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有一条路,中山人走了34年

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五。一如往常,一场万人慈善盛宴,从兴中道与中山路交界路口起步,从兴中道向孙文东路延伸。

在中山人心中,没有慈善万人行巡游的元宵节是不完整的。

1988年,一次由基层文化人发起的“敬老行”催生了万人筹款、公益慈善的创意。从民间自发举办,到中山市委、市政府连年支持,中山慈善万人行已成为全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万人慈善盛会。

1988年2月15日,“88敬老万人行”举办

“今年的慈善万人行巡游很特殊。筹备时间最短、人数最少、筹备压力最大。全员戴口罩、所有人必须进行核酸检测。这是一次有历史性意义的慈善万人行巡游。我们希望把延续30多年的传统坚持下来,中山是全国唯一一个能坚持把慈善万人行活动做好,并打造成慈善品牌项目的城市。”中山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缪美兰说。

中山慈善万人行巡游,在34年的代代传承中,烙印在每个中山人的心中。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山的许多公社将每年的九月份定为“敬老活动月”。一群文化人先后到市光荣院、市颐老院和市社会福利院作慰问演出。面对慰问小组的一点点帮助,激动的老人们感动地哭起来。

彼时,时任中山市文化局社文股股长欧白石获悉,香港每年举行的“公益金百万行”广受香港市民欢迎。“我们中山能不能也学着去筹款、做慈善?”这个创意,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中山人心中积聚已久的迫切愿望。

“88敬老万人行”,一个由文化人碰撞出来的创意,被设置到了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的讨论议程里。

首届慈善万人行活动,大学生参与义卖捐款

1988年2月15日,岐江大桥上升腾着十八个五彩缤纷的大小氢气球。“敬老是中山人民的美德”“万人敬老众心坚”的标语横跨岐江大桥。

傍晚8时整,“88敬老万人行”的起步仪式开始。起步仪式朴实而简洁,甚至没有一个专门的讲台。时任中山市副市长的吕伟雄,站在两个临时借来的木箱上,拿着扩音器就开始了讲话。他先发表了新年贺词,把金额为64623.54元的善款支票移交给中山市社会福利院。

伴随着上万个彩炮点燃,一万多名市民迈开了敬老万人行的步伐。浩浩荡荡的人群挥动着书写有“88敬老万人行”的三角小旗,在岐江桥头起步,踏上孙文西路,一步步走来。站在两边观看的群众,争相往义工们捧着的捐款箱里塞善款。

被万人队伍簇拥着、驶在最前面的是一辆贴着红色“寿”字的面包车。车上有8位老寿星,年长者已 84岁。此刻,他们正代表着福利院的50多名孤寡老人,向捐献善款的群众表示谢意。

寿星车的后面是稚嫩可爱的少儿鲜花队、腾飞翻转的龙狮鹤凤队、五彩缤纷的飘色队……这些富有中山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吸引了许多民众的关注。这一晚,热闹非凡,除了本市,北京、广州、澳门的记者也纷至沓来,为第一次万人慈善盛会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图片。

起初,敬老万人行是民间热心人士的提议,但却在博爱中山人的一呼百应中得以“传承”。从1988 年年初的倡议到2月15日的举行,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呈现出来的是当晚1.2万多人的敬老大军,这种规模开了从香山建县到中山立市以来游行人数的先河。

这么大型的集会,对社会治安的维护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1994年的慈善万人行巡游现场

当时还没有红十字会,要在孙文路这条并不宽阔的道路上,涌出一万多人,可能会引起一场骚乱。但在热心人士和义工的共同努力下,敬老万人行当天,举城欢腾,万人空巷,全市治安环境却维持平稳,没有小偷也没有纠纷。

首届万人行的成功举行,鼓舞了中山人,中山市首届红十字会理事会决定继续举办下去。

从1989年的第二届万人行开始,万人行活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政府引导、红十字会牵头、社会各界参与的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活动。

经过34年的发展,慈善万人行渐渐成为博爱中山的一张城市名片。

从1988年到2021年,一条中山人走了34年的路,究竟意味着什么?

