴徒凶杀的达200余人。

最早得到事变消息的是郴县良田区委。区委负责人李克如等,组织赤卫队和农协会员1000余人,连夜进城,攻打暴乱武装。接着,郴县农七师师长邓允庭和团长万伦率2个农军团从桂阳赶来,陈毅带领工农革命军2个连和教导队从永兴赶回郴州,各路援军从三面围攻城中之敌,到3月14日即平息了叛乱。反革命头目崔廷、廖镜廷狼狈逃窜,崔廷弼被当场击毙。“反白事件”只有三天便告平息。

【陈毅兼任郴县委书记】为了妥善处理暴乱善后工作,陈毅兼任郴县委书记,重新组织了县委领导班子,对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成员,也作了调整和充实,将一批经过斗争考验的优秀骨干,选拔到领导岗位。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由20多岁的王湘和担任,李佑余在苏维埃政府中任党代表。原苏维埃政府主席李才佳调任县赤卫大队大队长,以加强对武装力量的领导。各区乡赤卫队和农七师也进行了整顿和训练,并建立了法庭,健全了肃反委员会组织机构,结合插标分田开展肃反斗争。在湘南特委和郴县县委领导下,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工作,不但迅速恢复了正常的革命秩序,而且插标分田18万多亩。在湘南起义队伍转移时,郴县奔上井冈山的人数达6000多人,是整个湘南地区上山人数最多的县。

【向井冈山转移】从1928年3月份起,湘粤军阀集中9个师和1个军官教导团对湘南革命力量进行南北夹击。湘南的革命力量,主要是朱德、陈毅1个师(实际是1个团)的正规部队。各县虽有农军数万,但枪支很少,多是手持梭镖大刀,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农民。大敌压境,强弱悬殊。为保存实力, 朱德、陈毅决定工农革命军第1师和农军主动撤离湘南,向井冈山转移。

1928年4月3日,朱德向湘南工农革命军各部下达了战略转移命令。陈毅接到朱德向井冈山转移的命令后,立即组织湘南特委机关与郴县各级党政群机关干部、农7师各部及各区、乡赤卫队,于4月4日开始先后撤离郴县。4月5日,宜章农3师3千余人到达郴县,与郴县农7师6千余人会合。国民党范石生部发现宜章农3师的行动后,立即调集1个团和宜章邝镜明的保安团尾追而来,郴城危在眉睫。面对这一严重局势,陈毅沉着冷静,立即发出新的部署:分3路东撤,于资兴彭公庙集结。湘南特委、郴县党政群机关和在城区、永一区、永二区、风鸣区、永宁区等5区党政群机关干部及赤卫队经板桥、雅市、桥口到资兴彭公庙;风鸣区、吉阳区和瑶林特区等3区的党政群机关干部及赤卫队经五盖山、大奎上直奔彭公庙;丰乐区、安善区等区的党政群机关干部及赤卫队到五里牌的牛形坳集中,经桥口、瓦窑坪、资兴东江到彭公庙。

最后一批撤出郴县城的是陈毅率领的县委和湘南特委机关工作人员,加上掩护的农7师3团及部分宜章农军共4千余人,队伍经鲤鱼江、木根桥,于4月8日到达资兴县城。

4月22日,到达酃县沔渡,与朱德会合。4月28日,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宁冈砻市。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同日回到砻市。在龙江书院,两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5月4日,在江西宁冈县砻市西面的河滩上召开了庆祝两支革命部队胜利会师大会。将两支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这一历史性的会师在毛泽东和朱德的亲自领导下,奠定了中国武装革命的基础,培育了第一支真正能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军队。

【郴县对湘南起义的贡献】郴县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湘南中心,更重要的是在湘南起义过程中起到了指挥中心和核心县的作用。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师占领郴县后,即将部队司令部和湘南起义总指挥部从宜章迁到郴县城,设在考棚内,不久,中共湘南特委机关也从衡阳迁到郴州,与朱德、陈毅一道继续组织湘南各县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在湘南起义中,工农革命军攻打耒阳、永兴、桂阳、资兴等县,部队都是郴县出发的,并帮助和支持各县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这充分说明当时郴县处在湘南起义核心县和大本营的地位。郴县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7师,普遍建立了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开展了土地革命运动,为后来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提供了初步经验;郴县插标分田的面积达18万多亩,占当时全县水田总面积的60%,为湘南各县之首。而且在向井冈山转移时,郴县农7师和县党政群机关干部上山人数达4000多人,占工农革命军和湘南各县农军上山12000人的三分之一,为湘南各县之最。

来源 | 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 | 朱燕红 校对 | 方苡菲

一审 | 李 华 二审 | 罗藏英 终审 | 曹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