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民生成绩单|加强困难群体兜底保障,为城市增添温暖底色

对来莞工作生活近20年的郭女士来说,“民生大莞家”是她家庭的及时雨,为她解决了全家之困和燃眉之急。
2019年郭女士的儿子、女儿相继患重病,婆母则常年患有尿毒症,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无力负担,走投无路之下,郭女士向东城街道社会事务局提出了“民生微心愿”救助申请。收到求助后,东城街道社会事务局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入户走访调查,在5天内为郭女士一次性发放“民生微心愿”医疗救助金25661元,解决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图片
为郭女士一家完成“民生微心愿”是2020年东莞加强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完成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这一年,从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的提高到救助范围的逐步拓宽,再到对残疾人社会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助,实施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计划,无不为东莞注入温暖底色。
救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让兜底保障更有温度
记者从东莞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东莞将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980元调高至1060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685元调高至1820元,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范围从户籍居民逐步拓宽至常住居民。东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980元调高至1060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685元调高至1820元。
图片
救助标准在提升,“救助圈”也在扩面。“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于2020年4月正式启动,东莞市民政局指导镇街利用“民生大莞家”专项资金,采取“莞家速递”方式,对群众提出的“小急难”问题予以快速办理;另一方面,组织建立市、镇两级爱心资源库,采取“莞家直达”方式,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帮扶,将社会力量的关爱直接送到受助对象手上。在这一年里,有许多像郭女士一样的非户籍人员得到了临时救助。除了通过“民生大莞家”等项目,东莞还根据《东莞市医疗救济基金会救济办法》等文件精神,对非户籍人员给予临时救助。
为“星星”点灯
唱响爱心助残和谐曲
袁芬(化名)的孩子2岁10个月时被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给家庭带来了巨大打击。如何更好地给孩子提供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成了袁芬一家的难题。2020年5月,袁芬得知东莞“与星同行计划”正在招募自闭症儿童家庭后立即报名参加。
在引导师的帮助下,袁芬将技能用于实践,孩子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小孩现在都会主动说‘妈妈我要学习’。”袁芬说,引导师走进自闭症儿童家庭帮助家长纠正往常的错误做法,还会带去信心和鼓舞。
“过去许多家长到医院排着队请医生帮忙治疗,如今在政府的项目支持下,医生走进我们家里,像家人一样为我们提供帮助。”袁芬说。
图片
2020年,东莞实施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计划,为自闭症儿童家庭提供规范化养育技能指导服务。自闭症儿童家庭康复计划团队克服疫情影响,共有120名像袁芬一样的东莞自闭症家庭接受并完成了照顾者养育技能培训。“与星同行计划”终期评估会议得到了顺利召开,项目也取得预期成效。不仅如此,项目还培养出16名专业引导师。
弱有众扶,政府拿出专款来服务自闭症儿童家庭,使更多家庭受益,是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生动体现。
为了实现“让全市残疾人安居乐业,进一步提升东莞市残疾人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目标,2020年东莞继续对在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教育的脑瘫、孤独症等户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施康复补助。完成了1057人的0-15周岁特殊儿童康复补助代用券审批及发放;已完成补助结算及发放,已发放补助款1620.8万元;制定了“0-15周岁残疾儿童康复补助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优化需求方案。
图片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残疾人社会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助,同时已印发《关于完善东莞残疾人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补助制度的通知》贯彻实施。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供的参保实缴信息,各镇街(园区)按季度完成补助发放工作,对1.73万残疾人发放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补助共2175.57万元。
【记者】薛屏
【作者】 薛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