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娃”的春天

图为公司聘用的当地村民在养猪场进行消毒作业。记者 德庆占堆摄

“哼哼、哼哼……”,3月29日下午,在山南市乃东区索珠乡索珠村一组的山腰上,一群小猪仔跟着母猪欢快地跑来跑去,尽情地撒着欢。

尼玛堆旦提着一麻袋营养饲料,将猪槽装的满满的,闻讯赶来的“二师兄”大快朵颐地吃着并不住地发着满足的“嗯嗯”声。这里是一家返乡创业公司的一个养猪场,而24岁的尼玛堆旦则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1998年出生在山南市乃东区的尼玛堆旦,在人生规划中没想到自己会跟养猪打交道。

2019年,毕业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尼玛堆旦在校期间曾被安排到江苏学习草莓脱毒苗实验研究。在为期50多天的心无旁骛的学习时间里,关于草莓组织培育、营养液的搭配等相关知识的汲取和实践,让草莓种植成为尼玛堆旦念念不忘的一个创业目标。

毕业后没多久,得知山南市乃东区有个乡村草莓种植基地,他兴冲冲地跑过去考察,发现基地的种植技术比较传统。于是,找基地承包方和乡领导沟通,希望能通过合作的形式,在基地建立一个实验室,对草莓的色泽、果实进行改良。结果事与愿违,“我的第一次返乡创业就这样泡汤了”, 尼玛堆旦笑着说。

创业需要激情,同时也需要关照现实。尼玛堆旦说,“当时很沮丧,但同时,这件事也成为我创业之路上一次难得的经历,我反而更愿意扑下身子,锤炼自己。”

没多久,尼玛堆旦遇到了白玛扎西和洛桑卓嘎。他俩也和尼玛堆旦一样,毕业后选择返乡就业。三个头脑活络的年轻人很快就发现一个创业项目——养猪。

下定决心后,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猪怎么养?他们三人跑到山南市桑日县藏香猪养殖户家里,和养殖户交朋友,学技术。

猪在哪养?山南市乃东区索珠乡把该乡一块牧业用地专门划拨给他们无偿使用两年,作为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

猪从哪里来?尼玛堆旦他们三人用申请的返乡创业启动资金6万元,购买了12头藏香猪,并修建了猪舍。

一个好不容易跳出农门,怎么又返乡养猪了?面对别人的疑惑,尼玛堆旦说:“刚开始,自己也觉得有些难为情。一直以来想做草莓种植,结果变成养猪。但接触养猪的时间一长,我就愈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尼玛堆旦他们三个年轻人,开始褪下学生娃的稚气,换上工作服,走进猪圈,当起了“养猪娃”。

2019年11月,正是山南的初冬,索珠乡透着丝丝寒意。而对三个“养猪娃”而言,春天来了,因为他们申请到了山南市乃东区援藏资金20万就在这个月到账了。

资金一到,他们马上和乡里协商,租用了60余亩的农田和荒地,在办理了相关手续后,成立公司、清杂草、 修缮养猪场、购买、调试饲料加工设备、种植饲草和核桃树……,尼玛堆旦他们整整忙活了大半年,养殖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并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出栏的藏香猪达到200多头。

“其实我们想带动村里人一起致富。”尼玛堆旦说,他会继续发展肉猪,用科学的方法养殖、用网络的渠道销售,一步步发展壮大。为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2020年,公司聘用了10位当地村民负责养猪场的日常工作,其中三位为低保户。到年底,除去发放的工人工资34000多元,公司一年纯收入达到22万元。而在2021年1月,养猪场通过出售猪肉,收入就到12万多元。

现在,尝到创业甜头的尼玛堆旦和他的团队,已经不满足于养猪场的经营收入,而是把目光盯上拉萨周边的蔬菜市场。

早在去年7月,他们就把公司业务拓展到蔬菜种植,在拉萨市林周县示范园租用了约20亩地,10个蔬菜棚,种植青椒、大白菜等蔬菜,到去年年底收入达到6万多元。“今年预计能有15万多的纯收入”, 尼玛堆旦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问尼玛堆旦,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你们这个创业公司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有何创业秘籍可分享?尼玛堆旦说,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团队的团结与不懈奋斗就是我们这些“养猪娃”成长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