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怎么“管”,东莞群众说了算

潺潺流水、琴声悠扬、花香鸟语……近日,“2021粤港澳大湾区深圳花展”上的东莞花园备受关注,时常围满了驻足拍照的游客。古典的琴声和科技感十足的智慧树装置带游客穿梭于古今东莞。这个独特的花园由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承建,荣获城市花园展区最高奖“造园艺术大金奖”。

不仅是园林造景,在东莞,街头随处可见的星级公厕为市民行了方便,家门口的示范街道建设减少了出行安全隐患,城市驿站里的工作人员为路人暖心服务……一件件小事、一点点变化,街头巷尾,城市治理的创新成果逐渐凸显。从共建共治到共享,一条贯穿于群众、管理者之间的城市治理共赢通道逐渐打通。

创新治理模式引导市民参与

在望牛墩镇望溪河登瀛桥两边,以往乱堆乱放、乱设摊点等城市“六乱”问题严重影响当地市民出行,每到早上人车争道、车辆拥堵等现象严重,周边市民怨声载道。

在城管部门的调解下,振兴路肉菜市场旁边划出60多个农产品自销摊位,供自耕农户摆卖,小摊有了固定摊位,这才将整洁宽阔的道路还给市民。过去小商贩聚集的农贸市场集散地,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的示范路。

“设置好就容易管了,现在路宽了、人也好走路了、车也方便停了。”在该路段经营店铺的顾老板说。

改变以往“你追我藏”的恶性循环执法模式,如今东莞推行“先疏后堵”的方式,以服务意识创建集中摆卖点102个,引导和督促小贩们入场集中摆摊,再进行沿路清理整治。以“721工作法”为宗旨,即70%问题用服务方式解决,20%问题用管理方式解决,10%问题用执法方式解决。一系列的人性化、精细化服务,提升了城市治理温度。

民,乃城之本也。城市治理效果好不好,老百姓满意度说了算。去年10月,5920名东莞网民参与“我给东莞城市管理工作写提案”网络调查活动,300多条意见建议为深化城市治理贡献了诸多锦囊妙计。

街边树池损坏、路面地砖突出,群众抱怨哪里,城管出现在哪里。在东莞市常平镇常平大道还珠沥圆盘至联邦天虹商场路口全长约1.6公里路段,铺设盲道砖、维修树池、翻新斑马线、改造二次过街岛无障碍通道……细致人性化的提升工程为市民生活带来便利。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从2019年开始,东莞全市各级领导以“四不两直”的方式走访基层,市领导主动上门“拉家常”,以服务意识,面对面地自查问题,多次听取民意。据统计,2020年,全市各级领导“行走东莞”约20万人次,发现和整改问题30.2万件。

以“行走东莞”为起点,去年起,东莞以问题为导向,密集打出以发现群众关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题的精细化管理“五件套”组合拳,包括:行走东莞、洁净城市活动日、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红黑榜和城市论坛,成为东莞听取民意、引导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创新举措。

社会组织参与共治的力量同样在背街小巷悄然出现:社会企业捐赠建设了6个公共厕所,并积极参与星级公厕的“以商养厕”模式;东城街道已建成的2个城管驿站,均由民间资金捐献;也有部分采用BOT或BOO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建设,如麻涌环保热电厂、环保教育展示中心等一批项目,均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