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鸨黑鹳获救护放飞回归野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贾康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两只大鸨、黑鹳经救治恢复后,于近日放飞回归野外。据悉,大鸨和黑鹳均为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放归的陕西省大荔县黄河湿地是我国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视野开阔、远离居民区,食物来源比较充足。救护单位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它们在此适应一段时间后,加入野外种群。
图片
将大鸨装入转运箱。摄影:贾康胜
据了解,由于翅膀受伤,大鸨于2月19日在临潼被救护;黑鹳则是因饥饿导致营养不良,体力下降无法飞行,于1月21日在周至县被救护。经过基地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两只动物的健康和体能逐渐得到恢复,具备了野外生存能力,经专家评估认为符合放飞条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放飞现场。摄影:金学林
此次放飞,是基地继2月5日在周至县渭河、黑河交界处放飞草原雕的第二次放飞。近年来,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致力于野生动物救护与收容动物的治疗与护理工作。2020年,救护成活各类动物25只(头),放归10只(头)。
链接:
图片
大鸨(资料图片)
大鸨:鹤形目鸨科的大型陆禽。体长75~105cm;繁殖期多栖息于丘陵地带开阔的干草原、稀树草原、荒漠草原和农田。冬季多栖息于临近大面积湖泊和河流的浅水湖泊、草甸、草原和麦地。大鸨性耐寒、机警,很难靠近,善奔走、不鸣叫。鸨的食物很杂,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嫩芽、嫩草、种子以及昆虫、蚱蠓、蛙等动物性食物。
图片
黑鹳(资料图片)
黑鹳:鹳形目鹳科的大型涉禽,体长100~120cm。分布于除新疆之外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于东北、华北和西北繁殖,长江流域、西南高原湖泊越冬。繁殖期多选择靠近山崖的河流觅食,在崖壁上筑巢,越冬时会选择沼泽地、浅水湖泊等处。常集群活动,在小河流和湖泊中觅食,在树上或崖壁上休息。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