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心声丨甘桂芬:如何深入挖掘乡土人文之美?

顶端新闻 ·大河报记者 蔡君彦

何处寄乡情?何以解乡愁?在乡村文化呈现“空心化”等尴尬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甘桂芬在提案中建议,在乡村振兴中,要重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深入挖掘乡土人文之美,让乡情、乡愁有安放之地。

相比人口稠密的都市,中国乡村具有极富张力的自然环境与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它们构成乡土文化的重要内容,于无声中熏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甘桂芬表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文化生发、传承的载体,也是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村民精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不过,目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现状不容乐观,除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失衡等问题,在现代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裹挟下,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靠拢,致使传统乡土文化陷入认同危机。她认为,重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营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彰显新的乡土人文之美?

在这方面,不乏成功先例。位于四川崇州道明镇的竹艺村,就是一个典型,这里拥有乡土气息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通过乡村社区服务中心“竹里”的落成,既很好地展现了该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又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新奇的美学体验。

甘桂芬建议,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激发乡村内生文化力量,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保护原生公共文化空间,“原生公共文化空间包括日常生活类型的公共文化空间和传统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和智慧的集中体现。要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农村文化能人和自发文化组织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实现对原生公共文化空间的保护,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留人才和空间。”

其次,构建乡村美学,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构建新的乡村美学与乡村生活,需要对乡土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即重寻人地关系的和谐、追寻乡土文化的基因、发掘乡土文化的个性等。甘桂芬表示,重寻乡土人文之美,应成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建的基点。她建议,进一步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构建集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体验性强的公共文化空间,不仅为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儿童等打造日常休闲娱乐的空间,而且为从城市返乡的人员提供更多文化消费的选择。同时,建议探索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方联动、多方协同的文化管理体制。

此外,营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做好形象设计的同时,还要涵养乡村精神生活,增强文化认同:“远”要为未来乡村生活打下基础,“近”要维系村民传统生活需求,引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品质随之改变和提升;同时,乡村建设应重视当地人文特性,融合建筑技术与乡土人文之美,以一种共同建造的态度进入,才能真正与乡村融为一体,增强村民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尊重乡土文化、尊重人与自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土人文之美,并观照村民生产生活,让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乡情乡愁的安放之地、慰藉之所。