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候鸟的“寒假”丨“高冷”白鹤为何向人类靠近?

新华社南昌1月24日电 鄱阳湖畔,寒意被朝阳渐渐驱散。江西省余干县康山垦殖场的千余亩稻田里,2000多只白鹤正悠然觅食,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鹤”而来。

“我在国内很多地方拍过鸟,从没这么近距离地拍过白鹤,真是太壮观了!”62岁的南昌市民郭东亮专程赶来,夜宿在附近村庄的民宿里,两天拍摄了3000多张照片。

在江西省余干县康山垦殖场插旗洲,白鹤在稻田中栖息。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近年来,江西以良法善治护佑候鸟栖息之地。江西省林业局局长邱水文说,江西2011年起将候鸟保护情况纳入沿湖地区政府工作考核范围,“保护不力将面临‘一票否决’”。

100米、50米、30米……在康山垦殖场,白鹤与人类的距离不断缩小。

“最近的时候,白鹤距离人不到20米!”余干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雷小勇惊喜地说,白鹤种群进食时,总有几只白鹤“放哨”警戒,“在这里,‘岗哨’也在觅食。”

在江西省余干县康山垦殖场,雷小勇正在摄影爱好者拍摄地放置提示牌,避免惊扰白鹤进食。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随着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候鸟数量稳中有升。去年11月以来,余干县康山垦殖场最高峰时聚集了近3000只白鹤,超过整个鄱阳湖白鹤数量的三分之二,成为鄱阳湖湿地近年来最为集中、数量最多的白鹤群。

在江西省余干县康山垦殖场,白鹤降落在稻田里。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白鹤,地球上生存了6000万年的“活化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全球仅存约4000只。每年全球98%的白鹤跨越万水千山,抵达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越冬。(采写记者:彭昭之、程迪、张璇、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