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红色东莞|探寻石龙东征史迹,缅怀先烈承续斗志

线路1:

石龙博物馆——石龙中山公园(石龙东征博物馆、周恩来东征演讲台遗址)——石龙举重博物馆——石碣袁崇焕纪念园——高埗大桥旧址——高埗唯美陶瓷博物馆

“走读红色东莞”的第一条线路,途径石龙镇、石碣镇和高埗镇,行走其间,能深入了解孙中山当年东征的历史往事,重温革命史迹,在缅怀先烈中承续奋斗之志,在发扬传统中砥砺责任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线路囊括了石龙博物馆、石龙东征博物馆、石龙剧中博物馆以及高埗唯美陶瓷博物馆四所博物馆,更串连了高埗大桥旧址。走读之间,在温故历史之余,还能见证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再现东征国民革命军风采

首先来看看这条线路的起点,东莞市石龙镇。

位于东莞市东北部的石龙镇,迄今已有3500年的文明史和800多年的建城史。

东江把石龙分成了四部分,三面环水的石龙,民国时期凭借其水路、铁路的优势,成为珠三角一带有名的商品集散地,于1929年就建起了两旁为典型骑楼建筑的第一条马路“中山路”,“广东四大名镇”之一的风范可见一斑。

这座古镇,与孙中山先生有着不解之缘,有为纪念先生而修建的中山纪念堂、以及于1925年更名的中山公园,以及后来修建的东征博物馆,都记录着孙中山在石龙的故事。

为了保护和展现这段历史,东莞先后将孙中山相关文化遗产资源纳入文物保护体系。2020年,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整合相关文物资源形成“东莞石龙东征游径”,被纳入首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充分活化利用文物,追寻历史文化脉络。

在石龙镇中山公园,有一座显眼的建筑,那就是石龙东征博物馆。

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曾经9次到访石龙,慰问军队、处理要务。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征的主力军是由黄埔军校培养的,其中不乏优秀的共产党人,如我们熟知的周恩来、叶剑英、叶挺等,都曾在东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东征博物馆是由拥有80年历史的原中山纪念堂改造重修而成,整个工程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博物馆内展览面积约450平方米,一楼展厅通过不同时空和众多情节场景,从不同侧面反映东征,并陈列部分与主题有关的模型在大型半全景油画前,加上灯光、音响、旁白、道具、特效等,与画面重叠交错,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二楼则为东征史迹展览,以1923-1925年的东征历史为脉络,突出石龙作为国民革命军东征大本营的历史史实,主要展示东征的历史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揭示战争年代的社会状况。

展览通过珍贵历史照片、图表、地图、实物、场景、雕塑、电脑触摸屏等陈列手法,具体、形象地再现了东征的历史,观后令人记忆犹新。

在中山公园内的革命时期史迹

石龙东征博物馆所在的中山公园,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

其原名为“石龙公园”,后来孙中山数次亲临石龙前线指挥作战,他的革命实践给石龙人民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影响,人们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东征军。

为缅怀孙中山,在他逝世后,石龙人民将石龙公园改为中山公园。

国民革命军东征时期,中山公园是东征军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群众性集会的地方,同时也是国共两党合作开展革命宣传和实践的重要阵地。

中山公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园内至今保存着民主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旧址、遗迹,包括周恩来演讲台、李文甫纪念亭、莫公璧纪念碑以及凯旋门等,都是那个时代的印记。

1925年,周恩来随广东国民革命军东征陈炯明两到石龙,10月8日在石龙中山公园召开军民联欢会,曾在此台上演讲。

当时石龙人民都非常支持东征、支持革命军队,周恩来发表演讲时台下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他当时说:“我们此次东征,都是为人民幸福而来,人民和革命军联合起来,如同一家兄弟一样,互相提携,帮忙去打敌人。”

周恩来的发言,极大地激励、鼓舞了军民。后来这里还竖起了周恩来的铜像记录这段历史。

2012年,石龙公园史迹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缅怀袁崇焕赤胆忠心

除了石龙镇外,石碣镇和高埗镇的点也非常值得一看。

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的袁崇焕纪念园占地4.8万多平方米,依傍东江,遥望榴花,湖光柳色,风景旖旎。有牌坊、袁崇焕石雕像、袁督师祠、袁崇焕传记浮雕、故居、衣冠冢、三界庙等景点,于2003年1月正式开放。

园内有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精心雕琢的袁崇焕石雕像,十九幅袁崇焕传记浮雕手工精凿,记载了袁崇焕的丰功伟绩;三界庙、袁督师祠雄伟庄严,古色古香,殿宇肃穆,缅怀了袁崇焕的赤胆忠心。

而与石碣镇接壤的高埗镇,其高埗大桥则是改革开放东莞人敢为人先的生动缩影。

高埗镇位于东江下游段的孤岛上,四面环水,距离莞城仅7千米,但需绕道石龙渡口乘船过江,交通不便,无法吸引外资企业入驻,也无法让当地年轻人就业。建造桥梁,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高埗镇来说迫在眉睫。

高埗大桥建设前期面对资金紧缺问题,当时大桥建设资金预算约150万元,而公社自由支配资金仅8000元;最终通过集资建桥和收费还贷的方式解决。

高埗大桥的通车连接起高埗与外界沟通的渠道,直接刺激了高埗工商业发展;大桥通车当年,高埗工农业总收入3509万元,首次突破3000万元,工农业产值比重则从1983年的58.8%比41.2%,转变为70%比30%,高埗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

更重要的是,这座“致富桥”和“幸福桥”开创了全国公路桥梁“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的先河,随后“想致富,先修路”口号从高埗响彻全国,“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正式出台。

高埗大桥模式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推广。时至今日,全国90%以上的高速公路、70%的一级公路和40%以上的二级公路,甚至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沿袭这一东莞模式建设。

【记者】龚名扬

【作者】 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