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宰相村第一书记的乡村振兴畅想

图片
人勤春来早。欢乐祥和的春节过后,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的群众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部分住在镇上移民小区的养殖户们陆续回到村里搭建的生产用房,“全勤”养起了自家的平凉红牛;村头的旧房屋年前已经彻底拆除清理,新规划的40亩新养殖小区已开工建设;村口,几辆满载农资的三轮车驶来,提前为春耕生产做好准备。
图片
“新的一年,新的面貌,宰相村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好了。”第一书记杜恒说。他刚从130公里外的崆峒区赶来,一下车就和帮扶工作队召集来群众,和大家开了个简单的会议,商讨宰相村新一年的发展规划。
“红牛养殖规模要增加,销路还要再拓宽一下。”
“老张去年蜜蜂养得不错,谁家有意向养殖的可以和他取取经。”
“要继续美化村容村貌,保持良好的人居环境。”
……
村办公室内,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出谋划策,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2016年由平凉市国资委派驻到宰相村帮扶的那一刻,杜恒曾无数次憧憬着这样的画面。而今,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从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开始,宰相村驶入新的发展赛道,关注点由怎样摆脱贫困变为如何更好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这对我后续帮扶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让我对未来宰相村的发展更有信心。”杜恒告诉记者,“只有产业发展壮大了,才能有持续的‘造血’动力,才能助推乡村振兴更好实现。”
杜恒打算在较为成熟的牛产业上继续着手,将已经通过养牛摆脱贫困的村民“扶上马”后“多送一程”。
曾经生活困难的张五林一家,去年卖了4头牛,赚了2.8万元,还获得基础母牛补贴1.2万元。杜恒看在眼里,乐在心中,密切关注着他家的发展动向,一边继续鼓励张五林扩大存栏量,一边早早地帮他联系好销路。
图片
“就按照这个节奏干,今年再新进一批牛,争取也成为养殖大户。”杜恒对张五林说。
在银川打工已有十年的小伙孙虎林,看到村里牛产业发展的不错,去年底回来后,就决定不走了。杜恒便帮他做好规划,给他分配养殖小区,让他先从6头牛养起,后续再逐步增加养殖量。今年回乡过年时,看到孙虎林牛养得不错,村里好几位外出务工的青年也动了心。
“我还有一个‘杀手锏’,现在终于能派上用场了。”杜恒面带神秘地说。原来,早在2016年,他就联系扶持资金,免费为村民提供了一大批核桃苗,鼓励大家种在山后的荒地上。由于核桃等待挂果期长,短时间内看不到收益,一开始,村民都不愿意种。杜恒就挨家挨户做工作,鼓励大家往长远看,最终种下了280多亩核桃。
“今年起,这些核桃树将正式开始挂果,在刚迈入乡村振兴的初期,将成为村民宝贵的财富,之前的谋划得到了回报。按照每亩1000斤的产量来计算,不用怎么管理,每亩就能有2500元的收益。”杜恒告诉记者。
村里现在基础设施完善,有硬化路,有路灯,有大广场,俨然一副新农村的模样。可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想着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树立良好的村规民约,进一步美化乡村,让乡愁和宜居环境并存,他还想着在村里也开发一个风景区,和邻村一样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我们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建设产业园,引导返乡青年发挥优势,建设家乡,让村里百姓有活干、有钱挣、能养老、可发展。”杜恒说,“这就是我的乡村振兴畅想。”
图片
来源:甘肃农民报
审核:县融媒体中心/吴文斌
编辑:县融媒体中心/梁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