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创想】“滨海+古城文化”助推平海十字街“出圈”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实习生 杨汶山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4月16日版面图
3月3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广东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惠东县平海镇平海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其中,至此,惠州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达6个。
十字街为平海古城发展最忠实的观众,它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古城600多年的沧桑巨变——它见证了古城因盐业而繁华;见证了官兵、商贾、民众在日常交流中,各地方言混合,年深月久,形成一种名为“军声”的独特方言,“军声”便于交流的同时,还给平海人外出经商带来便利,令商埠文化不断丰富;见证了惠州首项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从普通渔民借歌谣排解苦闷,到渐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不断登上大雅之堂,越唱越精彩……
图片
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城墙
被誉为岭南文化“活化石”
日前,记者驱车从惠州市区出发,在巽寮高速口下高速后,顺着213县道沿海岸线一直往前,不久便看到一座外表嵌满红砖的城门,这就是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是一座“守御千户所”的所城,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刚到城门下,平海镇平海社区党委书记汪洁就指着头上的缝隙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这是当时城楼的三道闸门,“现在门已经没了,但缝隙还在。”汪洁说。
登上城楼可以看到:一条十字街把城分成了条理分明的“四大块”,一排排民居比肩而立,街道两旁至今仍保留了不少明清风格的民居。据介绍,古城共有四个城墙,十字街的首尾各连着一个城门,站在十字街中心位,可以清晰地看到平海古城东西南北城门楼。
看着西门入口处的平面地图,汪洁介绍,平海古城的四个城门现在保存完好,每个城门上都按照五行设置了相应的庙宇,因其平面布局形似古钟,故有“钟城”之称。据《归善县志》记载:“城高五百二十丈,高一丈九尺。雉堞八百七十一个,四城门上角楼四窝七铺……”。汪洁说,在整座城中,东门与南门地位最为突出,设计也较为别致,城东门正前方修弧形高墙连接东门,上端筑雉堞,可谓钟城之“钟耳”。“若有倭寇从东门攻入,需经过‘钟耳’才能进入城内,而‘钟耳’设计较为弯绕,敌兵在内时,城内士兵可在城楼上将其猎杀,可理解为‘请君入瓮’。”
走在城内,可以看到建于明清时代的宅院府第、祠堂、驿站、书院,代表性建筑有曾氏宗祠、辦香堂、林家宅、刘家宅、杨家宅等传统建筑,建筑内部门廊、庭院有精美的砖雕,绕梁墙面绘有彩画,窗棂有瑞兽、镂空四出钱形、花草等浮雕图案,传统民居门檐下有八卦图、驱邪镜等辟邪物,以及众多走马灯装饰品,建筑精美。
据介绍,平海古城建于明代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城楼,在1721年清代康熙年间和新中国成立后都重修过。四门用砖石砌成拱券门,门上为歇山顶门楼,正脊、垂脊、栏杆等处,以灰塑、砖雕、壁画、陶瓷镶嵌等工艺装饰,灰瓦屋面,绿琉璃瓦剪边,门楼内侧两边设石步级,造型简朴、稳重。
图片
古城内的古建筑
特色方言“军声”带动商业发展
古城内,街坊们操着一种与客家话、潮汕话和白话三种方言都具有一定相似度的方言在交谈,虽不知是什么方言,但仔细倾听,也可听懂只言片语,也可感受到话语间的亲昵。
汪洁介绍,闻之此为平海古城内方言——军声。据史料记载,平海城建成后,海上倭寇因之色变胆寒,城内百姓生活渐渐不受倭寇侵扰,再加上海运的发展,平海这个天然的海港成了当时小有名气的商贸集散地,各地的将士、客商云集,他们操着不同的方言土语,彼此间的沟通只能依靠当时通用的官话。在长期交流中,口音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混合型方言土语——平海军声。
由于军队出动与快速作战的需要,军声讲究抑扬顿挫,读音较短,语音十分动听,极具音乐性。军声以北方语系为基础,融入广州话、客家话、闽南话、潮汕话。会说军声的人大多对多种方言都能运用自如。有语言专家认为,平海军声也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入”声,是汉语的“活化石”。
其实,军声在从前的戍边之地都流行过,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全国只剩下十多个地方在讲军声,早已被列为濒危语言。在平海古城内有三个村庄,合计有6000多人,仍在讲军声。
在粤东一带,流传一说法:“晓得平海话,走遍通天下”。原因有二,一为平海先前是商贸集散地,南腔北调的客商云集于此,军声对多种方言能运用自如,均可对答如流。二为平海是中国《百家姓》的总汇,各地来的人都有,是“天下”的缩影。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可以想象出平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当时繁荣的贸易往来。
平海镇文化站站长蔡景表示,军声确实给平海人带来了很多便利,平海的商旅氛围浓厚,平海人经常外出经商,在语言沟通上,军声帮忙去除了很多障碍,比如说平海人到广州做渔业生意时,军声直接拉近了平海人与广州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出现了不少“抹零”“赊货款账”“赠送”等情况。
《平海镇志》记载,平海古城商贸鼎盛期长达150多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开放,二十四年(1685年)平海设分口岸,正式与国外通商,成为归善县商贸集散地。《平海镇志》载,自清代开始,平海利用自身区位优势逐渐在区域中确立了商贸重镇的地位。商业活动繁盛时期的平海,甚至超过了当年防御所城的辉煌,形成了各式各样、各行各业独具特色的商业街区以及各地的会馆。
