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河谷哈萨克族牧民开启春季转场季 记者体验感受新疆传统畜牧业变化

新疆尼勒克牧民放牧转场。(图片来源:CFP)

央广网伊犁3月21日消息(记者张孝成 蒋雪娇 卜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3月份,新疆伊犁河谷的百万牛羊进入春季转场季。时代在发展,许多牧民选择机械转场,但是仍有一部分牧民沿袭着千百年的传统,骑马、牵着骆驼,赶着牛羊去转场。

这几天,总台驻新疆记者兵分几路,追随牛羊转场大军,长途跋涉,体验转场艰辛,也感受到新疆传统畜牧业的转型发展。

昨天(20日)是春分,伊犁河谷最早一批出发转场的哈萨克族牧民已经赶到了霍城县的春牧场。按照传统,转场结束的牧民会在春分前后,邀请乡邻团聚,喝粥吃肉品美酒,唱歌跳舞,洗刷一路的风尘。

齐巴拉嘎西村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的牧业新村,依山傍水,牛羊众多。20日,88户牧民转场归来,正赶上春分。择日不如撞日,这些牧民捯饬一新,在院子里煮肉、熬粥,邀请乡邻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庆祝转场顺利。

逐水草而居,年复一年的转场是哈萨克族牧民的古老传统。虽然艰辛,却也有它不得不做的内在逻辑。霍城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库尔哈斯拜·叶尔别克说,牛羊百里、千里大转场既是一笔“经济账”,也是草畜平衡的“生态账”。

他说:“在这个固定地方养羊,饲草料费一天最低两块钱。250只羊500块钱,四个月就是六万,再高的话十万左右。人工费,一个人一个月不给3000块钱他不干。”

一算账吓一跳,因此明知转场艰辛危险,每到转场季,许多牧民们依然义无反顾。用骆驼驮着毡房和全部家当,骑马赶着牛羊,带着老人、孩子长途跋涉,辗转几天甚至十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次,从阔克江巴斯冬牧场出发转场的第五天中午,叶尔波力赶着羊群到达了三台转场中转点。一杯热茶,一碗热腾腾的抓饭,一盘开胃小菜,政府对转场牧民的关爱驱散了叶尔波力长途跋涉的疲惫。

为了保障牧民和牲畜安全转场,当地政府修建了果子沟专用牧道,在牧民转场必经道路上设置了三台牧业转场指挥部和江巴斯沟中转点,免费提供热茶热饭、牲畜饲草,供转场牧民和牛羊休整补给。

霍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兰晓明介绍:“一个是驻点的服务,提供气象信息、医疗服务;一个是沿路的服务,24小时不间断巡逻,关注安全,牧民的饮食,身体状况,应急救援。”

转场道路遥远、地势起伏、天气多变,偶尔会遇到狼群或是母羊临产......41岁的叶斯开森对于人工转场的艰辛记忆犹新。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降低牲畜在传统转场路上的伤亡和流产率,叶斯开森选择了机械化转场。

“赶羊要七八天,机械化转场8小时就到了,时间更短也更方便了。机械转场,路上死的也少,流产的也少,安全有保障了。”

不管是人工转场还是机械化转场,让叶尔波力和叶斯开森欣慰的是,随着国家定居兴牧计划实施,老人孩子不再跟随牛羊转场,而是落户牧民新村,就近就医上学。

齐巴拉嘎西村的马乃·库普斯拜等88家牧民是直接受益者。五年前,他们深居大山,住土坯房、喝涝坝水,祖孙几代人围着牛羊,也孤守着贫困。

现在依托党的惠民政策,他们告别深山,移民搬进牧民新村,住上了免费的砖瓦房,马路通到家门口、路灯照亮夜行路,出门就到幼儿园、临近就是卫生院,就连育肥的牛羊都住上了彩钢暖棚。回想这几年的巨大变化,马乃·库普斯拜无限感慨:“定居后,儿子外出打工,赚的钱买羊买牛,发展牲畜业,生活越来越好。”

环境变化也激发了定居牧民的创业热情,他们也开始尝试发扬“领头羊”精神,创业创新带领周边牧民增收致富。霍城县热合买提村的定居牧民阿克交路是村里盖起现代化牛圈的第一人,四里八乡的牧民慕名赶来,向他学习养牛技术。

创业小有成果,增强了阿克交路的信心,他准备在村里领头创办综合型的现代养殖合作社:“我想搞一个合作社,以后我们村里合作社牛羊都一块放,一块挣钱。”

发展没有止境,牧民从游牧、代牧、圈养到家庭农场再到创办合作社,一系列变化折射了新疆传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规划已经出台,新疆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高宁表示,支持龙头企业构建全产业链,支持发展家庭牧场、畜牧专业合作社,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养殖户”等多种新型经营模式。一方面带动农牧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为我们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畜牧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