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我在“封城”的罗马记录疫情汹涌来袭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新华社客户端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0年,他们继续践行着“我在现场”的新闻追求:无论是武汉的“红区”,还是全球抗疫的最前线;无论是抗洪抢险的大堤上,还是“嫦娥飞天”的现场;无论是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小山村,还是……

他们凝固新闻的瞬间,成为历史!

从2021年1月4日起,新华社客户端“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摄影记者在2020年的精品力作,希望他们的镜头和讲述,能将我们带回到那一个个新闻发生的现场。

2020年对我来说是驻外生涯里单调而特别的一年。除了一月份参加冬青奥会的报道,大约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都在从事新冠疫情的相关报道。意甲罗马队队歌开头的三个单词可以形容我近乎整年的采访足迹:“Roma, Roma, Roma……(罗马,罗马,罗马)”

这一年,我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有幸”又不幸地见证并记录了罗马这座古老城市“封城”停摆的一页。在新冠疫情阴云笼罩之下,我见到了这座城市最冷清、孤寂的一面。

当我站在鲜有游客的斗兽场内,站在空旷寂静的万神庙前,站在四下无人的许愿池边,用相机记录下这些超现实一般的场景时,我总会想,也许这就是“记录历史”吧。

2021年,相信这些惨痛的历史终将过去,新的一页一定会灿烂展开。

新华社记者 程婷婷

我在“封城”的罗马记录疫情汹涌来袭

作为新华社常驻意大利的摄影记者,我的2020年是从瑞士的冰雪世界开始的。

一月初,我前往瑞士参与第三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冬青奥会)的报道。在滑雪胜地圣莫里茨小镇,结冰的湖面成为冬青奥会的露天速度滑冰赛场。

在这风景如画又冰冷刺骨的湖面上,我见证了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如火的拼搏之情,更有幸见证了中国选手杨滨瑜夺得速度滑冰女子集体出发比赛的金牌。

▲2020年1月16日,中国选手杨滨瑜(中)在比赛中,她以30分的成绩夺得速度滑冰女子集体出发比赛金牌。

速度滑冰各项比赛结束后,比赛的地点从湖面转移到山上。除了享有盛名的滑雪胜地,圣莫里茨还是现代雪车运动的发祥地。在这届冬青奥会的雪车、雪橇和钢架雪车的赛道边,我拍摄了此前从未了解过的有趣项目。

▲2020年1月19日,俄罗斯选手Anastasiia Tsyganova在比赛中,她最终总成绩位列冬青奥会钢架雪车女子比赛第一名。

▲2020年1月20日,加拿大选手Colton Dagenais在冬青奥会男子单人雪车项目中。

在圣莫里茨拍摄冬青奥会的日子虽然寒冷辛苦,但这是2020年为数不多的可以在室外自由自在、不戴口罩的时光。

在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我在意大利每天刷着相关新闻,惦念着国内的亲友,并拍摄各界支持中国抗击疫情的活动:意甲赛场上国际米兰的“武汉加油”,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为了向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人民传达友谊和支持在总统府举行的特别钢琴独奏音乐会……

▲2020年2月9日,意大利国际米兰队球员卢卡库在比赛中身着“中国加油”的特制球衣。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意大利的总统府内响起的钢琴独奏《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来自湖北的民歌在那个时刻、那个地点,深深感动了我。

▲2020年2月13日,意大利罗马总统府奎里纳莱宫,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左)于音乐会开始前步入会场。

▲2020年2月13日,意大利罗马总统府奎里纳莱宫,旅意华人钢琴家居觐在音乐会现场演奏。

2月22日,我前往威尼斯,计划拍摄贝内代托·马尔切洛音乐学院将要举行的一场为武汉加油的音乐会。谁料接下来两天成为意大利本土疫情暴发的节点,意大利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迅速上升。而这时,威尼斯还在举行狂欢节,狭窄的街道挤满了狂欢的人群。

2月24日,威尼斯出现确诊病例,狂欢节随即取消。我赶紧戴上口罩,赶在音乐会开始前拍摄在威尼斯的游人和狂欢者对疫情暴发的反应。

印象深刻的是,之前还拥挤不堪的街道突然变得冷清,街上不断有拖着行李箱匆匆离去的人,还有一些坐船慌忙离场的狂欢者。

▲2020年2月23日,游客拖着行李箱离开威尼斯。

▲2020年2月23日,意大利威尼斯,一名穿着狂欢节服装的女子在意大利威尼斯乘坐公交船。

23日傍晚,因威尼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场支持武汉的音乐会在无观众入场的情况下举行。活动的举办者和我说:“现在我们终于真正站在了一起,要面对同样的难题了。”

▲2020年2月23日,意大利威尼斯,一名贝内代托·马尔切洛音乐学院的学生在“我们与武汉安危与共”音乐会上演出。

为了防控疫情,3月10日起意大利全国范围实施“封城”措施。举国“封城”,在意大利国家历史上绝无仅有,在欧洲乃至世界防疫史上也极其罕见。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用相机去记录成为了我的重要使命。

