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需“补脸”的藏族男孩又来广州了!他变化很大……

“感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白衣天使!”把亲手写的汉藏双语感谢信交给护士时,13岁的格玛南加笑了。神情里还带些羞涩,但他的眼中有了希望的光。

4年前,第一次来到广州时,脸部大面积烧伤的格玛南加总是紧紧地戴着口罩,一言不发。一次跨越西藏和广州的爱心救治,让格玛南加得到了治疗,重拾了自信。

4月14日,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获悉,格玛南加的第二次治疗顺利,明日即可出院回家。接下来他还需要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激光治疗,让面部恢复得更好。

点汽油取暖被烧伤,藏族男孩不愿摘口罩

格玛南加住在自西藏仲巴县,从小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2015年冬季,海拔4700米的仲巴县气温接近零下50℃。当时只有7岁的小南加试图点燃摩托车里的汽油来取暖,结果汽油发生爆炸,导致他的面部大面积烧伤,其五官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睡觉时连眼皮都合不拢。

由于当地医疗水平有限,要治疗他的烧伤,只能坐12个小时的车,到附近的日喀则市医院去求医。小南加家境不好,爷爷奶奶带着他做了首次治疗后,再也无力带孩子进一步处理烧伤后留下的疤痕。从此,这个孩子不愿再见人,出门便戴着黑色口罩,吃饭也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吃。

2017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藏医疗队在仲巴县进行医疗帮扶期间,了解到了小南加的情况。医生们决定将他接来广州,并组织专家团队为他治疗。为帮助小南加走出困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还号召全院职工为他捐款献爱心,共筹得善款10多万元。

在之后的7个月里,医护人员通过7次手术为小南加“补脸”,基本帮他恢复了功能。虽然他的小脸上仍残留了部分淡疤,但已不会引人注目。小南加终于能够闭上眼睡上一个好觉,也能够勇敢地摘下面罩融进人群。

“我的心愿是好好读书”

长高了,更开朗了,普通话也进步了不少……4年后,再次见到小南加,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张金明教授欣喜地看到了他的变化。得知小南加还当上了班长,张金明笑着鼓励小南加:“以后可以学医当医生,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一次,格玛南加是来广州进一步治疗脸上瘢痕的。张金明介绍,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以往烧伤留下的疤痕可能会被牵拉。“我们对他的面部外观做了进一步的改善和美化,有点像‘抛光打蜡’。”张金明团队为他进行了面部修整和点阵激光治疗、发际线脱毛治疗。接下来,小南加还需要定期进行激光治疗,逐渐平复面部细小的疤痕,改善皮肤的质地和色泽。

据介绍,此次小南加返粤治疗,除了来程的飞机票是自费,在医院的饮食、住院、医疗费用及回程路费,均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此前的职工爱心捐款费用承担。除了医疗救治之外,医护人员还关注小南加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情况,为他准备了一些喜欢的水果、零食和玩具。

出院前,医院赠送了纪念礼品给小南加,包括他喜欢的奥特曼卡片、书籍和足球。由于激光治疗后需要防晒,医护人员还给他赠送了遮阳帽。小南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喜欢学习和运动,我的心愿就是好好读书!”

对小南加等藏族贫困患儿的救治,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西藏仲巴县帮扶成效的一个缩影。2016年开始,该院先后派出9批共38人次的援藏医疗队伍赴仲巴县帮扶,期间完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剖宫产手术,开展了仲巴县首例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等技术,助力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成功通过二乙医院评审,将优质医疗资源带到了这片海报5000米的雪域高原。

【记者】朱晓枫

【实习生】陈迪安

【通讯员】张阳 林伟吟

【作者】 朱晓枫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