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一江碧水”三周年系列报道丨最后一户上岸渔民变身河道保洁员

图片
本报记者易思含长沙报道
4月15日上午,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龙塘村,过去的渔民臧雪兰家,空旷的客厅里,弥漫着烟味,三桌人在打麻将,这是臧雪兰当下的工作。而房子里遗留的打鱼工具提示着主人曾经的身份。
2019年12月20日,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当日也是臧雪兰和丈夫蔡朝辉在资水里撒下最后一张网的日子。从2021年1月1日起,整个长江重点水域十年全面禁捕正式开启。在洞庭湖打鱼数十年,又在资水里打鱼多年,52岁的臧雪兰和54岁的蔡朝辉,是最后签字的上岸渔民。
“我们就是靠打鱼养活了两个儿子”
禁渔后,臧雪兰时不时去资水走一圈。
“按照以前打鱼的经验,当下正是可以丰收的日子。”说起打鱼,电话那头,脸色黝黑的臧雪兰滔滔不绝。
禁渔后,臧雪兰常前往渔船停留地,看着渔船和渔网被拆解。“夫妻搭档在这洞庭湖上几十年。”臧雪兰舍不得过去的日子。
臧雪兰在船上打鱼了三十余年,打鱼时常见的渔民们,多数也有三辈以上的打鱼经历。“我们夫妻俩就是靠打鱼,养活了两个儿子。”臧雪兰原本想着,还要在湖上打几十年鱼,“供两个儿子买房,以后他们要是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就继续打鱼的工作,也算稳定。”
由于多年打鱼经历,52岁的臧雪兰一身伤病。“也不是没有想过出去打工,刚上岸的时候,在朋友建议下,去干了三个月餐厅保洁员,但是身体受不住,只能回家,开个麻将店,不用往外跑,也不会很累。”
现在丈夫为以往打鱼的湖水做清理
益阳市赫山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副主任李铀贤介绍,禁渔以来,全区退捕渔民403人,在劳动年龄段内有381人,有就业意愿的有301人。通过“311”就业服务、推荐技能培训、组织招聘就业、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支持自主创业五大措施,实现就业清零,其中企业吸纳121人、自主创业43人、灵活就业76人、公益性岗位安置5人、其他形式就业56人。并且赫山区对符合政策的46户按照当地住房保障政策纳入了住房保障范围,实行实物配租或货币补贴的方式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
臧雪兰告诉记者,自己的5艘船、渔网、渔民证换来近6万元赔偿款、丈夫的社保每年补贴1400元(总共发放15年)以及两人2年的4800元生活过渡费。
虽然洞庭湖里渔民间彼此交流的热闹声已经消失,但是肉眼可见的清澈水面和越来越丰富的生态,是臧雪兰作为渔民,对洞庭湖改变的最直观感受。
而臧雪兰的丈夫蔡朝辉,在政策的帮助下,找到一份沿着资水进行保洁的活,每天早上7点半上班,月薪3500元,中午12点回家,和家人吃一顿午饭,下午再接着工作。“现在他也是为我们以往打鱼的湖水做清理,希望洞庭湖生态能越来越好,也希望我们夫妻俩能再次在这湖面上打鱼。”臧雪兰说。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