从3月10日到5月3日,我背着相机,穿行在罗马的大街小巷,记录下这个城市被按下“暂停键”之后的画面。

许愿池、万神殿、西班牙台阶、斗兽场……没有了往日的熙攘,我站在它们面前,端起相机,像拍肖像一般拍下它们寂然的样子。它们见证了这座古老的城市无数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2020年这极为特殊的一年。

▲2020年3月16日,意大利首都罗马,因疫情关闭的许愿池前无游人。

▲2020年4月11日,意大利首都罗马,西班牙广场空无一人。

▲2020年3月16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名男孩戴着口罩在万神殿前玩耍。

▲2020年3月16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两名警察在斗兽场外巡逻。

穿行在罗马大大小小的街道,我记录下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在“封城”期间的生活。“封城”时期的街道很安静,不时响起的救护车声总是如利剑划破这寂静,让人心惊。

▲2020年4月27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走过关闭的披萨店。

▲2020年4月27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名戴着口罩的儿童眺望斗兽场。

▲2020年4月11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名送餐员走过孔多蒂街关闭的店铺。

▲2020年3月20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名穿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站在一辆急救车外等待即将收治的病人。

外出采访时我多次被警察拦下——“封城”期间出门必须携带个人声明,上面写着出行的理由、目的地等,警察查验之后会签字留存。

有一次在巴贝里尼广场附近的路边,两名警察希望我出示证件和出门声明。我连忙说我是记者,并将口袋里早已准备好的出门声明及身份证、记者证递给他们。其中一名警察问我来自哪个国家,我说我来自中国。

他说:“现在你们那儿的情况可比这儿好多了。”

还有一次遇到骑警查验证件,他的坐骑也凑过来盯着,似乎对我的证件很感兴趣。

▲2020年4月11日,一名骑警和他的马儿“检查”我的出门声明及证件。

3月12日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同组建的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9人抵达意大利首都罗马,并带来部分中方捐助的医疗物资。

那天晚上我驱车30多公里前往菲乌米奇诺机场拍摄专家组的抵达。

这组《援意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罗马》的一张主打照片,播发之后国内外媒体采用超3000家次,应该是我拍摄过的至今采用最高的一张照片。

▲2020年3月12日,意大利首都罗马,意大利红十字会主席罗卡(后排右六)与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9人合影。

▲2020年3月12日,意大利首都罗马,机场工作人员将中方捐助的医疗物资运下飞机。

五月,疫情渐渐好转,意大利进入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并行的阶段。

解封了,罗马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商店开门,博物馆开放,餐馆恢复正常营业,街上的人又多了起来。

人们保持着社交距离,戴着口罩,生活似乎逐渐回到正轨,再加上夏季休假季到来,疫情的乌云似乎已经散去。

▲2020年5月18日,意大利首都罗马,文艺复兴百货商店重新开门营业。

▲2020年5月20日,意大利首都罗马,重新开放的博尔盖塞美术博物馆工作人员给参观者测量体温。

▲2020年6月3日,意大利首都罗马特米尼火车站,乘客戴着口罩在站台候车。

▲2020年6月16日,意大利首都罗马附近的安圭拉腊萨巴齐亚,一名女孩在布拉恰诺湖边荡秋千。

▲2020年7月2日,意大利首都罗马奎里纳莱博物馆,一名男子戴着口罩参观拉斐尔纪念展。

▲2020年8月4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名男子在阳台打电话。

▲2020年10月26日,一名女子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家肉店购买食材。

七月底,意大利每日新增病例降到了一百多,我去一家餐馆吃饭,老板寒暄了几句,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情和我说:“新冠病毒就要没了,疫情啥的就要结束了!”

我虽然附和着,但是心里还是隐隐担忧,病例没有清零就开始休假季,真的没事吗?

担忧的事情成为了现实,罗马的夏天还没结束,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每天新增确诊病例比第一波还要猛烈。

室外口罩令出台,关闭博物馆,限制餐馆营业时间,宵禁……相似的剧情再一次上演。

但是,我看到人们并未灰心丧气,更加认真地遵守着不断更新的防疫规定。

▲2020年10月14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人们戴着口罩乘坐电车。据意大利卫生部14日发布的数据,该国周二至周三新增新冠确诊病例7332例,刷新该国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最高纪录。

▲2020年10月26日,意大利首都罗马鲜花广场上两家餐馆临近18时准备打烊。为进一步加强新冠疫情防控,自当日零时起至11月24日,意大利禁止酒吧、咖啡馆、餐厅、冰淇淋店等每天18时后继续提供堂食。

▲2020年11月4日,警察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斗兽场巡逻。

▲2020年11月10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一位女子戴着口罩即将走过一块预防新冠肺炎指示牌。

▲2020年11月10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名工作人员戴着口罩走进关闭的卡比托利欧博物馆。

▲2020年11月10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名男子戴着口罩眺望关闭的古罗马广场。

2020年已经过去,意大利的疫情虽未平息,但也在慢慢好转。希望新的一年里疫情彻底结束,所有人的生活恢复如常。

就像意大利人写的那样——Andrà Tutto Bene!(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020年4月11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一面写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旗帜挂在一处阳台上。

▲新华社记者程婷婷(右)在圣莫里茨露天速度滑冰赛场边准备采访。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文中提到的相关报道: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

编辑/章磊、杨纯、张晨岑

崔博文、李梦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