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泰宁:“推手”的喜悦——“林票”变“银票”

[新闻页-台海网]

在省级森林村庄评定中,张通(左一)进行自评,测量树的胸径是否达到标准。温晓岚 摄

台海网1月28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1月21日,三明泰宁县大田乡大田村举行林票发行仪式。泰宁县杉阳公司与大田村联营合作,村里出地,杉阳公司出资金技术,合作经营现有林分,合作双方按投资份额制发股权凭证。当日共发行林票1700股34万元。

大田村有林地1900余亩。通过这次“林票”变“银票”,村里在20年的合同期每年可预提分红16000元。同时,全村按照人口发行林票,每人面额200元,预期合同结束时,面额200元林票可以分红800元。根据测算,此次场村共建,将为大田村带来长期收益238万余元。

眼看着林票发行仪式圆满完成,此次合作的最大“推手”泰宁县林业局大田林业站站长、大田村第一书记张通心中喜悦,“村财增收又多了一道保障”。

巩固脱贫成果 让贫困户更“有底气”

张通因党性修养高、业务能力强,2015年起先后担任大田乡料坊村和大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2016年回头看以来,大田村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81人,2017年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摘帽。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任务越艰难。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带动村财增收、发展乡村经济?这个问题成了张通的心头事。

他一方面积极争取2018年市林业扶贫项目资金40万元,以大田村委会名义入股鑫兴木业有限公司,带动村财年增收3.8万元;另一方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养产业,“脱贫致富,产业先行”。

张通上门说服当地种植户杨荣耀,与杨日明等13户贫困户共同成立了丹青莲业合作社栽植建莲。种植期间遇到技术难题,他请来科技特派员点对点教学;遇到销售难题,他带头宣传,号召全乡干部利用微信朋友圈等转发,拓宽销路。 2020年,合作社共产莲子3000余斤,实现产值90000余元。

今年70岁的黄传芳由于年纪大、缺少技术,2015年被评为贫困户。张通介绍他到家门口的丹青合作社务工,仅此一项年可增收1.3万元,加上其他补贴,一年可实现人均收入2.3万元。黄传芳说:“这份收入让我的老年生活更有底气了。”

张通(中)在村部研究红色文旅小镇方案。温晓岚 摄

引进团队 打造少年红军文旅小镇

大田村红色资源丰富,2017年被评为三明市第二批“中央红军村”。

2018年,张通担任大田村第一书记后,“如何保护利用好村里的红色资源”这一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为了讲好中央红军少共国际师故事,他积极联系,引进福建农林大学旅游学院杨文教授团队,按照乡里“一心一带五区五节点”的布局精心打造大田村少年红军文旅小镇。

经过详实的调查研究,杨文教授团队制定的大田村红色文化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得到乡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大田村少年红军文旅小镇建设已初具规模,高传遴烈士纪念园、太和堂红军活动旧址、太和堂停车场等项目陆续竣工,并与丹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运营红色文旅小镇,实现村财年增收10万余元。

“群众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大田村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水质、环境良好,作为一名林业人,张通敏锐地觉察到大田村具有发展康养产业的先天优势。

在乡里引进途麓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落户大田村开发康养产业过程中,张通针对打造森林康养民宿所需林地,与闽森公司、上乾组村民积极进行协调,对林地面积、租赁价格进行勾绘、评估测算,以双方利益最大化推动项目落地。

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2020年大田村文旅一体化项目落地实施,森林民宿着手建设,河心洲亲水戏水基地逐步建成并营业,截至目前共接待各地学习团队及游客1.6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

现如今,走进大田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了当地的真实写照。看着昔日贫困村蝶变为全省乡村振兴试点村和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当地老百姓展露欢颜,一张张笑脸,成为小康路上的最美风景。张通说,“群众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来源:东南网 通讯员 陈启芳 温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