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周|关于防治肿瘤的谣言,你信了几个?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陈壮忠 刘庆均

图/视觉中国

肿瘤发病率高,很多人谈癌色变,朋友圈里关于肿瘤防治的文章转发率很高,不过这其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中有不少都是谣言。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特意收集了一些错误信息,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教授来一一辟谣。

谣言一:癌症会传染

经常有“兄弟癌”、“夫妻癌”、“父子癌”等报道,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痰培养能检出癌细胞,那么癌细胞是否会像病毒、细菌一样,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感染呢?

林丽珠:从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来看,家人同患癌症的比例占癌症总发病率的5%左右,可是这并不代表癌症有传染性。肿瘤细胞裂变的速度比正常细胞快8倍,当癌细胞复制它的DNA并分裂增殖时,每个子细胞都有相同的癌基因,随着癌细胞的不断分裂增殖,在患者体内能够扩散和转移,痰培养检出癌细胞,但它不会像病毒、细菌那样,由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都有关系。夫妻、兄弟、父子等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一般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都较为接近,如果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好,自然就有可能导致共同发病的几率增加;另一方面,若家庭中有家人患癌,多多少少会增加其他家人的精神负担,长此以往,其他家人可能免疫力会下降,患病的几率也会增高。

谣言二:肿瘤标志物升高提示体内有癌

现在很多人、很多单位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了,常规的体检中都会查癌胚抗原、甲胎蛋白、PSA组合、EB病毒、相关抗原五项或是相关抗原七项等等肿瘤标志物,那是不是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就代表患癌症了?

林丽珠:肿瘤标志物是诊断鉴别疾病、确定治疗方案、预后判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指标,可是并不能仅凭单纯的肿瘤标志物指标来诊断恶性肿瘤,就像鼻咽癌的发病跟EB病毒存在很大的关系,但尚无法证明EB病毒是鼻咽癌的唯一病因,很多人存在EB病毒阳性,可是并没有患鼻咽癌。

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者不用过度惊慌,可做进一步检查排除癌症可能。炎症、怀孕、活动性肝炎等都可能影响其数值变化;检测仪器或试剂的不同,有时候也会有假阳性现象的出现。

谣言三:西医太伤身,纯中医更好

许多肿瘤患者,在听到手术、化疗、放疗都感到惊慌害怕,觉得这些创伤性的治疗方式自己会不会承受不了,觉得中医无创。

林丽珠:对于是否采用中医、在多大程度上采用中医治疗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对于年龄较大、一般情况较差、细胞分化较好、肿瘤进展缓慢、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可予单纯中医药治疗。

但对于恶性肿瘤,许多临床的经验已证明,单一的治疗手段都不太理想,相反,中西医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更有效。因此中西医共同治疗癌症没有矛盾,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有协同作用,不应被截然分开。

谣言四:服用抗癌中药可预防肿瘤

很多人怕得癌,会积极寻求预防癌症的方法,其中包括长期服用某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红豆杉等。

林丽珠:经过现代药理研究,确实很多中药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红豆杉等都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也是临床上肿瘤科医生常用的组方用药,可是并不能把这些药物当成预防性用药。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不是单一的抗肿瘤就可以达到预防的作用;另一方面,中药有温热寒凉之分,有四气五味之别,中药的使用应该根据病人的体质进行选择,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能达到其真正的疗效。

谣言五:放化疗后身体太虚要补身

很多人认为各类名贵药材“齐上阵”,是给癌症患者最为有效的进补手段。

林丽珠:传统的中医食疗理念和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癌症患者放化疗之后体质虚弱的情况。但要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补,不同的虚症有不同的进补原则。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通常经过放化疗之后,他们的脾胃功能会非常不佳,大剂量的进补佳品是很难补进去的。如果病人放疗过后的身体情况非常弱,应该用养阴扶正的药物,身体恢复后就可以运用驱邪的药物。并不是说什么都一补了之。

谣言六:病后进补,名贵中药只有野生好

很多病人用中药调理一定要用上好药,例如一定要用灵芝、冬虫夏草等等,且一定要用野生的。

林丽珠:其实没必要一定用名贵药材,比如补虚方面的人参、蛹虫草、蛤蚧、白术、黄芪、菟丝子、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熟地、当归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不用一味追求野生,以林芝为例, 目前赤、紫灵芝人工栽培技术是比较成熟的,研究表明栽培和野生灵芝一样都含有诸如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等药效成分,且含量相当。栽培灵芝同样有良好的抗疲劳、镇静等作用,甚至可以通过改进栽培方式增加有效成分含量,而野生灵芝因为环境因素不可控、病虫害等因素有时有效成分还低于栽培种。(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