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5G科技创新为云南智慧农业增添“动力”

传统农业大都是“看天吃饭”,靠着个人的感觉和经验来进行农业活动。然而,昆明市石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台创园)的蓝莓试点种植基地放弃了传统耕作模式,开始用传感器与水果进行“交流”。1月20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移动5G,绽放云岭”媒体采访团走进台创园,了解中国移动5G+智慧农业的试点项目。

台创园里的5G基站 云南移动供图

据了解,台创园于2008年12月经农业农村部、国台办批准设立,重点支持药材、花卉、水果、烤烟、蔬菜、苗木等品种开发农业品牌,历经10余年的建设打造,树立起了云南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品牌,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亮点。2020年3月,云南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设立“到2025年,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目标。石林县作为全省三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之一,加大力度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应用建设。

当下,现代信息技术正加快向传统农业渗透。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创新的技术手段纷纷引入,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因此,以5G为依托的智慧农业,成了农业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2020年,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携手石林台创园打造5G+智慧农业项目,基于大数据、5G+AICDE等技术手段,构建以县域农业大数据中心及现代农业产业园GIS一张图为基础,涵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四大应用系统的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全方位的数据管理,使农业发展达到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的格局,最终形成高效的运作机制。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手段更加先进智慧,能随时为农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参考。“利用5G通信技术的高速率和低时延,管理人员的手机APP能快速接收到传感器传过来的数据,这样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种植情况,做出即时应对。” 中国移动石林台创园5G+智慧农业项目技术工程师冀凡可介绍。

土壤墒情智能检测仪 记者 贺静 摄

目前,石林台创园5G+智慧农业项目以中国移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为基础,赋能环境智能调控、气象监测及预警、智能灌溉、水肥智能决策等环节,提升农业管理效率,实现农业智慧化转型发展。“眼前这20多亩蓝莓地,原来日常就要3-5个人管理。自从有了5G和智慧农业后,只需要一个人就能通过手机远程管理。系统还能实时采集气象、墒情、苗情、虫情信息,土壤的干湿度等。出现缺水、缺肥的情况,手机便会自动预警,工作人员只要启动喷淋装置就可以实现自动灌溉,让每一株树苗雨露均沾、营养均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万家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树云介绍。

此外,无人机植保作业也是农业生产中技术创新应用的一个缩影。基于5G的无人机植保技术可通过无人机辅助采集耕地信息、作物长势数据、气象数据等,汇总到管理平台,提供作物病虫害预防、农药喷洒等建议。“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作业大幅提升,同时可以减少农药使用,提升喷洒安全性和精准性。当5G低时延、高带宽的特性与无人机结合,通过更高效、清晰的图像回传,实现精准植保。”冀凡可告诉记者。

未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还将加强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石林县政府、石林县农业局的深度合作,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延伸到乡农户,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等服务。

云南网记者 贺静 通讯员 倪婷 袁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