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的流调在“唠家常”中完成了

本报记者 李圣哲 本报通讯员 王娈英 沈俊娟 摄影报道

今天,是海兴县疾控中心的孙亚腾和张策支援石家庄市藁城区防疫工作的第17天。

这些天,他们通过电话、面对面等方式进行了无数次流行病学调查。针对部分群众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的情况,他们摸索出一种唠家常式的工作方式。

对一位感染者进行了3个小时的流调后,对方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你们真不容易。”

放下行李

就开始工作

孙亚腾从事疾控工作已有10年,现任海兴县疾控中心防疫科科长,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在此之前,他刚刚做完肠息肉切除手术。他接到前往石家庄支援的通知时,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都在生病,可他没有迟疑,立刻应了下来。

张策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现任海兴县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从事疾控工作6年来,她任劳任怨,一个人承担了几乎整个慢病科的工作。

去年疫情期间,两人主动请缨支援河间。今年,他们再次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地驰援石家庄。

1月5日,他们到达石家庄市藁城区,放下行李,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孙亚腾和张策被安排到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北桥寨村开展工作。出发时很匆忙,带的行李很简单,可是气温很低,寒风刺骨,他们就把能穿的衣服都套在了身上。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他们入户进行了流调。一下午,他们调查了7户,调查出密切接触者100多人,一直忙活到晚上7点。

村民焦虑、恐惧,情绪非常不稳定,加上双方存在语言障碍,这为流调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孙亚腾和张策耐心地安抚村民,一字一句地解释相关事项,细致详尽地询问情况……一下午的工夫,他们的嗓子就喊哑了。

唠起家常

消除抵触情绪

随着病例的不断增加,流调任务也不断加重。这时候,多抢一秒钟,就有可能阻断病毒更快的传播。

孙亚腾和张策开始争分夺秒地开展调查工作。实在太困了,他们就趴下、躺下眯一会儿,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过四五个小时。他们有时刚睡着,新的任务又来了,爬起来,接着干,不知不觉中又是一个通宵,忘记吃饭更是常事。

1月9日这天,大家一如既往地忙活着。可是,孙亚腾和张策调查时,有1个病例的密切接触人员和次密切接触人员很不配合,甚至恶言以对。

孙亚腾和张策没有着急,不约而同地和这些人唠起了家常。“你家孩子多大了”“我家有两个小孩儿,平时很调皮”……慢慢地,双方热络了起来,对方也消除了抵触情绪。几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把百余名的密切接触人员和次密切接触人员名单落实到位。

刚松了一口气,又来了一个大难题。一位70多岁的老人讲的是当地方言,双方在电话里根本没法沟通,孙亚腾和张策只能入户进行流调。

当时是晚上9点多,室外温度已是零下10多摄氏度,他们穿上防护服后迅速赶到了老人所在的小果庄村。可老人的方言实在难以听懂,他们便请来了村委会工作人员做“翻译”。几经周折,流调工作得以完成,此时已近深夜12点。

他们的付出

感动了当地群众

1月11日,我市流调队员接到省疾控中心的通知,要对7名感染者进行紧急流调,孙亚腾和张策负责的是一位64岁的老人。

他们打通电话后,老人由于心理压力大,对调查非常不配合。他们就和老人唠起了家常,不厌其烦地劝导老人。慢慢地,老人放松了心情,开始回答他们的问题。

然而,同样由于对方讲的是方言,他们对一个问题有时要重复询问很多遍。经过近3个小时的交流,他们才将这位老人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行程轨迹等全部调查清楚,并形成了一份完整的报告。

“当时,我感觉口干舌燥,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但是,流调快结束的时候,老人特别认真地跟我们说了一句:‘谢谢你们,你们真不容易’。就这么一句话,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孙亚腾说。

刚到石家庄市藁城区时,他们被安排住在张庄镇一个中学的宿舍里。起初,宿舍里没有水、没有暖气,他们没办法洗漱,睡觉时更不能脱衣服。但是,他们没有一句抱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后来,当地组织工人加紧开通了暖气,还给所有宿舍提供了电暖风。“你们在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在有限的条件下,让你们住得暖和一些。”一位工人这样说道。

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报告一份接着一份地写……如今,孙亚腾、张策等流调队员仍在分秒必争地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