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能量重振工业雄风 枣庄高新区大有可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靖亚如

3月26日,在枣庄高新区工业率先突破三年攻坚行动誓师大会上,高新区号召上下尽快行动起来,深入实施工业率先突破三年攻坚行动。

如果说工业强市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底气”,那么工业提质增效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座城市发展的潜力。从誓师大会的坚决态度不难看出,高新区要跑出工业率先突破“加速度”的决心。高新区挺起枣庄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是实现枣庄工业大发展、产业大提升的关键所在,是枣庄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发展工业的重要部署。

曾几何时,高新区作为枣庄市拥有的唯一一个国家级产业园区,是鲁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地,曾在工业领域创造了傲人成绩。投资20亿元的鲁南大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和机柜容量均居全省首位,使枣庄与济南、青岛并列为省内三个一级主干节点城市。曾是全国第三大锂电产业集聚区,“锂光医智大”特色优势产业,日益成为枣庄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些无不见证了高新区工业发展的高光时刻,可以说,“工业”二字,早已融入高新区的血液和基因之中,它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辉煌,而且孕育着城市转型发展的动能。对标国内其他城市的高新区,虽然枣庄高新区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较低,高新技术企业偏少,但深厚的工业基础还在,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培优突破锂电首位产业,培育壮大光电、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构筑特色产业集群,高新区在锂电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竞争力,工业经济正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可以说,高新区率先“领棒”跑出枣庄市工业“加速度”,正合其势、正当其时。

目前,山东省内乃至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发出“工业回归”的信号,并且都在提供全能服务,强化政策保障,为工业发展下大力气注入“政”能量。为打造一流产业发展生态,研究实施工业强市攻坚行动,济南市推出了自己的“新主张”,放出了“大招”“实招”。从“十二五”以来就告别南京主城区的工业,也以都市工业的形式重新“进城”。

高新区“工业强市”中实现”领跑”,关键是园区现有企业的品质提升和招商企业的落地开花。无论是抓产业还是育集群,都离不开工业经济建设的首要工作——项目建设。而实现行业引领的批量项目的引入,迈进途中就少不了攻坚克难,这就意味着高新区要上下与企业紧紧抱团,相关职能部门更要担当作为。从区域生态来看,既要重视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又不能依赖大项目单兵突进,这就需要依靠长周期、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做好支持系统。这其中,必须发挥“政策先导”的重大作用。对此,高新区以不破不立的姿态给出了答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探索推行新型产业用地政策、推动不同产业用地合理转换.....在尽快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同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统筹财政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强财税金融改革的保障力。

政府服务企业,就要重视企业家的作用,尤其在涉及工业发展宏观布局和公共决策环节,企业家的参与不可或缺。高新区工业发展如何推进,发展靠什么、要什么?产业抓什么、强什么?回答这些问题,企业家最有发言权。在此次誓师大会上,高新区特别强调,“要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适时组织企业家高校研修班,培养一批擅长资本运作、善于经营管理的企业家,推动形成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良好氛围。”从中不难看出高新区打破利益固化的强大勇气,引入“企业化政府”的先进理念,淡化“身份”和行政管理的科学治理,这些将成为持续激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活力的动力之源。高新区也将因此成为有实力能实干的企业家大显身手的舞台。

站在新起点上,枣庄高新区工业经济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步伐坚定。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张张工业经济发展的“宏图”终将变为一幅幅见证城市活力的“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