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红土地丨柘荣县第一位共产党员的牺牲地,如今是这样的……

图片
四月的柘荣,山花烂漫,草木欣然。伴着蒙蒙的雾气,记者来到东源乡上泥村,还未到村口,“红色”气息就扑面而来,革命烈士林爱的纪念雕塑在山头高高耸立,蜿蜒3公里的红军渠遗迹静静诉说着当年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走进村中,只见屋舍俨然、村道平整、农民公园里春意盎然……用村里老人的话说,家乡变美、变绿、变干净了。
上泥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叶飞、马立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活动于此,中共霞鼎泰县委副书记、柘洋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林爱同志牺牲于此,留下了许多革命斗争的感人故事和历史遗迹。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一系列支持老区发展的政策帮扶下,上泥村进入发展新阶段,村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17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户11人全部脱贫。
图片
扶上马,更要送一程。虽然经过多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上泥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否还存在着其他发展难题?3月31日下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柘荣县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上泥村,与村干部、村民围坐一桌,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
“进村道路还需要拓宽”“村里的古民居年久失修,部分有坍塌危险,急需修缮”“还有水利工程也要进一步加强建设”……一个个问题摆到桌面,逐一解答,上泥村党支部书记缪孝忠不由竖起大拇指道:“这样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既接地气又入人心。”
柘荣是闽东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是闽东革命中心之一,是叶飞、曾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拥有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在闽东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铸就了屹立闽东大地的红色丰碑。全县有532名在册革命烈士,115个老区村,8个老区基点村。
图片
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柘荣县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聚焦“推进经济增长、推进产业提质、推进要素整合、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等6个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形式从机关会议室搬到了基层一线,让课堂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问需于民、问情于民,坚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能受益的地方抓起,全面对标对表,认真查找差距,攻坚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务实举措,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图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此,柘荣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推出柘荣县烈士陵园、富溪里街秘密交通站、西竹岔战斗遗址、闽东特委楮坪会议会址、柘荣第一个党小组会址、中华慈善文化园、中华游氏文化园等一批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提炼了《柘荣革命史》等一批柘荣优秀党史故事,通过打造系列红色文化品牌,保护红色文化,珍存红色记忆,让历史血脉代代相传。
同时,柘荣还把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林爱烈士简介
林爱(1899-1934),原名林步圆,又名林阿圆,福建省柘洋特别区(今柘荣县)城关上城人。1928年6月只身前往福州谋生,1931年在福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1月受命返回柘洋开展革命活动,组建秘密农会和“红带会”(赤卫队)武装。1933年11月任柘洋党小组组长。
1934年4月率赤卫队配合闽东红军独立团十六连解放柘洋,此后历任中共柘洋区支部书记兼柘洋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霞鼎泰(霞浦、福鼎、泰顺)县委副书记,组织领导全县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并率区警卫连转战福鼎、泰顺边区,扩大苏区根据地。同年9月,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闽东苏区,占领柘洋,林爱率县委、县苏维埃机关和红军地方部队转移山区开展反“围剿”、保秋收游击战争。
11月,林爱率部在宅中、上泥村活动时,国民党78师由霞浦上万进攻宅中,抄小路紧追我军。林爱得悉情报后,迅即带领队伍向山地转移。时值风雨交集的夜晚,林爱在崎岖陡峭泥石杂乱的山路中不幸跌落悬崖绝壁遇难,时年35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闽东日报社 记者 叶陈芬 林珺
■45个!宁德市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公布!
[ 这里是闽东日报,感谢您的阅读 ]
闽东日报移动端矩阵
“你说我办”新闻报料热线:2876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