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老师全批全改能给家长“减负”吗?

开学在即,家庭战争大片《补作业》紧急上演!近年来,不少家长谈“作业”色变,真可谓“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为缓解家长压力,2月23日,教育部明确表示: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消息一出,不少家长欣喜若狂喜不自胜,但是也有不少网友发出灵魂拷问:老师全批全改就能给家长减负吗?

全国多地规范中小学作业要求

据了解,此前全国已有辽宁、浙江、海南、河北、广东、山东、贵州等多个省份出台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的做法,有的地方还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查,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家长无需批改作业,许多家长表示依旧笑不起来。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的作业压力一点都没减轻。孩子写作业到半夜,出于对孩子身体和学习的担心,家长们依然选择陪同。归根结底,家长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学生,并不是来自老师。

为了减轻学生作业压力,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各校要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鼓励布置分层次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要求发布之后,得到了不少地区的积极响应。

陕西省教育厅规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1小时,初中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杭州萧山区教育局表示,全区中小学生寒假作业不作硬性规定必须完成,对有困难或尚未完成的学生,允许开学后在教师指导或同伴互助下延期完成。

老师全批全改促进作业提质减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少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家长不但要写作业,还要改作业、交作业。“家长边教边吼,孩子边学边哭”成为了不少家庭的常规现象。为此,教育部明确表示:任课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批改后还要认真做好反馈,这是教师应该履行的责任!

老师批改作业理所当然,家长批改作业为什么要禁止呢?单纯是因为家长的作业压力吗?当然不是。批改作业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能够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学生正确的反馈和评价,也能够帮助老师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当老师承担了全部的批改压力之后,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反而有助于促使老师精选作业内容、提高布置质量,更加注重平衡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家长的负担也会随之减轻。

不批改作业≠没有教育责任

不少家长认为,教师批改作业是天职,何来为家长“减负”这一说。家长也应该认识到,家长的“负”,并非来自老师的压力,而是来自自身的焦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自家长的教育和影响至关重要,从成为家长的那一天起,教育的责任就不以任何情况转移或减少。因此,不批改作业并不等于没有教育责任,批不批改作业只是分工不同,并不意味着教育可以缺位。

2019年12月27日,武汉,妈妈在监督孩子写作业。图源:视觉中国

育人成才如何才能做“优”?

“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教”和“育”两大组成部分。老师享有“教”的义务,家长负有“育”的责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都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引导者。

育人成才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但各自的责任必须要拎清。学校不可以借助“家校合作”的幌子,无形中加大家长的压力;家长也不可以把“减负”当成借口,将教育责任全部归给老师。

面对家长和学生都“苦作业久矣”的局面,教育减负应该成为教师、家长、学生的共识。老师要给学生减负,不把家长和学生捆成“作业体”,教育部门更应该给教师减负,真正让教师从各种考核检查评比中解脱出来。

只有让学校的归学校、教师的归教师、家长的归家长、学生的归学生,这样,教师、家长、学生才能各安其位、各行其是,教育教学的生态才会越来越好,教育“减负”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于琳琳 综合自新华网、央视新闻、中新网、光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