在十字街一间矮小的店铺前,汪洁介绍,这是明清时期的店铺,中间开门,两侧开窗,窗前有柜台,可摆放货品,供人挑选。由于城内承载空间有限,大家慢慢地往城外发展,一直从十字街往外延伸至西园村、上中村。“古城内三大家族中,刘氏家族祖籍为潮汕人。刘氏族谱记载,当时刘氏族人来往潮惠两地经商,据记载他们家在平海有一条商业街,可见当时平海多受投资者的欢迎。”汪洁说。
图片
古城内的谭公庙
打造古城文化+滨海旅游业特色产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惠东加快重返一流行列的关键一年,也是平海镇乘势而上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新型滨海旅游城镇的关键一年。平海镇镇政府负责人介绍,按照惠东县“十四五”规划,乘着惠东“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东风,该镇将利用沿海养殖业,培育好海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结合碧甲综合码头、合生-珠江国际智慧冷链交易基地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构建该镇养殖业、种植业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借助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滨海旅游长廊的契机,通过发展“互联网+滨海旅游+海产品+农产品”的模式,加强该镇辖区特色种植业、渔业、商贸业与旅游业的互动,促进平海整体资源的优势互补及整个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历史是对过去的一种记载,它见证了地方发展,是在群众中具有比较高认可度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精华。”该负责人表示,此次十字街入选省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平海镇来说有诸多利好,首先在群众认同感上,可以破解之前老一辈与年轻人对古城文化的认同感差异化的问题,提高古城内外群众对古城文化的认同感。再者,可以提升平海整体的知名度,全国海岸线那么长,平海的滨海旅游业如何出圈?古城文化+滨海旅游业就是突破口之一。
该镇镇政府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平海将有三大动作:首先要保护好古城,要确定平海古城、十字街新的保护举措,思考如何提高群众历史文化历史街区的文化认同感,共同保护古城文化。其次要挖掘平海古城文化,探讨如何与滨海文化元素结合,怎样与舞鲤鱼、舞凤等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小吃街道的同时呈现古城特色文化元素。最后还要思考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古时平海商贸发达,平海的海洋资源、绿色屏障资源都十分丰富,结合借助平海商贸基因,促进平海旅游往更高阶转变,这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该负责人说,目前平海内正在建设的是卓越、云顶海岸、兄弟高登等四个沿海旅游地产项目(酒店+商业街),计划建设的有万科、双月湾、月华等大型的文旅项目。
图片
航拍视角下的平海古城
【文脉链接】
平海为惠东渔歌发源地
国家级非遗越唱越精彩
作为惠州首项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在几代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渐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不断登上大雅之堂,越唱越精彩。
惠东渔歌工作室专家陈志祥向记者介绍,惠东渔歌自宋朝时传入惠东,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当地最原始的渔民称为“疍民”,他们长期过着海上漂泊的艰难生活,生产方式单一,生活十分枯燥,于是以歌自娱,以歌解忧。经过岁月的沉淀,逐渐形成了疍家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唱方式,后人称之为惠东渔歌。
古城一角
图片
古时会在墙孔内放蜡烛用于照明
据《惠东县志》记载,自宋朝起,这种浅海渔歌由福建沿海传入惠东,惠东渔歌流行于稔山、平海、港口、巽寮等沿海一带。“按照历史上属地管辖来讲,亦可认定平海为渔歌发源地,历史上港口、巽寮一带均属平海管辖。”平海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惠东渔歌有40多种曲调,曲调开朗、辽阔、豪放,以福佬话组词,内容主要反映劳动、爱情、生活等,在旧社会以叹苦的内容居多,解放后则以赞美新生活为主。它的曲调或高亢豪放,或柔婉低沉,节奏自由多变,达40多种,已被收入《中国曲艺辞典》。
千百年以来,几经沉浮,政府机构与民间力量合力促进渔歌发展,找到了千年渔歌与现代审美需求的契合点,令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港口渔歌手苏木水、苏带心把渔歌唱到了北京城,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经过不断努力,2008年,渔歌作为惠东典型的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中国渔歌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歌曲,惠东渔歌颇具大海般的韵味和浓郁的南方滨海文化特色。不少文艺创作者从中汲取创作灵感,渔歌成为他们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天蓝蓝,海蓝蓝,光脚丫,走沙滩……阿爸出海打鱼去,阿妈织网一番番,一网鱼,一网虾,鱼虾满仓归海湾……”由罗嫦玉作词、廖志涛作曲的惠州童谣《天蓝蓝 海蓝蓝》,凭借清澈的童声演唱、悠扬的渔歌曲调,拿下“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2019年主办的广东乡村微视频大赛一等奖。
“《天蓝蓝 海蓝蓝》是取材于惠东渔歌曲调,同时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改编创作的‘印象渔歌’作品。”惠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廖志涛介绍,童谣充分运用和声色彩、人声色彩的变化来表现歌曲的意蕴,向人们展现了湛蓝的天空下,渔民划着船儿在浩瀚的大海上纵情歌唱的画卷,体现了新时代渔民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