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300封信2400公里 市民杨丰收千里’家书’寄哀思

原标题:21年,300多封信,跨越2400公里,从大庆到湖北黄冈

市民杨丰收千里“家书”寄哀思

杨丰收与母亲的合影。

古稀之年的王桂英坐在家门口的百年老槐树下,拄着拐棍的手上紧紧捏着一枚信封,歪着头,听着村里有文化的六叔读小儿子杨丰收寄来的家书。六叔声音很大,一边读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地上金黄色的槐米,也映衬着老人脸上幸福的笑容。

21年来,这样的读信场景,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大杨湾每个月都会出现一次。300多封信件,均来自与之相距2400公里外的大庆。

2015年,王桂英因病逝世,享年79岁。每当杨丰收想起母亲,还是习惯寄情于笔尖。他把这些信攒了起来,每到母亲的忌日或是清明,都会拿出来读一遍,跟妻子、女儿讲母亲的故事,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以此向天堂的母亲诉说思念之情。

母亲下跪磕头为他凑手术费,额头上落了疤

杨丰收是家里的老疙瘩,上面有5个姐姐,生他那天,母亲上半夜还在打谷场劳动。当年生产队的水稻大丰收,长辈们说,这孩子来得喜庆,于是取名“丰收”。

杨丰收两岁多时,父亲因公殉职,扔下了母亲和6个孩子艰难度日。高中的一个暑假,杨丰收睡午觉时,被梁上掉下来的一个砖头砸中了左脚,当时没在意,第二天跟小伙伴捞鱼赚学费的时候,伤口感染了。村卫生所的大夫说,得送到卫生院做切除手术,否则脚保不住。300元手术费,母亲东拼西借只凑到200元。

“医院住不进,我儿会成残废。”大半夜,母亲背着杨丰收来到一个亲戚家,一进门就扑通给人跪下了,“咚咚”磕头。母亲前额的鲜血浸湿了冰冷的地面,杨丰收吓坏了,抱着她失声痛哭,哀求母亲不要这样:“我宁愿不要我的腿,将来残疾了,也能养你!”

被母子连心感动,亲戚借他们一百元。杨丰收住进了医院,手术很顺利。可磕头时候留下的疤,一直留在了母亲的额头上。

寄给母亲的第一封信,他将蛤蜊油包在了信纸里

姐姐们陆续出嫁了,杨丰收如愿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了给儿子凑学费,母亲白天犁田耙地,晚上纳底做鞋,余暇养猪卖钱。家里的粮食不够两头猪吃,母亲就去撸野大麦,手指上的层层伤口到了冬天还会开裂,杨丰收放寒假回来,总会用纱布细细地给母亲包扎。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杨丰收大二开始做家教。他发现黑龙江有一种专治手裂的“蛤蜊油”,为了省邮费,他把蛤蜊油涂在塑料膜上,装在信封里寄给母亲。这是杨丰收写给母亲的第一封家书,此后,每个月一封家书,成了母子俩心照不宣的约定。

大学毕业后,杨丰收被分配到大庆工作。有了收入的第一个春节,他悄悄翻出母亲最合身的衣服和鞋子,打包带到镇里,请人照尺码找货。抱着儿子拿回来的一大包新衣物,母亲嘴上责怪着,却掩不住脸上的笑意,一件件去试穿。

结婚后,杨丰收接母亲来大庆享福。母亲喜欢冰雪,他带她看冰灯、坐冰车;母亲想遛弯,他带她到铁人纪念馆、大庆博物馆,给她讲铁人故事。两年后母亲想落叶归根,回了老家。

“只要我的乳名还有人唤,就是娘未走远”

最后的日子里,母亲被疾病折磨得瘦骨嶙峋,但她每天念叨的,却是这么耗着会耽误儿子的工作。临终前,母亲躺在杨丰收的怀里说,她没遗憾,她供儿子上了大学,满足了父亲的遗愿。

再回老家,村口已没了母亲守候的身影。厨房里母亲用惯的案板结了蛛网,板凳落满灰尘,镰刀锄头全生了锈。三姐给他送来三双鞋垫,说是用母亲留下的最后一块帮子裁的样,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尺码。

“收儿回来啦。”母亲的旧友六娘送来了他打小爱吃的卤盐鱼、绿豆和花生。看着说话语气像极了母亲的六娘,杨丰收鼻子酸酸的。“只要我的乳名还有人唤,就是娘未走远。”

“母亲,请您原谅我。我是您唯一的儿子,阴差阳错,却在离您这么远的城市安家。您到古稀之年,还要忍受思念的折磨,您却从未跟我说起。三十年前,那个少年在一望无垠、朵朵过人头的菜花丛中艰难前行。三十年后,少年已长大,他的背上没有米袋,他的腰间没有菜罐,他的胸口没了母爱。犹记得,您走时油菜花开遍原野,金色映黄您的土丘,遮天蔽日;而如今,长相忆,长夜漫漫人不寐,冽风吹起絮絮追思,大雪纷飞……”

大庆日报记者 程诚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