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新风丨新年新过法,这个年不一样

辛丑牛年到来,很多“新年俗”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朋友愿意过个健康、文明、节约的春节。变的是过节方式,不变的是欢乐温馨的过年氛围,还有对新年美好的企盼。

“云端”过大年 乐享好时光

“疫情随鼠去,福禄伴牛来”。2月15日,在皑皑白雪映衬下,盘锦市大洼区唐家镇白家村538号门上的大红春联格外醒目。龙飞凤舞的毛笔字,展现着主人的文化底蕴和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这是我老伴李笑津的字,他年年自己写春联。”迎出来的孙向红边让记者进屋,边笑着介绍,“他说自己写的有味道、有意义。”

在大洼区,李笑津、孙向红一家令大家感到钦佩。这个曾经全村有名的贫困户,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两个女儿如今都是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老两口将省吃俭用购买以及社会捐赠的书籍分门别类整理,建起农家书屋,免费对外开放;他们建设的300多平方米美丽庭院成为全村样板。2018年,他们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东屋的墙上,新增了一排木质书架;几个屋子里,都有十几盆花卉含苞待放。再次走进这个全国“最美家庭”,令人熟悉的爱文化、爱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大年三十晚上过得可热闹了,就感觉是一大家人在一起过大年!”说起除夕夜,李笑津直接拿出手机给记者看微信记录。

“这张图片是大女儿家包的饺子,这张是二女儿家的年夜饭,这几张是两个外孙女在玩耍的样子……”69岁的孙向红一一向记者介绍着。这个叫“温暖的家”的微信群中,有图片,有语音信息,还有视频。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家这个聊天群一直现场连线直播,欢声笑语就没断过。”李笑津说。

孙向红接茬说,大家边做年夜饭边视频唠嗑,边吃饺子边拜年,还没耽误给两个外孙女发红包,“就感觉孩子们都在身边一样!”

因为疫情原因,一大家人原定到海南过年的计划搁浅。李笑津说:“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我们和孩子们商量好,改变计划过个‘科技年’,既别致又多了新鲜感受。”

“现在条件这么好,在哪里过年都是好年。”孙向红说,“趁着身体好,我俩新的一年里还想多出去走走,看看祖国的好山好水好风景。”

农闲人不闲 农民忙“充电”

“老国大哥,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你们也来书屋‘充电’了。咱们这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啊!”

2月15日一大早,铁岭调兵山市调兵山街道东调村的农家书屋里,六七位村民互致新年问候之后,开始阅读农业方面的书籍。节假日里,东调村村民到农家书屋看书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去年,咱们村的大棚种植了无公害蔬菜,大家的收入翻番。今年,咱们要继续学习,牛年再‘牛’一把!”村民国有发高兴地对在场的村民说。

62岁的国有发是东调村的棚菜种植大户,更是村民眼中的无公害蔬菜种植专家。

在东调村,与国有发一样,依靠农家书屋自学成长起来的“土专家”不在少数,他们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致富带头人。近年来,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东调村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和棚室经济,仅无公害蔬菜种植大棚就有50余个,种植农户达到30余户,种植面积已达277亩。结合村民发展特色农业的迫切需求,东调村一方面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农家书屋建设,从村民的实际需求入手,定期添置农业技术方面的专业书籍,让村民“补课”“充电”。目前,东调村农家书屋藏书达到5000余册,其中农业方面的书籍有1000余册。

农闲人不闲,学习成常态。“不光是在平时,就连过年这几天,来农家书屋的村民也很多,有查阅备耕生产知识的,有解决种养难题的,还有向先进典型学习的,大家都很注重对现代农业先进理念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东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春清说,“为了满足村民的学习需求,农家书屋大年初二就开始对村民开放了。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村里安排了专人每天负责书屋的管理,同时,严格做好体温监测工作。”

近年来,调兵山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已建成农家书屋34个,为广大农民提供提高农业技术的“加油站”“补给站”。

红红火火 “春节档”

2021年春节假期,到影院观影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记者走访沈阳多家影院发现,前来观影的观众络绎不绝,热门场次更是一票难求。各有千秋的热门影片,让观众在牛年伊始收获欢笑和感动。

村里流行网购年货

“圆圆,年前在网上买的单片木耳,家里人说好吃,今天再买一点,顺便再买点红蘑。”2月15日一清早,家住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后堡村的那雪燕推开兴京惠农商城电商站点的门,拉着店主季圆圆一起浏览网站。

后堡村距离新宾县城20多公里,村里没有大超市,去一趟县城要先到镇里再转乘大客车,路上要花掉近一个小时。“现在,在网上看好啥就直接下单,还给送到家门口,特别方便。”那雪燕说,村里很多人都在网上买东西,不去县城或者赶集买年货了。

这个春节,网上购物成农村消费新时尚。在季圆圆的农村电商站点,记者看到,一排排的货架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快递盒子。“以前,村里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都觉得网上买东西不靠谱。这几年,大家看到网购不仅方便,东西还便宜,都愿意在网上买东西了,我这个站点每个月要给村民下1000单左右……”还没等季圆圆说完,那雪燕就抢着说:“现在我70多岁的老妈都爱上了网购,就连酱油、白醋都在网上买。”

“乡村道路硬化了,家家通网了,网购更是普遍了。”季圆圆笑着说,如今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不仅加入网购群体当中,更是在网购中找到了创业的机会。那雪燕与兴京惠农商城展开合作,在网上销售自家种的反季山野菜,春节前不到一个月就赚了两万余元。

兴京惠农商城是新宾县的品牌电商。2015年,商城正式上线营业,不仅解决了偏远乡村村民网购商品不能送到家门口的问题,还方便了村民在网上销售自家土特产品。“现在,兴京惠农商城已经在全县建设村级站点403个,覆盖了全部181个行政村和90%的屯,村民买卖商品都可以在家门口完成。”兴京惠农商城总经理李世新说,目前,平台已有注册会员38.2万余人,并有21个微信群,实际消费人群达到48万余人。

李世新说,今年在政府的倡导下,很多打工者选择了春节不返乡,就地过年。过年方式的变化催生了新的消费趋势,不仅网购年货的多了,异地发收货的订单更是大增,网购年货寄到亲人手上,也是一份牵挂。

记者手记

新风新俗 新年味儿

“点小份、半份的多了,大操大办的少了;使用公勺公筷的多了,大声喧哗的少了;光盘打包的多了,铺张浪费的少了……”张帅是沈阳一家餐饮企业负责人,他口中的“多”和“少”体现出节俭、健康、绿色、文明过年的新风尚。

春节,包饺子、贴春联、拜大年、逛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依旧在传承。而随着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网购年货、云端拜年、读书过年、旅游过年、健身过年等“新民俗”悄然出现,很多人在电影院、滑雪场、农家书屋、科普基地、社区活动室欢庆新春的到来。

今年多地发出倡议,鼓励就地过年,倡导移风易俗、文明过年,文明健康的过年氛围也更加浓郁。

传承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收获更加强大持久的生命力。虽然人们庆祝春节的形式在变化,但烘托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展现美好愿景的文化主题没有变,家庭和睦、孝亲敬老、勤劳乐观的文化符号没有变,弘扬良好家风、倡导风清气正节日风尚的文化传统没有变。

少了鞭炮喧嚣,收获绿色环保;少了宴席流水,收获天伦之乐;少了麻将牌九,收获健康养生……新年迎来文明新风尚,岂不快哉!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记者:刘立杉 陶阳 王晓波 崔振波

摄影:杨靖岫 郑磊

编辑:胡宜男 责编: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