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派饭”的故事,还有多少峰峰人知道?

生活中
有派遣、派活、派送
等说法广为人知
但“派 饭”
这种已经刻入历史的形式
不知还有多少人知道
图片
盛夏,在麦浪翻滚的乡野徜徉
丰收在望的喜悦让人想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也让一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
不禁回忆起当年
“吃派饭”的经历
如今,它已成为那一代人
久远、温馨又特别的记忆
图片
记忆中的派饭 ·故事
文·石贵生
图片
年逾八旬,感慨的事情,如数家珍,忆当年吃“派饭”的事儿,深深地牢刻在心,始终难以忘怀。
何为“派饭”?就是政府工作人员下乡到农村工作,由农村生产队长挨门轮户分派照管饮食,凡工作人员轮到谁家吃派饭,临走时,按政府规定将粮票和钱交给主人即为“派饭”。
少时的“派饭”故事
我的家乡在磁县观台镇西保障村,在五、六十年代里,政府机关干部下乡扶贫支农是常有的事。每当我家接到派饭任务时,母亲就像过年一样,提前就把室内、院落打扫的干干净净,招呼父亲备齐备足要用的食材。早饭,母亲为工作队员做的是玉米面窝头、米汤和红白萝卜咸菜;午餐是手擀白面条、南瓜卤加炒鸡蛋;晚餐是白馍、小米粥、萝卜咸菜。每顿饭都是我去叫工作队员,安排他们在堂屋吃饭,我们姊妹几个则在南屋吃饭,我们的午饭是黑面条,也没鸡蛋。鸡蛋是自家鸡下的,产量有限,除了照顾客人外,剩下的都用在换取油、盐、酱、醋了。
图片
民以食为天,贫困的年月,能吃上一顿饱饭很不容易。吃罢晚饭,工作员临走时,把一斤粮票、3毛钱放到桌上,算作一天的伙食费,母亲推辞不要, 工作员再三说:“老乡,你们都不富裕,这是应该的,我们不能违反政府规定”。
有两件难忘的事和“派饭”有关
图片
1958年6月份,峰峰“三夏”工作队员雷同镇来我家吃派饭,闲谈中得知我是从城市工作岗位上回乡锻炼的青年,就给我传递了现在可以返城工作的消息,我及时到原单位联系,于1958年7月25日返城工作,多亏雷同志给我提供的信息。母亲常给我们姊妹讲:“工作队员离开城市到咱这儿来,是为老百姓办事的,咱要当亲戚对待。”
图片
1960年,峰峰工作组队员张贵全被安排在我家住,我娘把冬季取暖的煤灶给他看旺,晚上把尿盆给他提到屋,那时村上没有电灯,点的都是煤油灯,工作队员晚上开会半夜才回来。这事儿使张同志很是过意不去,母亲忙给他说:“请不要介意,我儿子也在外当工作队员,看到你,就想到了我儿子。”
我吃“派饭”的故事
图片
我返城工作后,正处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当地政府从各单位抽调工作人员下乡是常有的事儿。当年我正值青壮,因出生在农村,和农民有着特殊的情感,只要单位抽人下乡或有其他外出工作,我都主动请缨,在当地或外乡我曾多次吃过派饭。
图片
1960年9月,我被单位抽调参加区委、区政府“三秋”工作队到南大社人民公社,原计划下乡40天,后因遇“低指标、瓜菜代”国家经济特殊困难时期而延至6个月。
我先后在塔子村(现归磁县)董儿庄(现归武安)西淑村(现归武安)与农村社员实行“四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那时工作队员都在农村生产队大食堂就餐,吃多少,管理员给多少,月底清算一次,吃多少粮食拿多少粮票,每斤按3毛钱交。我怕管理员不好意思要或少要,我每日三顿饭都及时记录在本子上,月终如数结账,董儿庄食堂管理员张浩明说:“石工作员你太认真了!”
图片
下乡工作与农村干群结识,成了忠挚朋友,离乡返城时与西淑村党团员干部合影留念。由于在农村锻炼成绩突出,返城即调到区公安局。
图片
1969年4月,时至“文革”后期政审,组织上抽我和小朱同志结伴外调。有一次,经邢台、临清、德州到沂南县搞外调时,在吃派饭与农户闲聊中,了解到当地不用粮票可买大米,于是我俩各自买了10余斤大米,带回家给孩子们改善生活,因为那时城市口粮供应70%是粗粮,30%是细粮。背着一袋大米,我俩转至河南的西平县和许昌、郑州、洛阳接着外调,从孟津乘民船渡过黄河,背着大米在河滩上跑着赶去孟县的客车,累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后又到温县、武陟、安阳。这次外调22天,我俩背着大米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家,孩子们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高兴地问我哪儿来的大米,我笑着说:“是在山东吃派饭时从老乡那儿买到的。”
图片
图片
1970年1月10日,雪后天寒地冻,我和小柴同志在武安磁山搞完外调,乘火车到达涉县已是夜晚,就近住到一家又冷又简的旅店。第二天一早就赶至井店外调,那时也没什么防寒衣物,到大队办公室时,冻得通红的手、耳半天才有了知觉。中午派饭到老乡家,大娘给包的白面水饺,他们吃什么饭,我们不知。饭后在她家转了转,看到几个大缸里谷麦满仓。据他们讲,遇到旱灾三年颗粒无收也饿不死人,丰收年,他们也照样吃炒面和粗粮,注重节约粮食。临走时我们觉得吃得好,各自给了他家一斤粮票三毛钱,大爷执意不收,只按规定收了半斤粮票一毛五分钱。革命老区人们的这种勤俭节约、待人厚道的品质让我一直没有忘记。
图片
第二天晚上,我们住到了涉县政府招待所,虽然条件好了些,但屋里没有暖气,被子也不厚,还是挨冻了。次日,我们摸着黑起床,赶往通向西达公社的长途车,这趟车一天只发一辆。到西达饭店吃了点饭,就爬大凤岭山赶往张家头公社西峧外调这段路程很远也很难走,全是羊肠小道山路,大概只有登山“驴友”,能体会到这种艰辛。上山途中遇到几户人家,他们吃水都得赶牲口去漳河驮水,对水非常珍惜,都很少洗手洗脸,我们想找点水喝都难。
图片
下午半晌才走到张家头公社,从供销社买了点饼干,又找了点水充饥,当晚公社给我们安排了住宿。翌日早晨,去农家吃派饭,做饭的大娘刚从茅厕出来,手是黑乎乎的,也不去洗,就把窝头、米汤端给我们,我俩各吃了一个窝头、喝了碗米汤,交给大娘粮票和钱就走了。出了门,小柴诙谐地给我说:“大娘捏窝头还不一定洗手,我闭着眼吃了一个窝头。”我接话说:“这里缺水、缺煤、缺电、缺钱呀,实在贫困啊!”
今忆“派饭”
图片
吃“派饭”使我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也体会了昔日群众的酸甜苦辣,虽然岁月已过半个多世纪,每当回想起来,总是那么深情、那么留恋、那么知足。
2020年5月24日,我们在旅行社组织下,参加了涉县更乐镇大洼村和井店乡刘家庄文化乡村一日游,一路高速公路和乡村崭新柏油路面畅通无阻,电气化普及到乡村万家,住宅是钢筋水泥砖瓦新建的宽阔房屋,吃的是白面、大米、鱼肉、新鲜蔬菜喝的是洁净的自来水,还有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今非昔比,天耀中华大地!
■编辑:赵飞飞
■文字:石贵生
■校对:张 杰
■编审:穆慧莹
■监制:索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