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异乡非异客 在沪过个温情年

新华社上海2月16日电(记者吴振东、郭敬丹)不能在自家老房子里过年,对上海市民叶阿姨来说,还是40年来头一回。
但比起遗憾,更多的是高兴和期盼。她所居住的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一村,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如今,70岁高龄的房子迎来彻底改造,将在不改历史风貌基础上保障居住功能齐全。为配合施工,叶阿姨等千余户居民在政府帮助下在外租房作为过渡,预计今年7月就可陆续回搬。
为让居民尽快住进“新居”,施工在春节假期也没停下,改造工地上多了一群没有返乡、昼夜忙碌的“原年人”。“他们不能回老家过年,是为了我们。”叶阿姨看着孩子辈的工人,心生感激,除夕一早就和老邻居们相约在曹杨新村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志愿者一起包饺子、写福字,给工人们送去新春祝福。
“工人们不少是北方人,都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我们给他们多做些,既表达作为居民的谢意,也让他们的工地新年更有年味。”曹杨一村居民潘金华说。
图片
曹杨一村居民和小区志愿者为留沪工人送来富有上海特色的年夜饭。(曹杨新村街道供图)
居民杨永椿是曹杨新村街道老年书法协会会长,在红纸上写下的每一个“福”字、每一句吉祥话都饱含心意。写完后,他送到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将其贴在了工棚上。
“今年春节很特别,没想到上海老百姓这么惦记我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老家江苏盐城的电工师傅王正兵端着饺子笑着说。
图片
曹杨一村居民和留沪工人一起贴春联。(曹杨新村街道供图)
身在异乡非异客,留沪过个温情年。记者看到,怎么让留沪过年的人感受年味,成为特殊时期上海政府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心心念念的“大事”。
颜廷花是上海市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的一名外地来沪社区保洁员,三年没返乡过年的她原本要回去和亲属共度新年,在看到上海发出“留沪过年”倡议后,她感到居民区清洁、防疫依然责任重大,便改变主意,决定做个“原年人”。
街道干部知道她的情况后,专门为她送上一份“春节大礼包”,蔬菜、肉、鱼、蛋等足够她吃上好几天。“这下我更安心,家人也更放心了。”颜廷花说。
颜廷花收到的“大礼包”,实际来自另一群“守沪”者——芷江菜场的商户们。在菜场管理方发出留沪倡议后,众多在上海打拼多年的外地商户积极响应,并捐出部分自家商品,为和自己一样“守沪”的外来务工人员送上一份新年礼。
“我们的民生工作离不开外地来沪工作者,希望这些带着温度的大礼包,能让‘守沪族’一同过个温馨年。”芷江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柯琪表示,外地商户捐赠的商品将优先提供外地来沪工作者、社区独居老人等群体。
对大学生而言,过年最想念的除了家人,大概就是“家”的味道。红烧狮子头、小鸡炖蘑菇、剁椒鱼头、辣子鸡、粉蒸鱼、把子肉……这是华东理工大学根据留校学生生源地信息特别推出的春节菜单,留校期间过生日的学生还可免费吃上名为“年年有鱼”或“牛气冲天”的年味生日面。“既加料又加感情,得为学校点个赞。”有学生表示。
同时,利用留校过年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和学习,也是不少上海高校的共同“节目”。在同济大学,师生一起捏面人、制脸谱、写书法、做香包、做中国结,还组织“红色济忆”寒假城市徒步活动,把学生带进上海各处红色地标,浸润式体验红色文化;华东政法大学组织留校过年的学生欢聚一堂,剪窗花、写春联,互赠祝福。“就像在家一样,很开心,很温暖。”来自新疆的木热阿迪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