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茌平人丨周忠平:茌平区杜郎口镇何官屯村

16年病榻前的坚守,纵使青丝变白发,她无怨无悔;近6000个日日夜夜,无论寒冬酷暑,她心无旁骛。

“只要你还能再开口和我说说话,我这辈子就值了!”11月24日,在茌平区杜郎口镇何官屯村一处小院里,64岁的周忠平一边给躺在床上的老伴儿高金水喂饭,一边喃喃自语。

高金水依然面无表情,但是他那红润的面庞和一双转动自如的眼睛,却给了周忠平新的希望和力量。

年轻时的高金水,厨艺好、人缘也好,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都会主动去帮忙。高金水还是一个“会过日子”的人,夫妻俩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高金水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所以平日生活十分节俭。“他年轻时连个鸡蛋都不舍得吃。”周忠平说。

2004年8月的一天,高金水在去买化肥的路上发生车祸,一辆拉煤炭的卡车迎面撞上了他,高金水当即不省人事。

从市医院到省医院,周忠平带着丈夫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却得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诊断结果——高金水成了植物人。

11月24日,周忠平正在喂老伴儿高金水喝水。□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希伟

为了给丈夫看病,家里已经举债近10万元。对这个庄户人家来说,10万元外债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虽然很不甘心,但是周忠平没有办法,只能默默地带着丈夫回家。

这场飞来横祸对周忠平的打击很大。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周忠平一个人身上,这让她一时有点喘不过气来。丈夫需要照顾,大儿媳刚生了孩子,小女儿刚读小学三年级,婆婆也需要人伺候……周忠平连续好几个月没有迈出自家大门一步,她整日以泪洗面,不知道今后的日子该如何面对。

然而,生活容不得周忠平悲伤太久。她整理好思绪,打起精神,勇敢地撑起了这个家。

“孩儿他爸,收音机给你打开了啊,你听听广播解解闷儿吧……”

高金水床头上有一台收音机,这是周忠平专门为他准备的。“人家说常听广播,可能有利于植物人恢复意识。”周忠平说,十多年来,只要是有助于丈夫康复的办法,她都会去尝试。

高金水没有咀嚼能力,只能喂流食,周忠平就想方设法给丈夫增加营养。早饭,她把鸡蛋搅碎放到玉米粥里;午饭,她把火腿和馒头切成碎末,再放到稀饭里搅匀;晚饭,她会给丈夫熬点营养粥。

让周忠平比较头疼的是,高金水整天牙关紧闭,往他嘴里喂饭并不容易。喂饭时,周忠平先用右手轻轻地敲击高金水的下巴,看到高金水的牙关有所松动时,再用手轻轻地掰开他的嘴巴,然后一勺一勺地喂饭。每次喂饭都需要半个多小时。

为避免丈夫生褥疮,周忠平每两个小时就给丈夫翻一次身,每天早晚还给丈夫进行全身按摩。由于夜里长期休息不好,周忠平眼睛经常肿胀,白天也经常打哈欠。

十多年下来,周忠平说自己成了“半个医生”。丈夫感冒时,她会“对症下药”,什么时候需要打针、什么时候需要挂吊瓶,她有时比村里的医生拿捏得都准。

“你把老头儿送到康复医院去吧,那里人家伺候得也挺好……”

“俺不舍得呀……”

这些年,周忠平伺候老伴儿很辛苦,亲朋好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人劝她把高金水送到专门的护理机构,周忠平总是用“不舍得”来回应。

周忠平觉得,自己最困难的日子都挺过来了,现在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日子好过了,更不能把老伴儿丢下不管。“再说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这么好,俺们没花钱就住进了新房子,政府还给俺老伴儿办了低保和残疾人生活补贴,俺们现在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扶贫政策的春风,为周忠平一家送来了温暖;来自社会的一项项荣誉,更让她浑身充满力量。2017年,周忠平被评为第六届茌平县道德模范;2019年,周忠平入选“聊城好人榜”,获评“山东好人之星”,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希望是指路明灯,信念是力量之源。生活的磨难没有压垮周忠平,而是让她练就了乐观、豁达的心态。“现在,我每天晚上也去跳会儿广场舞,锻炼锻炼。我的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照顾老伴儿啊!”周忠平说。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