1988年,在首届慈善万人行举办之时,恰好是改革开放的第10个年头。中山升格为地级市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开启了经济腾飞的新时代,与顺德、南海、东莞并称为广东“四小虎”。

中山以占广东省1%的土地面积,2.7%的人口,创造了占广东省4%的生产总值。民营经济发展蓬勃,“藏富于民”成为民间对中山经济发展的一种认知,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为慈善万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中山准确把握了以“博爱”为核心的道德内容,“博爱”已经孕育发展成为中山人的精神枢纽。2004年4月,中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启动了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大讨论活动,综合大讨论活动的观点,并征求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将新时期中山人精神概括为:“博爱、创新、包容、和谐”,而“博爱”位居第一。由此可见,“博爱”精神在中山人心中的分量。

2008年的慈善万人行巡游现场

秉承“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原则,过去34年,这笔万人募捐的慈善款项参与了医院、学校、安居工程、敬老院等上百个重点公益项目的建设,参与了援助台湾“莫拉克”风灾、西南旱灾、汶川及玉树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粤东多地市水灾等市内外赈灾,为数以万计突陷困境的家庭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综合援助。

2021年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截至2021年2月26日上午,市、镇街红十字会共收到认捐款物11287.16万元。34年来,慈善万人行已然成为中山城市博爱精神的象征,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中山人。这些参与者、受助者以及旁观者,甚至扩散影响着周边城市的慈善氛围。

2016年2月22日,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

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年慈善万人行巡游活动更注入鲜活、丰富的中山民间艺术,“腾云跃海”的长洲醉龙舞、玲珑飘逸的崖口飘色、刚劲有力的沙涌马家枪……市民们观民俗、行善举、助他人,慈善万人行调动全民参与,推动中山走向共建共治的社会管理模式,春风化雨间,以“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香山文化,影响培育了新一代中山人。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支撑中山市慈善万人行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是“博爱”的精神内核。

2019年11月25日,2020年中山慈善万人行动员会召开。就在全市人民为2020年(第33届)慈善万人行摩拳擦掌、做万全准备的时刻,谁也想不到,一场意外打乱了这个持续30多年大爱盛会的节奏。

庚子年春,疫情突至。2020年的元宵节,3.5公里长的兴中道,这条无数新老中山人走过三十余载的“博爱”路,第一次不见慈善万人行巡游的身影。但火种不绝,“指尖上的万人行”小程序成了疫情下中山乡亲新的寄托。

学生组成的巡游方阵,参与慈善万人行巡游

一座城市,一个慈善品牌,三十余载的时光,有了新的“走法”。在“指尖上的万人行”小程序里,每名市民只要参与小游戏,游戏赞助企业将按照参与人数直接捐款到中山市红十字会。10万人参与,便有10万元的捐款数额,用在中山亟待帮扶的困难群体和民生项目上。

当天,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社会各界通过移动手机端参与活动,为抗击疫情一线人员加油、打气。据统计,元宵节晚上6时推出的“指尖上的万人行”,在短短几天内参与人数就达92.9万人次,共有65个国家与地区的人员参与。从线下到线上,中山人爱的涓涓细流,在网络上汇集成慈善的温暖海洋。

在黄圃,400余名来自黄圃镇中学的初一学生,掏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捐款,为当时黄圃镇马安小学迁建筹款奉献心意;在南朗,50万元、30万元……爱心企业纷纷捐款,用于该镇扶危济困事业。

在海外,疫情激起的爱心潮,让无数侨胞从心出发,在援助抗疫一线中走出了一届特别的慈善万人行。爱心传承,一代人影响下一代人。从武汉疫情披露开始,中山市侨联就被200多个海外侨团来信包围,这些侨团急切地询问,抗疫一线最需要什么?他们能帮忙做些什么?

有时差,中山市侨务局侨务科科长江丽清就日夜颠倒,忙得忘了白天黑夜,疏通捐助通道;国际航线大幅减少,哥斯达黎加华侨华人华裔协会会长翁翠玉辗转沟通,哪怕运费支出比购买口罩的费用都高,她也和其他侨胞一起,将心意寄回祖国,寄到家乡……

中山民间艺术队伍

正是有他们的存在,去年前11个月,2020年度中山市红十字会通过中山慈善万人行、新冠肺炎疫情等募捐,共接受捐赠款物金额约1.94亿元,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这个“第一”,比任何时候任何数据的排名都让每个中山人感到温暖和自豪!这个“第一”,凝聚着每个中山人的微小却又厚重的力量。

2021年,慈善万人行巡游重启。受疫情影响,巡游人数较往年减少五分之四,巡游时间从3.5小时缩短成1小时,海外侨胞无法像往年一样到现场参与。但在地球的另一端,在大洋的彼岸,他们心系中山,将在线上继续关注家乡的这场慈善盛会。慈善万人行,万人行慈善。从1988年到2021年,延续34年的慈善火炬,跨越了三分之一个世纪,致敬平凡力量,书写时代荣光。爱心,在一年一度的行走间,代代传承。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廖冰莹

【图片】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部分来源于中山市档案馆

【作者】 曾艳春;叶志文;廖冰莹

兴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