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两会丨民盟河源市基层委员会: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路线,助力乡村振兴

自河源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河源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农乡村旅游发展硕果累累。

万绿谷休闲文化旅游区系河源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虽然河源乡村旅游发展进展良好,但依然存在着“有设施少维护”“有保洁缺整洁”“有宣传少内涵”的问题。在政协河源市第七届五次会议上,民盟河源市基层委员提议,应围绕“兴文化、美环境、强基建”的工作思路,加快打造精品乡村旅游路线,加快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路线,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不断强化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主要建议有五点:

一是坚持文化赋能。注重乡村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把当地特有文化底蕴融入乡村风貌提升和乡村旅游塑造中。通过梳理农村大事记,收集农村旧器物等,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充分展现客家人民勤恳朴素的文化精神。以故事沉淀品牌,探索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充满地域特色的新乡村。

二是坚持差异化发展。在旅游路线顶层设计和规划思路上,要本着统筹规划、生态优先、梯次推进、突出差异化原则,避免一个模子套到底,千村一面、千景一版,在规划设计和扩建改造中防止同质化的竞争。要从本村独有的文化内涵出发,融合个性化、差异化产品做出特色、亮点。如连平可以挖掘非遗文化体验路线,和平可挖掘温泉养生文化路线。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坚持试点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扩面,打造乡村旅游新风貌。如紫金县可以以“红色基因·古韵茶香”乡村旅游路线为点,完善周边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改善提升,倡导乡风文明新风尚。推动地区形成多个乡村旅游路线多点成线,逐步形成乡村旅游示范片,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坚持环境整治。持续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广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加大乡村垃圾处理站、转运站、垃圾桶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积极发挥村两委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大清洁大清扫,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清淤疏浚,持续改善乡村环境,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旅游环境。

五是坚持设施完善。以加快提升村容村貌,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环境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优化完善村庄路网,全面提升道路建设管护水平和村内巷道硬底化进程。完善村内景区售票服务、公厕、指引标识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群众乡村旅游出行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全媒体记者】熊祥鑫

【通讯员】欧阳海帆 陈容玲 陈殷

【作者】 熊祥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